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1.1《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教學設計課題 1.1 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框,屬于整本書的開頭內容的一部分。本框知識是今年教材變動比較大的內容之一。變動主要是把原來的“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改成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改動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中國革命事業,還是建設事業,抑或是制定憲法法律,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不僅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還把人民的各項人權也寫入憲法,用法律的形式對人權進行了最高形式的確認,因此,通過本框的學習可以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認識基礎。所以地位十分重要。學情分析 隨著學生生活領域的擴展、生活經驗的增長以及行為能力增強,他們不僅要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面對和處理各種社會關系,還要作為公民,在國家生活中面對和處理與國家的關系。 八年級學生生活環境相對單一,學校與家,兩點一線。他們與社會接觸較少,對社會的關注缺乏理智精神,與法律和憲法的距離更是比較遙遠。更多的學生認為:不違法就和法律沒有關系,對憲法的了解也僅停留在認識層面。對于憲法與公民的關系,也是知之甚少。在生活中踐行憲法更是少的可憐。因此,通過本框的學習,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憲法的距離,有助于普及憲法知識。學習目標 道德修養:能夠了解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認知和判斷,能夠明辨是非善惡;通過體驗、認知和踐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法治觀念:初步具備備依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辨別媒體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網絡環境中如何保護未成年人隱私等合法權益。 健全人格: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學會處理與社會的關系;熱愛社會、熱愛生活;在團隊合作互動中增強合作精神和領導力。 責任意識:關心社會,服務社會,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社區服務活動,具有奉獻精神、擔當精神。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教學難點:人權理想變成現實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導入新課出示習主席新年賀詞: 習近平強調:“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他還提到,“要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 引領學生思考:“人民”始終是習主席新年賀詞關注的中心,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老師引領:帶著這一問題的思考,我們一起學習《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學生結合老師出示的習主席的新年賀詞,認真思考交流 學生交流分享: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習主席新年賀詞,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生活,同時通過組織學生思考交流,引入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環節二:出示目標,展示預習成果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指名學生朗讀教學目標,對目標進行講解點評 學生認真閱讀學習目標 認真聽教師講解,結合預習情況,加深對本節課目標的理解。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閱讀學習目標,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同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環節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憲法》第一章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 教師引導提煉關鍵信息:國家性質、根本制度、中國特色社主義最本質特征。 視頻介紹:《習近平講述百年征程》 觀看視頻并結合教材P3-4內容,小組合作討論: (1)回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你有什么感悟? (2)新中國成立后,黨是如何帶領人民確認奮斗成果的? (3)綜上,我們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可以從實踐依據、法律依據、黨的性質、宗旨、目標、地位等方面分析) 教師引導歸納: 學習筆記1.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①實踐依據: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 ②法律依據: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③性質、宗旨、目標決定: 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目標: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④地位決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幻燈片展示:中國2024年GDP實際增長率、中共中央組織結構圖 小組討論: 結合教材P4-5內容及各領域成就,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堅持黨的領導? 教師引導歸納: 學習筆記2.如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①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③中國共產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 學生認真閱讀憲內容,了解它規定國家的一些根本問題,思考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意義。 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并交流,并選派代表在班級進行匯報 學生結合教師引導,進行自主探究,并把探究的結果,在班級進行交流分享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加深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認識。設計意圖:解讀憲法相關條文,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主動探究中國共產黨地位;通過組織學生觀看中國百變征程——永葆初心,一方面拓展學生法律視野,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黨的性質、宗旨、地位等知識;通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明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做法。環節四:國家權力屬于人民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材料展示:2024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國是、共譜新篇。 思考:為什么億萬人民可以通過選舉、投票等,選出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來決定國家大事? 討論歸納: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研讀憲法條文,結合圖片展示,合作探究: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教師引導歸納: 學習筆記4.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①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②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 ③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 ④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 ⑤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努力為人民服務。 研讀憲法條文,了解憲法有關人權的規定: 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我國的憲法原則,它要求各級國家機關樹立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歸納: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4.材料《新時代中國人權》 這趟火車最低2元, 52年沒漲價! 四川大涼山。曾是“中國最貧困的角落”之一.1970年, 在30萬筑路大軍的努力下, 連接川滇兩省的鋼鐵大動脈——成昆鐵路通車。在四川境內。它穿越茫茫大涼山,將曾經閉塞的土地與外界連通。 高鐵時代, 越來越多的人感受飛速奔馳的時候,全國仍保留了81對這樣的公益性“慢火車”。這趟火車成為彝族鄉親走親訪友的“公交車”、賺錢的“趕集車”。也是孩子們求學路上的“校車”。 合作探究 (1)請列舉自己感受到的國家改善公民生存與發展狀況的實例。 (2)結合上述及日常見聞,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有哪些? 教師引導歸納 學習筆記5.我國人權的廣泛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主體廣泛: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等。人權保護的對象不僅包括個人,也包括群體。 ②內容廣泛: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也很廣泛,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 5.讀新聞,思考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教師引導歸納: 學習筆記6.我國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 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②執法方面:行政機關要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③監察方面:監察機關要依法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 ④司法方面: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⑤普法方面: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歸納并交流憲法原則。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學生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教材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思考題。 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經驗,把理論融入實踐中。 學生國家給予人民群眾到來的便利, 思考并總結國家行政機關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具體做法。 學生閱讀相關材料,結合材料和教材知識,交流國家宣傳方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做法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交流關于人民和公民的區別,使學生對這兩個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共同歸納總結憲法是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展示材料,引導學生從身邊出發,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引出話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板書設計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基礎作業: 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完成同步練習題 2.拓展性作業: 調查本村或鄉鎮人民的生活變化,分析歸納發生變化的原因,出一期以堅持黨的領導為主題的手抄報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本課立足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巧妙設計教學環節,選取社會時政熱點問題和相關憲法內容,引發學生的探究和爭鳴。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辨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領悟知識。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和分析熱點話題,讓學生歸納總結憲法是怎樣保障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和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節課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時政材料分析等教學手段,引領學生理解我國的憲法原則,并結合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合國家貫徹憲法原則的措施。 本課突出的亮點有: 清晰展示核心素養目標,使學生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強 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多角度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不夠滿意的地方是: 個別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教師應更多的給予關注 課堂生成問題應對能力有所欠缺 課堂檢測時間略顯不足學習評價設計 對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創設情境,出示習主席新年賀詞,設置思考題,引導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教師通過觀察、提問、交流、記錄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對國家權力屬于人民。通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材料分析等方式,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自主歸納感悟,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國家權力屬于人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