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年統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多彩生活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人們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禮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用它來表示相互之間的尊重,下列關于見面禮儀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握手是許多國家人們見面時最常見的禮節。B.在韓國,人們雙手合十,頭向前傾,表達問候。C.關系比較親近的歐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貼面禮。D.在歐美,人們迎送賓客和朋友時流行擁抱禮。2.追本溯源,人類的早期文明大多位于大河流域,以下不是人類早期文明分布地區的是(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亞馬孫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3.下列對早期文明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埃及文明發源于非洲東北部。B.楔形文字是古埃及發明的。C.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馴養動物,種植谷物和棉花。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之間的地方被稱為“兩河流域”。4.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距今約6000年,半坡人早就開始了定居生活。下列 ( )是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A.鼎和方尊 B.小口尖底瓶C.青銅器 D.甲骨文5.2023年9月,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以“潮起亞細亞”為主題,從風雅頌歌到梅蘭竹菊,從詩畫江南到人文亞運 處處彰顯著中華文化自信,為亞洲人民架起一座文化交流、心心相融的新橋梁,得到世界許多主要媒體的贊許。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A.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B.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不斷增強C.中華文化已得到世界所有國家的認可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適應時代變化中得到發展6.追溯人類文明發祥地,我們發現人類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 )。A.尼羅河流域 B.湘江流域和淮河流域C.印度河中游 D.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7.面對東西方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差異,我們應該( )。A.忽略文化差異,不拘小節B.盡量減少相互交往,避免麻煩C.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D.全盤學習人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8.下列報道中,不能反映“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這一主題的有( )。A.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國立藝術博物館,孩子們參加迎新春“中國文化展”活動B.裝扮成“美猴王”的孩子們在美國紐約表演“百猴快閃鬧新春”C.肯尼亞小學生在首都內羅畢孔子學院觀賞京劇臉譜D.拉丁美洲有令人著迷的舞蹈,如探戈和桑巴9.( )的考古發現,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A.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B.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和長江流域D.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10._____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的古代都城遺址。A.北京人遺址 B.殷墟C.敦煌莫高窟 D.平遙古城11.深圳歌劇院出自中外設計師之手,是中法文化合作的“結晶”,承載著塑造城市文化新名片的期望,也寄托著市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以下關于文化交流,說法正確的是( )。①文化交流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長補短,共存共榮②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③文化交流就是復制其他國家的文化④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文化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學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我國歷史悠久,有眾多文化遺產,如殷墟、萬里長城、北京故宮、龍門石窟等等。為保護這些文化遺產,我們應該( )。①積極宣傳保護文物的重要性②不在文物古跡上面亂涂亂畫③發現有人破壞,主動勸阻制止④隨便攀爬文物古跡、尋寶盜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填空題13. 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14.在文化交流中,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要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 。15.文化遺產見證著 的聰明才智,展現著早期人類文明的輝煌歷史。16.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文明之間是相互 與 的。17.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我國的文化遺產我知道的有 、 、 等。三、判斷題18.保護世界遺產是專家的事,與小學生無關。( )19.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我國不一樣,我們沒必要尊重。( )20.法律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 )21.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沒有必要去學習外國的文化。( )22.19世紀中葉,伽利略提出“進化論”,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的看法。( )23.裝扮成“美猴王”的孩子們在美國紐約表演“百猴快閃鬧新春”,體現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四、連線題24.我會連線。①尼羅河流域 A.漢謨拉比法典②兩河流域 B.金字塔③印度河、恒河流域 C.甲骨文④黃河、長江流域 D.阿拉伯數字五、簡答題25.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你知道哪些中國文化遺產?(至少寫2個)26.為什么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你認為外國人會喜歡中國的文化元素嗎?27.不同文化會有不同的禮儀,禮儀表示尊重。請你做個小小講解員,說說你知道的見面禮儀,它們都分別用在哪些國家和地區呢。28.“十里一風,百里一俗”,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有不同的禮儀風俗。我們該如何做到“入鄉隨俗”?六、綜合題29.“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始皇陵位于陜西臨潼,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封建社會規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是當之無型等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藝和水平,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1)除秦始皇陵兵馬俑外,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文化遺產?(寫3個)(2)請結合上述材料說說,了解古代文明遺跡有什么意義?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年統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多彩生活綜合訓練》參考答案1.B2.C3.B4.B5.C6.D7.C8.D9.B10.B11.C12.A13. 殷墟 金字塔14.繁榮15.勞動人民16. 學習 借鑒17. 天壇 龍門石窟 蘇州園林18.×19.×20.√21.×22.×23.√24.25.北京故宮、長城 、北京頤和園 、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平遙古城、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龍門石窟、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山西云崗石窟等。26.世界文化交融共通,并不是孤立存在,文化需要共榮共存,中國的優秀文化需要讓更多人知道等。所以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我認為外國人會喜歡中國的文化元素。因為中國是聞名于世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有很多優秀文化外國人是很想知道的等。27.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禮儀,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握手是許多國家人們見面時最常見的禮節;在泰國,人們雙手合十做祈禱的姿勢,頭向前微傾;關系比較親近的歐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向前行貼面禮;在歐美,人們迎送賓客和朋友時流行擁抱禮。28.①到任何地方,都要尊重、適應和主動融入當地的民風民俗。②相互理解,講究“客隨主便”、“主隨客便”。③我們在與各地的人交往時,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④主動學習了解、掌握對方的禮儀風俗,避免無心之錯,要真正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29.(1)故宮、長城、龍門石窟。(2)古代文明的遺跡是我們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需要我們去珍惜、領悟和傳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