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做小小理發師》教學設計課型:情景表演設計者:一、目標確定的依據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學習任務2:聆聽音樂聆聽或表現音樂的過程中,能根據音樂的情緒自然流露出相應的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說出音樂的情緒的相同于不同,簡要描述音樂表現的形象月內容。在聆聽音樂時能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參與音樂活動時能專注于音樂,不干擾他人。學習任務3.情景表演能根據音樂特點進行動作創編或者即興表演,于同伴一起體驗表現造型,扮演角色的樂趣,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2.教材分析本課是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游戲》里邊的內容,以"理發師"職業體驗為情境載體,通過人聲模擬與打擊樂器創編,學習不同音色對應的節奏型(XX/X/XX XX/X-),融合語言節奏、動作表演與音樂要素,培養節奏感知力和協作表演能力。教材特點體現生活化、趣味性和實踐性。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愛模仿、角色扮演和游戲化學習對生活場景的擬聲模仿有強烈參與欲望。他們具備了簡單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認知,能模仿簡單節奏型。但在多聲部配合與長音(X-)時值控制上稍顯缺陷。二、學習目標1.能準確拍讀6種理發工具的節奏型,用指定音色模擬聲效并進行多聲部配合2.通過情境游戲掌握"聽-說-奏-演"四步學習法。3.體驗勞動樂趣,培養合作意識與音樂表現自信。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梳子(沙)、剪刀(嚓)、電吹風(呼)的復合節奏配合學習難點:電推刀(吱)的長音控制與多聲部協調(突破策略:用紗巾輔助感知氣息長度)教學設計學習 目標 學習流程 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認識理發工具。 導入部分 1觸摸盲盒道具猜測工具 2.模仿教師動作與發聲 1. 出示理發工具盲盒:"猜猜這些會發出什么聲音?" 2. 示范梳頭動作配"沙沙"聲,引出課題 能準確說出3種以上工具名稱 聲音模仿有表情變化1.能準確拍讀6種理發工具的節奏型,用指定音色模擬聲效并進行多聲部配合 2.通過情境游戲掌握"聽-說-奏-演"四步學習法。 3.體驗勞動樂趣,培養合作意識與音樂表現自信。 新知新學 活動一:節奏探秘 (一)工具聲音檔案 1.讀節奏。 做梳頭動作。 用“沙”按節奏讀 用沙錘演奏。 2.讀節奏。 做剪發動作。 用“嚓”按節奏讀 用響板演奏。 3.讀節奏。 做推發動作。 用“吱”按節奏讀 用三角鐵長音演奏。 4.讀節奏。 做捧水倒水動作。 用“嘩”按節奏讀 用串鈴演奏。 5.讀節奏。 做甩動絲帶動作。 用“呼”按節奏讀 用鈴鼓演奏。 (二)節奏闖關游戲 1.看圖譜練習。 2.聽指揮演奏。 活動二:情境創編 1.分組設計服務對象(恐龍/兔子等) 2.自主選擇聲部角色(可輪換) 3.加入創意動作(如給大象洗頭要踮腳) 活動一:節奏探秘 (一)工具聲音檔案 1.工具:梳子 節奏型:2/4 XX X I X-II 模仿動作:雙手交替梳頭動作 象聲詞讀:沙…… 選擇樂器:沙錘 2.工具:剪刀 節奏型:2/4 XX XX IXX XII 模仿動作:食指中指做"剪"的動作 象聲詞讀:嚓…… 選擇樂器:響板 3.工具:電推刀 節奏型:2/4 X-IX-II 模仿動作:雙手握拳振動前推 象聲詞讀:吱…… 選擇樂器:三角鐵長音 4.工具:洗發 節奏型:2/4 X X I X X II 模仿動作:雙手捧水倒下。 象聲詞讀:嘩…… 選擇樂器:串鈴 5.工具:電吹風 節奏型:2/4 X X I X-II 模仿動作:甩動絲帶 象聲詞讀:呼…… 選擇樂器:鈴鼓搖動 (二)節奏闖關游戲 1.圖形譜練習節奏 2."節奏接力賽":每組負責一種工具聲部,聽到指揮輪換演奏 活動二:情境創編 1.創設動物理發店情境:給獅子燙發/給長頸鹿修劉海等 2. 示范完整表演流程: - 旁白:"第一位客人是..." - 組合演奏(梳+剪+吹) - 結尾擺造型說臺詞:我把鏡子照一照,你的手藝真正好。 能按圖標準確演奏對應節奏 小組輪換時銜接自然 聲部配合有層次感 表演包含表情、臺詞、動作三要素體驗勞動樂趣 拓 展 部分 說一說感受,勞動給你帶來了什么? 觀看理發師工作視頻,和顧客漂亮的發型。 認真觀看,回答問題條例清晰。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變成魔法理發師,用聲音創造了梳子的沙沙聲(搖沙錘)、剪刀的咔嚓聲(拍響板)、電吹風的呼呼聲(甩絲巾)等等。相信同學們從游戲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希望同學們今后都能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板書設計 《學做小小理發師》 小小梳子梳起來。(沙) 2/4 XX X I X-II 2.小小剪子剪起來。(嚓) 2/4 XX XX IXX XII 3.電推刀推起來。(吱) 2/4 X-IX-II 4.快把頭發洗起來。(嘩) 2/4 X X I X XII 5.電吹風吹起來。(呼) 2/4 X X I X-II 6.我把鏡子照一照,哇! 你的手藝真正好!作業設計 和家人一起表演小小理發師。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