資源簡介 恩平市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把正確選項的相應信息點塗黑。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1.2024 年是中國改革開放 46 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重申:“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這是因為改革開放A.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B.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C.是世界人民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D.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聚焦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清單”。請概括下列“清單”反映的共同主題促進青年就業, 擴大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 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 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 件, 推動學前教育普 結算, 推動檢查檢驗金制度,大力發展銀障試點 惠發展 結果互認 發經濟A.了解社情民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B.簡政放權,提升行政決策的執行力C.以人民為中心,增強人民的幸福感 D.完善制度,保障公民的物質幫助權3.2024 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是: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下關于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推導正確的有①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消除城鄉之間的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實現共同富裕③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共同富裕④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實現共同富裕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4.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字頻現:新質生產力、新三樣、新型基礎設施、新型消費、新型能源體系……國家重視向“新”而行是因為①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③創新已成為世界每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在 2977 名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 442 名,占代表總數的 14.85%,全國 55 個少數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 一線工人、農民代表 497 名,占代表總數的 16.69%。這足以說明,全過程人民民主是A.最真實的民主 B.最廣泛的民主 C.最公平的民主 D.最管用的民主6.2023 年 8 月 10 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行為的舉措成效。針對“AI 換臉”導致群眾被欺詐的問題,公安機關發起專項會戰,偵破相關案件 79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 515 名。這表明A.推行法治就能杜絕發生違法犯罪 B.有了法治,每個人都能幸福生活C.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基本保障 D.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方式7.東莞市某小區實施多幢公共空間打造行動,就服務內容規劃進行議事協商,參加的有 90 歲老人、區人大代表、學生、快遞員,反映不同群體的深層剛需,以“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的理念推進基層自治建設。這體現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別是A.新型民主 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民主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協商民主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D.選舉民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8.九年級某班舉行“法治頭條”交流活動,許東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收集的法治新聞,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眾多法律法規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以下符合許東同學收集的法治新聞主題是A.良法先行 B.善治為輔 C.特殊保護 D.社會發展9.2024 年,我國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一日三餐”有了專門的保障;《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這突出體現了A.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B.公民要自覺守法、嚴格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C.我國不斷完善法律建設,有了良法就能實現善治D.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10.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二四年新年賀詞指出,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文化自信就是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制外來文化的入侵②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③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④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2024 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 61 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新時代要弘揚雷鋒精神是因為雷鋒精神①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②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助人為樂等④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引領社會全面進步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下列古語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價值要求的是①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誠者,天之道也; 思誠者,人之道也 ④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13.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臨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下面詩句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①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 ④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14.小明:上學放學搭乘公交車; 草稿紙雙面使用,節約紙張; 三餐吃多少取多少,光盤;一次性餐具,拒絕; 注意節約水電…………小明的行為①踐行了節能、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②把綠色發展理念變成了自覺行動③對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④是堅持創新、協調、共享新發展理念的體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2024 年 2 月 29 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人口數據顯示,2023 年我國總人口比 2022 年減少 208 萬,65歲以上人口、城鎮常住人口、大專及以上人口等均呈上升趨勢。以下是李同學對我國人口現狀可能帶來的影響或其對策的推導,其中合理的是A.人口總量有所減少→人口基數大不再是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B.大專及以上人口上升→改變了我國基本國情C.城鎮常住人口增加→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D.65 歲以上人口上升→需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1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下列觀點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意思相符的是A.在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堅持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C.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D.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友善的新型關系17.《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已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該法對國家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國兩制”實踐教育、推進祖國統一方針政策教育等作出了規.定。愛國主義教育法的施行①有利于促進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②鏟除一切分裂國家行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法律支撐④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8.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要求①追求經濟高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守望精神家園③不再開發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④堅持合作共贏理念,走和平發展道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作為其中一員,2024 年,15 歲的小夢暢想了一下她今后人生奮斗的軌跡。其中可能實現的是A.16 歲,參加“為實現全面小康砥礪奮進”的主題演講活動B.42 歲,與全國人民共同見證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35 歲,和家人一起坐飛機去北京天安門共祝祖國實現中國夢D.20 歲,出去旅游一趟,感受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偉大成就20.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必須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以下選自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下列各項建設與相關案例對應正確的有① 經濟建設 用情用力織密民生幸福保障網, 基本民生進一步兜牢② 政治建設 著力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 依法行政扎實推進③ 文化建設 集中精力打好產業轉型攻堅戰,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④社會建設 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 引江補漢及沿線補水工程 、金上至湖北特高壓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堅持把共抓長江大保護擺在突出位置, 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⑤ 生態文明建設文章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⑤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21.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0 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嚴重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立法規范】為了預防、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該法注重源頭治理 、綜合治理,是一部從根本上、制度上預防 、遏制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新興領域立法,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法治現代化,完善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齊抓共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地方各級政府負擔屬地責任。組織領導本區域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開展綜合治理; 公安機關牽頭負 責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依法防范、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普及相關法律知識,提高公眾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方式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個人應當加強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意識,單位 、個人應當協助、配合有關部門依照本法規定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1)結合“立法規范”的內容,從“法治”角度說說《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出臺的意義。(4 分)(2)有人說:“只要有《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就能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請你結合“齊抓共管”的內容,對此觀點進行評析。(6 分)22.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4 分)材料一:第十九屆亞運會開幕式當天正值秋分,現場展示了 5000 多年前的良渚先民在收獲的季節,用最真摯的熱情歡迎四海賓朋的到來,彰顯了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美德;以水墨山水畫卷展現國風之美,地屏之上勾勒出寓意為團結、友善的團扇造型,充滿江南元素的主題之窗更是典雅吉祥;開幕式上中國臺北代表團入場時,全場高喊“回家”,看得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材料二:杭州亞運會堅持綠色辦會理念,將綠色低碳進行到極致。亞運會開幕式打破傳統,首次使用電子煙花,通過三維動畫、AR 技術等數字科技代替實體煙花表演形式,為觀眾演繹全新視覺盛宴。主火炬握把采用可回收生物質材料,燃料采用了綠色生物質燃氣;主火炬塔也首次使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燃料,實現循環內零碳排放。(1)從守望精神家園(文化、傳統美德、民族精神、核心價值觀) 角度,結合材料一分析亞運會開幕式體現了哪些“中國元素”。(6 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杭州亞運會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的寶貴經驗。(8 分)23.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6 分)年度流行語是記錄時代變遷的印跡, 透過每一個流行語,人們可以窺見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2023 年 12 月 4 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23 年十大流行語”,其中,“村超”“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等詞語入選。小啟所在的班級準備就此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以下是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請你參與其中。材料一:“村超”由“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縮略而成。2023 年 5 月 13 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所舉辦的“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開賽。“村超”推動全縣經濟超速發展。以賽促文、以賽促旅、以賽促產、以賽促消,打造“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超好購”“超好玩”等“超經濟”,全縣新增市場主體 1053 戶,同比增長 46.23%,新增返鄉創業 836 人。截至 7 月 23日,全縣共接待游客 287 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 32.54 億元, 為 2022 年全縣 92 億元 GDP 的35.3%。(1)根據材料一,大力推進“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的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 (4 分)材料二:“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為新時代全面推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在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2)根據上述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闡釋,請你談談我國應如何提升新質生產力。(6 分)材料三:“雙向奔赴”本指相關方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相互靠近,表達了人們相互親近的美好愿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說:“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匯流,讓寬廣太平洋不再是天塹; 正是人民的雙向奔赴,讓中美關系一次次從低谷重回正道。”從用于個人到用于國家,“雙向奔赴”的使用范圍得到了延伸擴展。(3)請你結合自身體會,談談怎么實現“我的夢想與中國夢雙向奔赴”。(6 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D B D C A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A D B C C B D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21.(1)①《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出臺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有法可依,推進了法治建設進程。②它從根本上、制度上預防、遏制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法治的保障作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 2 分,共 4 分)(2)這種觀點是錯誤的。①《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出臺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但僅靠法律是不夠的。②各級政府要履行屬地責任,組織領導本區域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開展綜合治理;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部門要依法履行各自職責,相互配合,形成打擊合力。③社會各界要加強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公眾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個人和單位也要積極協助、配合有關部門工作。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每點 2 分,共6 分)22.(1)①文化方面:開幕式展示了良渚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增強了文化自信。②傳統美德方面:體現了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民族精神方面:全場高喊“回家”,體現了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凝聚力。④核心價值觀方面:地屏上的團扇造型寓意團結、友善,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價值準則,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點 2 分,任答三點即可得 6 分)(2)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低碳貫穿于亞運會舉辦的全過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念指導。②創新環保技術,如采用電子煙花、可回收生物質材料、綠色甲醇等,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持。③推動綠色辦會模式,實現循環內零碳排放,為大型活動的綠色舉辦提供示范,促進全社會形成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8 分)23.(1)①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如推動榕江縣新增市場主體、吸引返鄉創業、增加旅游綜合收入等,助力鄉村振興。②豐富鄉村文化生活,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鄉村活力。③提升鄉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鄉村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加強科技創新,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科技創新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主導作用。②優化生產要素配置,促進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的創新組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③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每點 2 分,共 6分)(3)①要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結合,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與國家發展的方向一致。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實現夢想奠定基礎。③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夢想。④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退縮,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實現個人與國家的共同發展。(每點 2 分,任答三點即可得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