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7章 認識中國的區域第七節 認識家鄉—以福建省泰寧縣為例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學會描述泰寧縣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環境,增強對特定區域地理特征的認知。2.運用相關資料,了解泰寧縣旅游業的開發歷程和開發意義,認識到旅游業是推動地區經濟社會進步、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徑。3.運用相關資料,了解泰寧縣的生態優勢和綠色發展成就,形成綠色發展觀。福建泰寧獨特的景觀1.地理位置武夷山泰寧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泰寧縣城區主要位于河谷盆地。2.自然環境(1)地形地勢泰寧縣鳥瞰圖地形:西北端為丹霞地貌,東南端為低山丘陵。泰寧縣鳥瞰圖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高低(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水資源豐富。拓展: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我國學者于1928年命名的一類地貌類型。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種沉積在內陸盆地的紅色巖層,這種巖層在千百萬年的地質變化過程中,被水切割侵蝕,形成了紅黑相間的山體。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泰寧縣是我國東南部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三大奇觀。“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3.獨特的景觀(1)自然景觀泰寧丹霞地貌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以“中國丹霞”為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活動:清朝詩人釋最弱曾吟詠:“怪石都從天上生,活如神鬼伴人行,海天內外佳山水,到此難容再作聲。”試通過欣賞下面兩幅丹霞地貌的照片,理解上面的詩句。大金湖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境內,由金湖、上清溪、狀元巖、羅漢山、泰寧古城五大景區構成,形成“山、湖、溪、府”齊全的綜合景區體系,其水上丹霞奇觀世界獨享,巖穴文化獨步天下,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稱。(2)人文景觀泰寧縣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泰寧古城泰寧古城甘露巖寺尚書第梅林戲儺舞橋燈家鄉開發—以旅游資源為例1.開發歷程(1)1980年,泰寧境內的金溪上游修建了池潭水電站,形成了一個浩瀚的人工湖—金湖。人工湖—金湖(2)2005年泰寧縣被批準建立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泰寧被批準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3)近年來,泰寧縣不斷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了旅游業的轉型升級。2019年金湖旅游綜合服務區建設項目洞穴奇觀水上丹霞峽谷群落原始生態奇異性、多樣性、休閑性、文化性于一體的旅游勝地。拓展: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大田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紅軍街將士雕塑2.開發意義(1)優化經濟結構泰寧產業結構(2020年)在旅游業的帶動下,泰寧縣的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2)促進了經濟發展旅游業與農業、工業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旅游商品加工業,一業帶多業的成效顯著;縣城面貌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3)增加了人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縣城的面貌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泰寧廊橋合理規劃—生態優勢助綠色發展1.明確劃定了丹霞地貌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界線泰寧丹霞地貌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1) 界線的劃定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減少人類活動產生的不利影響,極大地保持了丹霞地貌分布區內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的完整性。泰寧丹霞地貌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2)同時,界線的劃定為當地的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體現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泰寧古城一角2.綠色文旅經濟綠色,是泰寧縣發展的“底色”。森林康養特色民宿影視文化研學培訓運動休閑泰寧縣大田村3.綠色農業發展(1)生態優勢助力農業(2)主要農產品水稻林下中藥材茶園水產養殖4.綠色發展的意義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進綠色發展,最終目的是富民惠民,未來的泰寧將更加宜居、宜業、宜游。思考:嘗試用綠色發展理念,為泰寧縣的發展規劃提出一些合理建議。生態上:強化監測、完善管理、拓寬資金渠道護生態。旅游方面:打造品牌、升級產品、優化布局促發展。農業發展:推循環模式、育品牌、促產業融合。人才與社區:培養、引進人才,提高居民參與度。以綠色發展理念,讓泰寧更宜居、宜業、宜游。船巖洞活動:下圖是泰寧的丹霞洞穴——船巖洞,它寬100米,深42米,高約33米。估算船巖洞的面積并說說如何對其進行開發利用。面積:100×42=4200平方米如何開發利用:發展旅游業,開發為旅游景點,需要兼顧環境保護。認識家鄉——以福建省泰寧縣為例獨特的景觀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獨特的景觀家鄉的開發—以旅游資源為例開發歷程開發意義合理規劃——生態優勢助綠色發展保護區界限及其意義綠色發展及其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