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 六年級下冊 《物質的變化》單元 3.怎樣防止鐵生銹 教學設計單元 《物質的變化》 課題 3.怎樣防止鐵生銹 課時 1核心 概念 12. 技術、工程與社會學習內容及要求 5~6年級:12.3 科學、技術、工程相互影響與促進 初步認識技術與工程對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應用儀器設備進行觀察并進行記錄;舉例說明科學發展可以促進 新技術發明(如激光的發明)。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能夠列舉生活中的防銹技術。 科學思維:通過觀察生活中鐵生銹的現象,分析影響鐵生銹的因素。 探究實踐:探究不同環境下鐵釘生銹的因素,并整理一份探究報告。 態度責任:能整理探究過程與結果,完成探究報告。能基于事實證據質疑、評價他人的探究報告。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探究鐵生銹的因素。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完成一份完整的探究報告。教學 準備 教師:1.課件優化。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鐵釘、玻璃瓶、水、橡膠塞。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預設3分鐘) 提問:鐵生銹后不僅失去鐵的特性,也變得不再堅固耐用了。怎么防止鐵生銹呢?二、猜想假設(預設5分鐘) 要想防止鐵生銹,首先要知道是哪些因素引起鐵生銹的。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鐵生銹的原因作出假設。 三種假設:一是鐵生銹需要空氣,二是需要水,三是空氣和水都需要。三、制定計劃,進行實驗(預設15分鐘) 1.出示實驗材料。 2.設計實驗方案。 提問:哪位同學先來分享一下你的實驗設計思路? 預設1:分別將鐵釘放在3個不同的玻璃瓶中,這3個瓶中的鐵釘分別處于不同的環境中。①號瓶保持干燥,用橡膠塞密封。②號瓶中將鐵釘完全浸泡在水中,用橡膠塞密封。③號瓶中的鐵釘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 預設2:我認為既然鐵生銹可能涉及水和空氣兩個條件,就應該分成四組對比實驗來驗證,分別是無空氣無水、有空氣無水、無空氣有水、有空氣有水,這樣才能具體看出空氣和水分別對鐵生銹的影響,以及它們同時出現或者同時不出現對鐵生銹有什么影響。所以我用密封起來的瓶子模擬無空氣的環境,用不密封的瓶子模擬有空氣的環境…… 3.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填寫記錄表。四、表達交流,反思評價(預設12分鐘) 同學們關于實驗方案就有這么多不同的觀點,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一定會有更多不同的意見,我期待同學們能夠基于自己的知識和通過實驗獲得的證據展開更熱烈的討論。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實驗記錄表,先在小組內交流過去一周里你們都觀察到哪些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什么,然后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探究報告,完成之后我們再進行展示,并且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見。 學生小組交流,撰寫探究報告。 提問:哪位同學愿意先和大家分享你的探究報告?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他的探究報告結構是否完整、實驗方案是否嚴謹、證據是否可靠、結論是否準確,然后發表你的意見和建議。 預設1:大家好!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的探究報告。我探究的問題是:鐵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我的假設是:鐵生銹與潮濕環境或是否接觸空氣這兩個因素有關。我設計的實驗方案剛才已經和大家匯報過了…經過一周的觀察,我發現:①號瓶、②號瓶的鐵釘都沒有生銹,③號瓶的鐵釘上能看到鐵銹。我的結論是只有空氣鐵釘不會生銹,只有水鐵釘也不會生銹,既有空氣又有水時鐵釘才會生銹。 預設2:他用密封的瓶子來模擬有空氣的環境不太合適,因為鐵生銹是個持續的過程,可能需要一直消耗空氣,密封起來就不能使生銹的過程持續下去了,極有可能鐵釘沒有明顯生銹之前就把空氣消耗完了…… 預設3:我和他的實驗方案類似,但是我發現②號瓶中也有一點點的鐵銹。我查了資料,發現水中也溶解有空氣,只是空氣的量比較少。所以我的結論和他的是一樣的一鐵釘在既有空氣又有水的環境中才會生銹…… 小結:一份看起來已經很完整的探究報告,還被同學們提出這么多的意見和建議,不過相信匯報人會有很多收獲。 預設1:是的,很感謝同學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會對實驗進行改進和完善。 提問:還有誰愿意匯報一下你的探究報告? 小結:同學們都太棒了。大家的證據意識都很強,對于實驗現象能實事求是地觀察、記錄,對于一些困惑也能通過合適的方式尋找答案。你們真不愧是小小科學家!科學家們已經做過了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了我們的觀點,并且更加深入地發現鐵銹是鐵在空氣中的氧氣、水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新物質。所以,只有水分,或是只有空氣,都不會生成鐵銹。四、調查(預設5分鐘) 提問:我們知道鐵銹生成的原因了,是不是也就知道如何防銹了呢? 預設1:只要保持干燥,不讓鐵接觸水。 預設2:或者隔絕空氣中的氧氣,就能防止鐵生銹了。 預設3:我認為,既隔絕空氣又隔絕水的情況下,防銹效果最好。 提問:我們調查了解一下,生活中你都發現了有哪些防銹的方法? 總結:同學們平常都很善于觀察,發現了不少防銹技術在實際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科技真是無處不在,了解了鐵銹的成因,就很容易找到破解的方法。做好防銹,可以避免金屬資源的浪費,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五、練一練 一、判斷題。 1.鐵釘生銹是因為它與水和空氣接觸發生了氧化反應。( ) 2.鐵生銹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所以不用特意防銹。( ) 3.不供暖期間,鐵制供暖設備中仍充滿水,目的是防止鐵生銹。( ) 4.(名校真題)在自行車上噴漆,主要是為了看起來漂亮。( ) 5.銅在潮濕的環境中會產生紅褐色的銅銹。( ) 二、選擇題。 1.在“探究鐵生銹的因素”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演示實驗 2.(名校真題)在不同環境中,鐵生銹的快慢會不一樣,下列環境中鐵最容易生銹的是( )。 A.干燥的沙漠 B.潮濕的熱帶海邊 C.干燥的高原 3.(名校真題)菜刀在下述情況下產生銹斑的程度(從嚴重到輕微)排序正確的是( )。 ①切完菜后洗凈擦干 ②切完菜后用水沖洗 ③切酸菜后放置 ④切完菜后洗凈擦干,再抹一點油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②③ 4.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防止生銹的是( )。 A.把鐵鍋清洗干凈并擦干 B.給樓梯欄桿噴漆 C.盡量把自行車停在室外 5.小明用三枚潔凈無銹的鐵釘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乙試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絕空氣 B.只有甲試管中的鐵釘有明顯的銹跡 C.丙兩支試管的實驗現象說明鐵生銹需要水 三、實驗與探究。 鐵生銹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每年由于鐵生銹造成的損失也非常巨大,因此研究鐵生銹的原因,尋找更佳的防銹措施,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下面是某科學小組制訂的實驗方案。請閱讀、分析實驗方案并結合課堂上做過的實驗回答后面的問題。 (1)實驗中1號試管內將鐵釘浸沒在食用油中的目的是( )。 A.將鐵釘與空氣和水隔絕 B.觀察鐵釘在食用油中是否會變顏色 C.使實驗現象更明顯 (2)如果一星期后觀察四枚鐵釘的變化,能發現4號試管中的鐵釘生銹最多。 (3)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4號試管中的鐵釘最容易生銹的部位是在( )。 A.釘尖處 B.釘帽處 C.水面處 (4)通過實驗,我們發現( )是使鐵生銹的原因。 A.食用油 B.水 C.空氣 D.水和空氣 答案: 一、判斷題。√×√×× 二、選擇題。ABACC 三、實驗探究題。 (1)A (2) 4 (3) C (4) D六、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七、板書設計 怎樣防止鐵生銹 保持干燥或者隔絕空氣中的氧氣 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涂油、搪瓷、噴漆電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