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檢測初三道德與法治友情提示:本試題測試時間 90 分鐘一、卷面書寫(3 分)二、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你選擇正確的選項,40 分)1.2024 年 11 月 1 日起,我國鐵路客運領域開始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為旅客和單位報銷鐵路客票提供便利。采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后,旅客不再需要到火車站、車票代售點、自助機上打印紙質報銷憑證。這說明A.不合理的規則應該廢除B.社會生活處處都充滿限制C.我們應該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D.規則應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改進和完善2.一段時間以來,很多手機用戶都有這樣的體驗:剛搜索過一個商品,就頻頻收到類似商品的廣告;還在瀏覽樓盤信息,就接到銷售電話; 剛注冊完會員,推銷短信就鋪天蓋地……為什么手機這么“懂”我 上述現象告訴我們A.網絡是開放的,個人信息已經實現網絡共享B.生活在信息技術時代,個人隱私難免會被侵犯C.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構筑個人隱私防線D.要完全遠離網絡,防止自己的信息被泄露3.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尊重使社會生活更和諧融洽。下列做法正確的是①在圖書館,小琳安靜地看書 ②天氣降溫了,媽媽讓小萌把秋褲穿上,小萌抓起秋褲撇到一邊 ③課間休息時,小雨耐心地為同桌解答其請教的問題 ④在數學課上,小凱做起了物理作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近年來,外賣隊伍不斷壯大。為了能準時送餐,部分外賣小哥因逆向行駛、超速行駛、闖紅燈……成為交通事故的高發群體。對于以上行為,認識錯誤的是A.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辦事B.為準時送達,偶爾違規可以理解C.要珍愛生命,生命價值高于一切D.我們要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5.李某在小區內遛狗時見四周無人,遂解開犬繩任其自由活動,鄰居吳某上前逗弄,不料被狗咬傷。吳某訴至法院,法院判決李某承擔 1500 元醫療費。這一案例中的李某A.違反行政法律,承擔行政責任B.違反勞動紀律,承擔賠償責任C.違反刑事法律,承擔刑事責任D.違反民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6.藥品生產企業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推出“大字版”藥品說明書。對此,老人們感慨道:“過去藥品說明書字小如蟻,現在能看清也就放心了。”藥品說明書放大的不僅是字,還是①換位思考的尊老之道 ②滿腔熱忱的愛國之情 ③文明用語的友善之行 ④傳遞溫暖的關愛之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這就是你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對此,下列理解準確的是①做不得不去做的事,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②對于不得不去做的事,我們可以選擇放棄承擔責任 ③我們一旦做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 ④對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事情,我們也不應采取抱怨、懈怠的消極態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見義智為更應是未成年人的智慧選擇和正義擔當。以下中學生的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小治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人正在偷東西,悄悄告訴司機B.小美呼叫成年人救助落水兒童,并撥打 110、120 電話C.小明為了幫同桌取得好成績,在考試時向他傳遞答案D.小紅在操場的角落看到校園欺凌現象,及時報告老師9.從他律向自律轉變,需要我們常常自我反省,不斷增強自控力。下列有助于增強這種能力的做法是①設定體育鍛煉小目標并付諸行動 ②嘗試糾正自己的小缺點并自我監控 ③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后熬夜追劇 ④追求特立獨行并形成自己的審美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A.不失個性,不能做任何的妥協B.換位思考,不能強加自己的意志給別人C.理解包容,可以暫時放棄底線D.將心比心,可以忽視他人的想法和意愿11.近期,“AI 詐騙”沖上了熱搜。究其原因是隨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詐騙團伙的詐騙手段也越來越科技化,竟然用上了 AI 換臉技術和擬聲技術等詐騙手段。警惕新型電信詐騙,我們應該①學會明辨是非,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②發現網絡詐騙,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③拒絕使用網絡,遠離網絡虛擬生活 ④提高警惕,隨意點擊陌生網絡鏈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屬于訴訟的是A.趙某違章停車被交警部門罰款 200 元B.市民孫某向環保部門反映某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C.張某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某商場產品存在質量問題D.人民法院就李某某侵害他人名譽權一案進行審理13.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社會,無法外之地,無法外之人,無法外之權,任何人都不能為所欲為。這說明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②無論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③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④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出生時,我們是一張“白紙”,父母、老師和社會不停地在“白紙”上添加“顏料”,如教育、幫助和關愛,逐步幫助我們成長為有知識、懂禮貌、守規則的公民。從“白紙”到“公民”的蛻變說明A.人的身份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B.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D.每個人都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15. “未成年模式”既是網絡風險的“防火墻”,也對未成年人上網時段、時長、瀏覽內容等作出限制。但是,一些不法 APP 做起了開啟“會員尊享特權”就能繞過“未成年模式”的生意,試圖讓“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并借此牟利。對此,未成年人應該①擦亮雙眼明辨是非 ②抵制網絡不良誘惑 ③養成良好生活作息 ④完善法律法規,凈化網絡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 “只要國家需要我,我就會一直練,練到我練不動為止。”“這個勝利對我來說無可比擬,獨一無二。因為在我的心中,國家的榮譽要遠遠超越個人的成功。”“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后是強大的中國隊!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在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這樣的表達令人為之動容。如果給這段新聞寫個標題,恰當的是A.表達愛國情感,國家利益至上B.維護國家安全,增強防范意識C.為了國家利益,舍棄個人利益D.關心國家發展,未來充滿信心17.30 多年間,“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足跡踏遍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大山大河,一家三代接力護邊,守衛神圣國土。“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沒有祖國的強大,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話語告訴我們①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相互矛盾 ②國家強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完全一致 ④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8.2024 年 4 月 15 日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 10 周年。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政治安全為保障B.以軍事安全為基礎C.以經濟安全為根本D.以人民安全為宗旨19.2024 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開力度,監督政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這說明A.網絡推動了民主政治進步B.網絡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C.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D.我國加強了法治宣傳教育20.普通鉗工可以成長為大國工匠、刮膩子可以“刮”出世界冠軍……奮斗在各行各業的一線勞動者用執著的鉆研、精湛的技藝、一絲不茍的態度,生動展現了技能之光、勞動之美。這表明①一線勞動者都能夠創造奇跡 ②勞動者是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 ③掌握勞動技能必定走向成功④要在踏實奮進中綻放人生的光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非選擇題(57 分)21.【生活在線】(6 分)請聯系道德與法治課有關知識,對下面情景中人物的行為進行簡要點評。情景一:2023 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常瑞雪,利用周末去革命舊址參觀學習,后來加入小小講解員隊伍,用少年的聲音講述延安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她立志成為一名外交官,在被問及想學哪種語種時,她擲地有聲地說:“看祖國需要。”(1) 點評: (3 分)情景二:暑期小華坐飛機去南方某城市旅游。在機場大廳,他自覺排隊辦理行李托運、接受安檢;在飛機上,面對空乘人員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他由哀地表達了謝意和敬意; 在參觀某軍事基地過程中看到有外國游客不顧“嚴禁拍照”的警示進行拍照,他勇敢地進行了制止。(2) 點評: (3 分)22.【社會責任】(10 分)材料一: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的鐘南山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在家庭里,我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要照顧妻子、關愛子女; 在醫院,我是醫生,要救死扶傷; 在醫學科研團隊里,我是隊長,要帶領團隊實事求是、勇于創新……”(1)從鐘南山院士的話語中你能感悟出什么道理 (4 分)材料二:學校團支部書記正在國旗下講話,她說:“義務植樹,美化環境; 扶老人過馬路,解人之困; 衛生掃除,保持清潔……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都希望有一雙手來幫助自己。點滴奉獻,溫暖心靈; 受到幫助,獲得力量。公益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2) 作為中學生,你準備如何服務和奉獻社會 (6 分)23.【國家安全】(12 分)為在軍迷圈有較好的談資,羅某利用具備遠程高清攝像功能的無人機,對我國的一艘航母進行非法拍攝,被國家安全機關發現。經相關部門鑒定,羅某所拍攝的照片和視頻,涉及 2 項機密級軍事秘密和 1 項秘密級軍事秘密。2023 年 4 月,羅某因“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1) 請從國家安全角度分析羅某受到法律制裁的原因。(6 分)(2) 我們青少年應從上述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訓 (6 分)24.【與法同行】(14 分)材料一:小陳原本品學兼優,后來結識了幾個游手好閑的“朋友”,受他們的影響,經常曠課。再后來因在學校偷東西受到紀律處分。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去網吧玩游戲的錢,他到鄰居家盜竊財物,還與兩個“朋友”攔路搶劫,被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和搶劫罪判刑。(1) 根據材料,分析小陳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4 分)材料二:我市八年級某班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以本年級學生為對象開展了問卷調查,以下是部分調查數據。如果有人將你的照片修圖丑化, 在微信朋友圈轉發造成了不良影響, 你的選擇是能忍就忍, 自認倒霉 以牙還牙, 伺機報復 請家長或老師幫助解決, 必要時報警10.8% 67.6% 21.6%(2) 上述調查數據說明了什么 (4 分)(3) 面對不法侵害,青少年應如何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6 分)25.【社會廣角】(15 分)材料一:中國科技大學多年前首創“隱形資助”,通過校園卡大數據統計學生食堂消費記錄,發現消費數據特別低的同學,由學校去核實實際情況,若該學生存在生活困難,學校資助會直接打入他的校園一卡通,除貧困學生本人會接收到郵件通知以外,不會再有其他人得知此事。校方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貧困生更有尊嚴地接受幫助。(1)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科大設法讓貧困生“有尊嚴地接受幫助”的原因是什么 (5 分)材料二:2024 年 4 月 30 日,中宣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 2023 年“誠信之星”。這些“誠信之星”堅定守護誠信理念,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以誠立身、誠信為本的時代風貌和崇高精神。(2) 請你說說我國重視誠信建設的理由。(5 分)材料三: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文明有禮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在社會生活中,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3) 結合以上三則材料,請你談談如何做一名講道德的公民 (5 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卷面書寫(3 分) (卷面整潔,書寫規范即可得 3分)二、選擇題(4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B D B B C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C C A A B D A C三、非選擇題(57 分)21.(1)①常瑞雪利用周末參觀革命舊址并加入講解員隊伍,體現了她對紅色文化的熱愛和傳承,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②她立志成為外交官并表示要看祖國需要,展現了她的愛國情懷和為國奉獻的決心。③她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和贊揚。(每點 1 分,共 3 分)(2)①小華在機場自覺排隊、接受安檢,體現了他的規則意識。②他對空乘人員表達謝意,展現了文明禮貌的品質。③他制止外國游客違規拍照,體現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每點 1 分,共 3 分)22.(1)①每個人在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②我們要勇于承擔責任,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義務植樹等。②關心和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服務社會打下基礎。(每點 2 分,共 6 分)23.(1)①羅某非法拍攝涉及軍事秘密的照片和視頻,嚴重危害了國家安全。②他的行為違反了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必須受到法律制裁。③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每點 2 分,共 6 分)(2)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②學習和了解國家安全法律法規,避免觸犯法律。③提高警惕,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線索要及時報告。(每點 2 分,共 6 分)24.(1)①交友不慎,受到不良影響。②缺乏自律,不能抵制不良誘惑。③法律意識淡薄,一步步走向犯罪。(每點 2 分,共 4 分,任答兩個要點即可)(2)①部分學生面對不法侵害時缺乏正確的應對意識和方法。②大部分學生能夠尋求正當途徑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每點 2 分,共 4 分)(3)①增強法律意識,了解法律知識。②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遇到不法侵害時及時求助。③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注意方式方法。(每點 2 分,共 6 分)25. (1) ①尊重是社會交往的前提,讓貧困生有尊嚴地接受幫助,有利于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②關愛他人要講究方式方法,“隱形資助”避免了貧困生在同學面前的尷尬。③中科大的做法體現了對學生的全面關懷,不僅關注物質上的支持,也重視精神上的鼓勵。④學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護學生隱私,促進心理健康成長。⑤這種隱形的幫助方式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諧、信任的校園文化環境。(每點 1分,共 5分)(2)(2) ①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對于個人品德修養和社會文明進步具有關鍵作用。②誠信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能夠增強市場活力和競爭力。③誠信建設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和社會治理效能。④誠信能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提升國家形象和國際影響力。⑤在日常生活中,誠信行為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每點 1 分,共 5 分)(3)①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公共秩序。②誠實守信,言行一致。③尊老愛幼,樂于助人。④文明有禮,尊重他人。(每點 1 分,共 5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