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 定義、命題、定理1.理解定義、命題、定理的概念,能區分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重點)2.了解真命題和假命題的概念,能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性,并會對命題舉反例.(難點)3.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初步養成有條理的思維品質,感悟數學的嚴謹.一、新課導入[情境導入]小華與小剛正在津津有味地閱讀《我們愛科學》.小華:這個黑客終于被逮住了.小剛:是的,現在的因特網廣泛運用于我們的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坐在旁邊的兩個人一邊聽著他們的談話,一邊也在悄悄地議論著.A:這個黑客是個小偷么?B:可能是個喜歡穿黑衣服的賊.A:那因特網一定是一張很大的網?B:估計是英國造的特殊的網.教師提問:聽完這則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二、新知探究(一)定義[課件展示]前面,我們在學習一些新的數學對象時,對它們進行了清晰、明確的描述.例如:(1)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作數軸;(2)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作方程的解;(3)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的射線,叫作這個角的平分線;(4)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總結:這樣的描述稱為數學對象的定義.一個數學對象的定義揭示了它的本質特征,能夠幫助我們準確地理解它,并作出準確的判斷.例如,“數軸”指的是一條直線,而且這條直線上有規定的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根據方程的解的定義,可以判斷x=是方程2x=3的解.(二)命題[提出問題]請記錄并觀察,說出這些語句的共同特征.(1)等式兩邊加同一個數,結果仍相等;(2)對頂角相等;(3)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相互平行;(4)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5)如果一個數能被2整除,那么它也能被4整除.[交流討論]學生觀察并思考,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都是在對一件事進行判斷,前4個語句都是正確的,第5個語句是錯誤的.[歸納總結]像這樣可以判斷為正確(或真)或錯誤(或假)的陳述語句,叫作命題.被判斷為正確(或真)的命題叫作真命題,被判斷為錯誤(或假)的命題叫作假命題.注意:1.只要對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斷,不管正確與否,都是命題.2. 如果一個句子沒有對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斷,那么它就不是命題.[典型例題]例1 判斷下列語句是不是命題?若是用“√”,若不是用“× 表示.(1) 長度相等的兩條線段是相等的線段嗎 ( × )(2) 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 )(3) 不相等的兩個角不是對頂角( √ )(4) 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 √ )(5) 取線段 AB 的中點 C ( × )(6) 畫兩條相等的線段( × )[提出問題]觀察下列命題,你能發現這些命題有什么共同的結構特征?與同伴交流.(1) 如果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的周長相等;(2) 如果兩個數的絕對值相等,那么這兩個數也相等;(3)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 9,那么這個數是 3.[交流討論]學生觀察并思考,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歸納總結]命題一般都可以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題設.2.“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結論.示例:如命題“熊貓沒有翅膀”可改寫為:如果這個動物是熊貓,那么它就沒有翅膀.注意:添加“如果”“那么”后,命題的意義不能改變,改寫的句子要完整,語句要通順,使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更明確,易于分辨,改寫過程中,要適當增加詞語,切不可生搬硬套.[典型例題]例2 請將下列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 同位角相等.(2) 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3)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解:(1)如果兩個角是同位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2)如果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3)如果過一點向已知直線作平行線,那么這種直線有且只有一條.[歸納總結]注意:由題設和結論組成的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就是正確的;如果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就是錯誤的.(三)定理與證明[課件展示]有些命題的正確性是經過推理證實的,這樣得到的真命題叫作定理.定理也可以作為繼續推理的依據.學過的定理:1. 補角的性質: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2. 余角的性質: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4. 垂線的性質:①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②垂線段最短.在很多情況下,一個命題的正確性需要經過推理才能作出判斷,這個推理過程叫作證明.注意: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據,不能“想當然”.這些根據,可以是已知條件,也可以是學過的定義、基本事實、定理等.[典型例題]例3 如圖,已知直線a⊥b,b//c,求證a⊥c.證明:∵a⊥b(已知),∴∠1=90°(垂直的定義).∵b//c(已知),∴∠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90°(等式的基本事實).∴ a⊥c(垂直的定義).思考:如何判定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呢?[課件展示]例如,要判定命題“相等的角是對頂角”是假命題,可以舉出如下反例:如圖,OC 是∠AOB 的平分線, ∠1 =∠2,但它們不是對頂角.確定一個命題是假命題的方法:判斷一個命題是錯誤的,只要舉出一個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題的題設,但不滿足結論就可以了.三、課堂小結1. 命題的定義: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2. 命題的組成:題設和結論.四、課堂訓練1. 下列語句中,不是命題的是 ( D )A.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B. 對頂角相等C. 不是對頂角不相等D. 過直線 AB 外一點 P 作直線 AB 的垂線2. 下列關于命題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C )A. 命題一定是正確的B. 真命題一定是定理C. 定理一定是真命題D. 一個反例不足以說明一個命題為假命題3.舉反例說明下列命題是假命題.(1) 若兩個角不是對頂角,則這兩個角不相等;(2) 若 ab=0,則 a+b=0.解:(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內錯角,其中一對內錯角不是對頂角,但是它們相等.(2) 當 a=5,b=0 時,ab=0,但 a+b ≠ 0.4. 如圖,現有以下 3 個條件:①AB//BC;②∠B = ∠C;③∠E = ∠F.請以其中的兩個條件為題設,另一個條件為結論構造命題.(1) 你構造的是哪幾個命題?(2) 請選擇其中的一個真命題加以證明.解:(1)若 AB//CD,∠B = ∠C,則∠E = ∠F.若 AB//CD,∠E = ∠F,則∠B = ∠C.若 ∠B = ∠C,∠E = ∠F,則AB//CD.(2)以選擇“若 AB//CD,∠B = ∠C,則∠E = ∠F”為例:證明:如圖,∵AB//CD, ∴∠B = ∠CDF.又∠B = ∠C,∴∠C = ∠CDF.∴CE//BF.∴∠E = ∠F.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學會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命題是數學教學的基本依據,經過推理證實的命題可以作為繼續推理的依據(如定理).所以認識命題的定義、結構、真假是數學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