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質量監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試卷道德與法治部分(60 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1. 2024 年 12 月 4 日,我國申報的“ ——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A. 春節 B. 端午節 C. 中秋節 D. 元宵節2. 2024 年 10 月 31 日,國內自主研制、最大開挖直徑達 16.64 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 ”在湖南長沙下線A. 長江一號 B. 長沙一號 C. 江海號 D. 巨龍號3. 2024 年 9 月 19 日,中央宣傳部追授楊士莪同志“ ”稱號,褒揚他是“愛黨報國、傾聽海洋聲音的杰出科學家”,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A. 共和國勛章 B. 國家榮譽 C. 國家工程師獎 D. 時代楷模4. 2024 年 9 月 4日至 6 日,以 為主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A. 務實合作、面向未來B. 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C. 深化中非新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D. 繼往開來、開創合作關系新局面5.2024 年 8 月 10 日,2024 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從 起航,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為期 45天的調查工作A. 山東青島 B. 山東威海 C. 山東煙臺 D. 遼寧大連6.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這源于改革開放A. 使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B. 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C. 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D. 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7. 觀察右圖漫畫,可以得出我國現階段A.區域發展不平衡,矛盾不可調和B. 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城鄉協調發展C. 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社會公平D. 社會主要矛盾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8. 2024 年秋季,義務教育進入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相互兼容的新時代,從過去的“育分”“育能”,到全面深化“育人”。國家如此重視教育,是因為A. 我國教育質量發展比較落后 B. 教育是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C.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根本途徑 D. 教育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9. 下面思維導圖中,①和②方框中應填寫的是A. 科學立法、規范政府的立法權 B. 嚴格執法、規范政府的審批權C. 公正司法、規范政府的執法權 D. 依法行政、規范政府的行政權10.《長恨歌》《又見敦煌》的經典實景演出,“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的新型演藝項目,這些傳統文化融合沉浸式演出,為 2024 暑期文旅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這說明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要全面繼承中華傳統文化④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11.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員徐先英在治沙一線堅守近 40 年,研制新型治沙裝備 90 多臺(套),2024 年獲評“國家工程師獎”。徐先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①愛崗敬業的勞模精神 ②友愛互助的志愿精神③追求名利的奮斗精神 ④執著專注的工匠精神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2. 2024 年 5 月 21 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一個動態過程,要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這說明我國A. 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B.堅持發展優先C. 綠色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 D. 資源環境形勢非常嚴峻13. 國家通過實施“紅石榴”工程,深入推進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引導各族群眾相互學習、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這有利于A. 形成民族分布格局 B.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C. 擴大公民民主權利 D. 促進兩岸的和平統一14. 2024 年是澳門回歸祖國 25 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后保持了長期的繁榮穩定,是因為我國A. 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 B. 堅決實行社會主義制度C. 堅持“九二共識”不動搖 D. 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15.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這一主題是A. 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 B.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C. 國際地位居于世界首位 D.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強國16. “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我們為創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將偉大成就歸功于中國人民。這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A. 堅持中國道路 B.弘揚中國精神C. 匯聚中國智慧 D. 凝聚中國力量17. 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并蓬勃發展,世界正經歷著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這說明當今世界是一個A. 發展的世界 B. 開放的世界C. 文明的世界 D. 緊密聯系的世界18. 2024 年 12 月 12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 從都國際論壇”致賀信。再一次發出捍衛多邊主義的強音,推動以“同球共濟”精神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這表明該論壇A. 受到世界各國一致認可 B. 徹底改變各國力量對比C. 有利于推動世界多極化 D. 促進世界各國同步發展19. 2024 年,國際爭端不斷,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面對這些問題,我國堅持的原則是A. 堅決打擊,要勇擔國際責任 B. 合縱聯橫,與發達國家合作C. 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謀發展 D. 對話協商,以和平手段解決20. 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的錢凱港于 2024 年 11 月 14 日開港、中老鐵路開行國際旅客列車……由此可見,共建“一帶一路”A. 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B. 解決了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C. 符合和平與合作的當今時代主題 D. 推動國際關系從競爭轉變成合作二、主題活動(共 40 分)21.【民主中國】(10 分)蘭州市某社區居委會針對居民“停車難”這一問題展開廣泛調研,并形成停車規劃方案。在議事會的現場,許多小朋友將自己的建議或“小秘密”寫下來,投進社區社工室“迷你版睦鄰密盒”中,為此社區黨支部組織了假期平安巡邏志愿活動,孩子們積極踴躍參加。(1)①處體現我國人民民主的真諦是什么 (2 分)(2)孩子們從基層治理“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有何重要意義 (4 分)(3)社區邀請你參加“社區議事”,為了讓建議更加合理,更容易被采納。我們應該怎樣提出建議,更好的參與民主生活 (4 分)22.【開放中國】(8 分)改革為開放創造良好的條件,推動開放向縱深發展。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 2024 年 11 月5 日至 10 日在上海舉辦。本次“進博會”有 77 個國家和 3496 家企業參展,充分展示了我國舉行“進博會”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為各國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合作平臺。(1)材料表明我國積極順應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 (1 分)(2)材料表明我國正努力推動建設怎樣的新型國際關系 (2 分)(3)小夏認為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對于我國的發展只有利沒有弊,你贊同此觀點嗎 請說明理由。(5 分)23.【自信中國】(12 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 4 時 27 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搭載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九運載火箭將飛船準確送入預定軌道。航天員們將在空間站駐留約 6 個月,開展包括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實(試)驗與應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十多年來,成功突破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創造重大飛行任務 30戰 30 捷的輝煌戰績,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在浩瀚宇宙書寫了用航天夢托舉中國夢的壯麗篇章。(1)從創新的角度,分析神舟十九號的成功發射說明了什么 (4 分)(2)航天夢是中國夢的重要部分,請說說實現中國夢的意義是什么 (4 分)(3)面對國家的成就,今天的我們如何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 (4 分)24.【美麗中國】(10 分)2024 年 11 月 18 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9”)“中國角”開幕式暨“融資融智激發創新活力”邊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會議上表示資金和技術是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關鍵支撐,中國一直高度重視氣候資金問題,將氣候投融資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持續通過南南氣候合作等平臺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并動員資金。目前,中國已經與 150 多個國家、30 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帶頭落實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為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發揮關鍵作用。(1)從戰略國策的角度,分析美麗中國的美景生動展現有哪些原因 (2 分)(2)從公民個人角度,你能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哪些努力 請列舉兩例。(2 分)(3)結合材料,分析中國是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 (6 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B A D B C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B D B D A C D A二、主題活動(共 40 分)21. (1)人民民主的真諦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2 分)(2)①有利于增強孩子們的民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他們的公共參與精神。②促進孩子們了解社會治理過程,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③推動基層民主建設,使決策更加民主、科學,反映更多居民的意愿。(每點 2 分,共 4 分,任答兩點即可)(3)①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民主意識,了解相關政策和問題背景。②理性、客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做到立場正確、邏輯清晰。③遵循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參與民主生活。(每點2 分,共 4 分,任答兩點即可)22. (1)經濟全球化趨勢。(1 分)(2)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2 分)(3)不贊同。(1 分)經濟全球化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機遇方面,我國能夠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拓展國際市場,促進經濟發展。(2 分)挑戰方面,國際競爭加劇,可能面臨貿易摩擦、經濟風險的跨國傳遞等問題,對我國的產業安全、經濟穩定等造成影響。(2 分)23. (1)①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航天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了航天技術的進步。②神舟十九號的成功發射體現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增強了我國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實現中國夢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每點2 分,共 4 分)(3)①對國家有認同,具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②對文化有底氣,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③對發展有信心,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人間正道,堅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能夠引領中國發展,創造中國奇跡。(每點 2 分,共 4 分,任答兩點即可)24. (1)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促進美麗中國建設。(2 分)(2)①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如綠色出行,盡量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②積極參與環保宣傳活動,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知識和環保理念。(每點 1 分,共 2 分)(3)①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重視氣候資金問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支持,體現了在生態領域的責任擔當,推動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②通過南南氣候合作等平臺,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經驗和技術,促進共同發展,加強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③與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在經濟合作中注重可持續發展,帶動沿線國家共同發展,促進全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每點 2 分,共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