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年秋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達標檢測題(考試時間: 60 分鐘, 滿分: 100 分)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1. 2024 年 9 月 1日,從這天開始,升入七年級的我們正式成為一名中學生,開始了中學生活。中學時代( )①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比任何成長階段都有意義 ②見證著我們超負荷的學習能力③努力讓自己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 ④是我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動改正缺點,改正缺點需要決心、信心、勇氣和毅力。改正缺點的過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過程。下面同學的做法與這一要求不.一.致.的是( )A. 小彤讓父母監督自己多吃蔬菜,改變飲食不健康的習慣B. 班會上,小珊向老師和同學保證,今后會按時完成作業C. 小秦堅持每天練字,半年時間書寫潦草的毛病得到改善D. 小慶愛與他人比較,并從中發現和總結他人不足與缺點3. 中國首位進人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中學時不太擅長運動,體育成績不理想。她選擇直面自己的“短板”,下課時就在走廊上練習立定跳遠,不再騎車上學而是每天跑步上學。后來她不僅體育成績變得優秀,更是擁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她的故事說明( )①要善于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②通過努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航天員③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提升自我 ④要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并勇于改進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志存高遠,方能登高望遠。腳踏實地,方能行穩致遠。”這句話啟示我們( )A. 要立大志并為之不懈奮斗 B. 努力就能實現所有的夢想C. 志向越遠大越容易實現夢想 D. 有了遠大志向就不能改變5. 2024 年暑假,青少年“研學熱”帶動了“博物館熱”。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通過參觀博物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及其創新偉力。這表明 ( )①研學活動是初中階段學習的最主要任務②學習并不局限在學校③我們可以到社會大課堂進行學習 ④研學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最佳方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6. 漢字“家”最早見于甲骨文,上半部分是房屋的象形,意為遮風擋雨,下半部分是豕,意為豐衣足食。由此我們能夠感受到(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 ②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③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 ④家等同于一處房屋、一個住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語文老師幽默風趣、平易近人; 數學老師教學嚴謹、不茍言笑; 歷史老師知識淵博、見解獨到……面對這些風格不同的老師,我們應該( )①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 ②我們只需要尊重自己喜歡的老師 ③讓老師改變教學風格,變成自己喜歡的風格 ④主動和不同風格的老師交往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8.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詩經·衛風》中的這句話在友誼方面啟示我們 ( )A. 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B. 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C. 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 D. 要做到慎交友、結好伴9. 學校組織足球比賽,小剛認為自己球技最好理應當隊長,但是隊員更支持球技稍遜但有隊長經驗和能力的小斌做隊長,小剛知道后很不服氣。作為他的朋友,你應該勸解他 ( )①正確認識自己,積極參加訓練; ②不讓當隊長就拒絕參加比賽;③正確看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④堅持以我為主,以我為中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這告訴我們( )A. 生命來之不易 B. 生命是短暫的 C. 生命是可逆的 D. 生命是獨特的11. 老子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系辭傳》)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每個人的生命和草木一樣,都是不可逆的B. 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是對我們的生命最好的珍視和善待C.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我們要感恩生命D. 人定勝天,人類要學會駕馭自然,改造自然12. 據統計,全國中小學生安全事故中,60%以上發生在校外,其中交通事故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上下學的路上,為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青少年應該( )A. 結伴并排騎行,轉彎伸手示意 B. 身穿醒目衣物,搶先通過路口C. 快速穿行馬路,避讓機動車輛 D. 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交通法規13. 2024 年 3 月 25 日是第 29 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我們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①上下學結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 ②發現有人觸電,跑過去將他拉開③炒菜油鍋起火,立即往鍋里澆水 ④流行感冒多發季節,戴口罩勤洗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你的夢想有多雄奇,中國就有多美麗。”這啟示我們,樹立人生目標應當( )A. 與人類的福祉相統一 B. 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結合C. 應當從自身實際出發 D. 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15. “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大家不懼風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戰、攻堅克難。”下列對習近平主席的話認識有誤的是 ( )A. 要培養勇于面對困難的樂觀心態和磨礪堅強意志B. 人生難免有挫折,要正確認識并勇敢面對挫折C. 我們要學會增強生命的韌性,挖掘生命的力量D. 挫折是人生的寶貴財富,經歷的挫折越多越好16. 2024 年 5 月 2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日照市考察時強調,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來的。我們要靠實干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這強調的是 ( )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奮斗創造美好未來③每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但貢獻相同④要踐行勞動精神,腳踏實地,敬業奉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簡答題 (共 10 分)17. 2024 年 3 月 25 日是第 29 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各地都在積極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及宣傳教育活動。學校也開展了消防疏散演練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1)有同學說: “又沒有發生火災,用得著演練嗎 ”你會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6 分)(2) 請你告訴同學們遇到火災時應怎么做 (4 分)三、辨析題 (12 分)18.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因此,有同學認為:同順境相比,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長。請你辨析這一觀點。四、材料分析題 (14 分)19. 2023 年 3 月,《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優良家風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請你談談對家風的理解。(4 分)(2)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你有哪些建議 (4 分)(3) 習近平同志說:“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請談談你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6 分)五、實踐探究題 (16 分)20. 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某校七年級 9 班正在開展一次“珍愛我們的生命”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請你參與并策劃。(1) 老師要求每位同學制訂一份科學的健康家庭行動方案。請你幫忙完成:(6 分)①了解家庭成員的健康信息,關注家人的健康變化,結合家人的某一健康問題,主動學習一些維護身心健康的知識與方法。②③(2) 請你告訴大家,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獲取一些維護身心健康的知識與方法。至少回答兩種。(4 分)(3) 良好的生命狀態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請你為家人支招。(6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一、單項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D A C A D B B B B D B B D B二、簡答題17. (1)①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火災等意外隨時可能發生,我們需要時刻做好應對準備。消防演練能讓我們熟悉逃生流程和技巧,提高在緊急情況下的應對能力,保障生命安全。②演練有助于培養我們的應急反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我們在面對危險時能夠迅速、有序地行動,減少混亂和傷害。③學校開展消防演練是履行安全教育責任的重要舉措,我們應積極配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每點 2 分,共 6 分)(2)①迅速撥打 119 報警電話,并準確告知火災發生的地點、火勢大小等信息。②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姿態逃離火災現場,避免濃煙嗆傷。③按照疏散指示標志和安全通道的方向,迅速有序地撤離到安全區域,不可乘坐電梯。④如果身上著火,應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每點 1 分,共 4 分)三、辨析題(12 分)18.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2 分)①逆境對人的成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在逆境中人們可能會更加堅韌、努力,激發自身潛能去克服困難,從而獲得成長和進步。(3 分)②然而,順境同樣有利于人的成長,順境能為個人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資源和機遇,使人能夠更輕松地獲取知識、培養技能,實現自身發展。(3 分)③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只是成長的外部環境,關鍵在于個人自身的態度和努力。我們應正確對待順境與逆境,充分利用環境中的有利因素,積極應對不利因素,促進自身成長。(4 分)四、材料分析題(14 分)19. (1)①家風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②它承載著家庭成員的價值觀、道德準則和行為方式,對家庭成員的品德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家庭和諧、社會穩定。(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長輩要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向晚輩傳遞家庭美德。②家庭成員共同制定家庭規則,明確行為規范,弘揚尊老愛幼、勤勞善良等傳統美德。③開展家庭文化活動,如家庭聚會時分享家族故事、傳承家訓等,增強家庭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④利用現代媒體,如家庭微信群等,傳播家庭美德和正能量。(每點 1 分,共 4 分)(3)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夢與家庭夢、國家夢緊密結合,明確人生方向。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實現夢想奠定基礎。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己。④增強社會責任感,關心國家和社會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⑤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前行。(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三點即可)五、實踐探究題(16 分)20. (1)②制定合理的家庭飲食計劃,保證營養均衡,例如每周安排一定次數的蔬菜、水果、粗糧攝入。(3 分)③鼓勵家庭成員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如每天晚飯后一起散步、周末進行戶外運動等,增強身體素質。(3 分)(2)①閱讀健康類書籍、雜志,從中獲取專業的身心健康知識。②瀏覽權威的健康網站或在線健康平臺,查詢相關信息。③向專業的醫生、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咨詢請教。④參加社區或學校舉辦的健康講座、培訓活動。(每點 2 分,共 4 分,任答兩點即可)(3)①家庭成員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及時化解矛盾和壓力。②培養興趣愛好,如繪畫、音樂、書法等,豐富精神生活,轉移不良情緒。③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如通過深呼吸、冥想、運動等方式緩解緊張、焦慮等情緒。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夠正確看待,不氣餒。⑤定期進行心理自查,如有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幫助。(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三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