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 六年級下冊 《物質的變化》單元 2.鐵銹還是鐵嗎 教學設計單元 《物質的變化》 課題 2.鐵銹還是鐵嗎 課時 1核心 概念 2. 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學習內容及要求 5~6年級:2.3物質變化的特征 知道有些物體發生了變化,如紙燃燒、鐵生銹等,構成物體的物質也發生了改變。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能對比研究鐵與鐵銹的不同性質,理解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科學思維:學會從物體的外部特征與內在屬性方面比較物體的變化。 探究實踐: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探究鐵銹的外在特征和內在屬性等方面,并填寫對比研究實驗記錄表。 態度責任: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產生探究的興趣。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總結鐵和鐵銹相同的性質和不同的性質。教學 準備 教師:1.課件優化。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鐵片、鐵銹、放大鏡、滴管、水、鐵錘、磁鐵、電池、導線、小燈泡等。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一、提出問題,猜想假設(預設3分鐘) 1.提出問題。 出示圖片:生銹的鐵門、鐵鎖、鐵釘、用手擦拭過鐵銹留下的痕跡等。 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鐵生銹嗎?鐵銹是什么樣的? 2.作出假設。 提問:那鐵銹還是鐵嗎? 小結:不是,它應該是鐵變化后產生的新物質。我們知道鐵是可以導電的,如果能用實驗證明鐵銹不導電,就能證明它們不是同一種物質。二、制定研究計劃(預設10分鐘) 1.學生分組討論制訂研究計劃 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善于思考,能提出自己的假設。我們可以根據學過的關于鐵的性質的知識,小組討論制訂研究計劃,對比鐵和鐵銹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特性,再來判斷鐵銹還是不是鐵。 提問: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的研究計劃? 小結:同學們考慮得很仔細,能從多個方面進行對比觀察,搜集的證據越多,我們的結論也會越準確。接下來請同學們開始動手做實驗吧。三、實驗驗證(預設15分鐘) 1.學生分組實驗,填寫記錄表。 2.展示實驗記錄表。 提問:同學們,通過實驗,你們都有哪些發現? 小結:鐵和鐵銹的顏色、光澤、韌性等都不一樣。鐵的結構比較緊密,不透水。鐵銹的結構比較松散,有很多小空隙,水會滲進去。磁鐵可以吸引鐵,不能吸引鐵銹。鐵是可以導電的,鐵銹不能像鐵那樣導電,證明它們不是同一種物質。 提前準備帶鐵銹的鐵釘。四、得出結論(預設10分鐘) 提問:同學們,我們通過實驗搜集了很多證據,發現鐵和鐵銹有很多不同的特性,你能試著總結結論嗎? 小結:的確,鐵和鐵銹有很多的不同。但要判斷它們是不是同一種物質,還要看它們的結構成分??茖W家們也對它們做了深入的對比研究,發現鐵是一種單一的物質,而鐵銹是鐵被氧化后產生的一種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所以,鐵銹和鐵是不同的物質。 提問:通過本課的探究,你知道怎樣判斷物體變化是否產生了新物質嗎? 預設:可以先對比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比如顏色、形狀、大小、軟硬、粗糙程度等,再觀察對比它們的內在屬性,比如導電性、能否被磁鐵吸引等。 總結:對。雖然新物質的產生往往伴隨著物體形狀、顏色、狀態等外部特征方面的變化,但這些通常還不足以證明產生了新物質。物體內在屬性方面的變化才是產生新物質的更有效的證據。要準確斷定是不是產生了新物質,還需要借助科學家對物體組成成分的研究成果來判斷,物體組成成分的變化是判斷產生新物質的最終標準。五、閱讀(預設2分鐘) 提問:生活中有很多用鐵制成的物品,如果鐵生銹了會有什么影響呢? 預設1:堅硬的鐵生銹后就像物體慢慢腐爛一樣,變得很脆弱,最后甚至變成粉末,都不成形了。 預設2:鐵窗生銹了就不牢固了,會很危險。 預設3:有的水管生銹了,還會漏水。 提問:我們有很多鐵做的橋、輪船,怎么不怕它生銹呢? 小結:這些鐵做的橋、輪船都做了防銹處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發明了很多預防鐵生銹的方法。要想預防鐵生銹,首先要明白鐵生銹需要什么條件。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嘗試提出自己的假設。 總結:我們下節課準備通過實驗來研究鐵生銹需要哪些條件。不過,鐵生銹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我們需要提前進行實驗,下節課上課時交流實驗結果。為了方便同學們進行實驗,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同樣的鐵釘、4個帶蓋的透明瓶子。請同學們下課后根據自己的假設和老師提供的材料設計并完成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和老師交流。六、練一練 一、判斷題。 1.鑒別兩種物體是不是同一種物質需要比較它們的外在特征和內在屬性。( ) 2.鐵生銹只是形態發生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 ( ) 3.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鐵生銹不會影響鐵制品的使用壽命。 ( ) 4.做“磁鐵吸引鐵和鐵銹”對比實驗時,萌小牛同學用同一塊磁鐵分別靠近嶄新的鐵釘和生銹的鐵釘,對比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 ( ) 二、選擇題。 1.觀察比較鐵和鐵銹的不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鐵比較光滑,鐵銹比較粗糙 B.鐵不能導電,鐵銹能導電 C.鐵能被磁鐵吸引,鐵銹不能被磁鐵吸引 2.下列防止鐵生銹的正確方法是( )。 A.把鐵放著在潮濕的環境中 B.在鐵的表面涂抹油漆 C.鐵在雨中淋濕 3.與鐵生銹無關的因素是( )。 A.水 B.空氣 C.溫度 4.為了準確對比鐵和鐵銹的性質,萌小牛應該( )。 A.尋找完全變成了鐵銹的鐵制品 B.從生銹的鐵制品上刮下來鐵銹 C.直接使用生銹了的鐵釘 5.萌小牛同學用磁鐵的磁極分別接近鐵和鐵銹,會發生的現象是( )。 A.磁鐵能吸引鐵,但不能吸引鐵銹 B.鐵和鐵銹都不能被磁鐵吸引 C.鐵和鐵銹都能被磁鐵吸引 6. 與硫酸銅溶液接觸的鐵釘上會附著紅色物質,為了證明鐵釘上的紅色物質不 是鐵銹,( )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A.顏色是紅棕色 B.表面很粗糙 C.干燥后能導電 7.下列有關鐵和鐵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鐵能導電,而鐵銹不能導電 B.鐵和鐵銹都很堅硬 C.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 8. 小智和同學觀察比較鐵生銹是否生成了新物質。下列解釋最有說服力的是( )。 A.鐵銹跟鐵連在一起,是鐵的組成部分,所以鐵生銹沒有生成新物質 B.跟鐵相比,鐵銹易碎,不能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C.鐵銹和鐵的名稱都有“鐵”字,所以鐵銹只是鐵的一種,不是新物質。 答案:一、√××× 二、BBCBA CAB七、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八.板書設計 鐵銹還是鐵嗎 鐵:灰白色、堅硬、不易斷裂,能導電和被磁鐵吸引。 鐵銹:紅棕色、松脆、易碎成粉末、不導電、不被磁鐵吸引。是不同的物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