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一道德與法治2024年秋學期期末學期調查參考答案1-20 ADCAC CCAAD DCCCC DAAAB(1)情境一:選擇不去,并進行規勸或告訴班主任。原因:交友需要講原則。情境二:選擇跟老師說明情況。原因:我們要珍惜師生情誼,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正確選擇1分,原因1分,共4分)(2)①小蘇應該理解父親的愛和期待,主動與父親交流溝通;②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價,既不盲從也不輕視;③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學會接納與欣賞自己,做更好的自己;④要培養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任意一點1分,共3分)22.第一種選擇:贊同,理由:①在手機使用的問題上,一方面孩子要自律,自覺遵守協議內容,另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則,不沉迷手機,面對問題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也需要我們努力。(2分)②這體現了現代家庭中平等、民主的氛圍。(2分)③用簽訂親子協議的形式可以更好的化解手機問題帶來的矛盾和沖突,有利于建立良好關系,有利于家庭和睦。(2分)④我們與家人要相互理解、包容,共建和諧氛圍,讓家更美好。(2分)第二種選擇:不贊同,理由:①在手機問題上,父母需要為子女做出榜樣,孩子也需要自律,協議體現了父母與子女平等的地位,有利于和諧親子關系。(2分)②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家長也可能需要用手機查找信息,家長也可能有工作上的需要。所以還是需要有彈性的規定,例如孩子如查詢信息,家長工作需要等,需要盡快使用,且不得做與之無關的其他事情等。(4分)③我們與家人要互相信任、體諒和包容,增進理解,共建和諧氛圍,讓家更美好。(2分)(觀點任選其一,理由要充分)23.(1)①愛護身體,應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②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每點2分,共4分)(2)①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我們樹立人生目標的必要前提。②樹立人生目標,應當從自身實際出發。③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結合。④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人類的福祉相統一。(任意一點2分,至少三點,共5分)(3)①意識方面:增強防災避險應急意識,認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主動學習應急知識;②能力方面:掌握自救互救技能,通過模擬演練和實際操作,提高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③規則方面:嚴格遵守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不做可能危害自己或他人安全的事。(每點2分,共6分)泰州市民興中英文學校2024年秋學期七年級期末學期調查道德與法治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50分)注意:所有答案必須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第Ⅰ卷 共20分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20分)1.如圖是某同學的初中生活剪影,由此我們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A.中學生活為發展提供了多種機會 B.中學生活能夠成就我們一切夢想C.中學生活中知識的學習可有可無 D.中學生活能塑造一個完美的“我”2.心理學中通常使用冰山模型進行自我認知(如下圖),將人的個體素質和能力劃分為冰山以上部分和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下部分是難以測量的部分,不易因外界影響而改變,卻起著關鍵作用。冰山模型說明( )①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②全面認識自己應該拒絕接納他人的評價③完善自我不需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提升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七年級學生小波說自己長大了想當一名警察;小美說長大后想幫家人建更大、更好的蔬菜大棚;小文說想擁有精彩人生,想周游世界,想做環保志愿者……對此,你的認識有( )①夢想是種臆想,可望而不可即 ②編織人生夢想,有夢就有希望③夢想沒有實現,努力就無意義 ④少年的夢想,與個人志向緊密相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關于學習的名言對我們的啟示正確的有( )序號 名言 啟示① 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 學習并不局限在學校②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樂趣④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要與同伴互幫互助、合作學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在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中,中華傳統道德中的家風文化思想極其豐富,形成了以立身處世、睦親齊家、治學勵志為主要內容的家訓箴言和門風規約。對于家風文化,我們要( )①全部吸收傳統家訓家風,為我所用 ②弘揚中華家文化,促進家庭建設③從愛家升華到愛國,培養家國情懷 ④了解即可,因其不適合現代家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課間活動時,同學們談論起自己的老師:語文老師知識淵博,見解獨到;數學老師治學嚴謹,不茍言笑;道德與法治教師善解人意……面對風格不同的老師,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承認老師的差別,主動和他們交往 ②只和自己喜歡的老師相處,尊重老師③多角度了解老師,發現老師的優點 ④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用意,聽從老師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只有心靈相通的人,才有共鳴看人世間的潮起潮落;只有靈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內心深藏的美麗?!边@句話說明( )A.友誼總是親密無間的 B.友誼決定了人生的方向C.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D.友誼是一種奇怪的交往8.下面是小明學校生活中的部分場景,對于下列內容,最適合作為標題的是( )場景一:小紅對解不出化學題的小明說:“我可以教你!”場景二:小明對在比賽中獲獎的小強說:“你真了不起!”A.關心支持他人,用心呵護友誼 B.重視他人評價,學會自我欣賞C.積極參與競爭,實現共同進步 D.注重團隊合作,共同努力進步9.性格內向的元元擔任班級板報主編后,征稿、編輯、版面設計.…忙得不亦樂乎。為了編好板報,他主動與同學交流合作,感覺自己比以前開朗了許多,生活也更加充實。由此我們體會到集體生活有助于( )①培養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②完善自我,提升能力和健康成長 ③展示自我,滿足虛榮心 ④實現全部的人生價值和理想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 年 12 月 17 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圓滿完成出艙活動,這背后是中國航天團隊的共同努力,不僅有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各司其職和密切合作,更有眾多科研機構、基地、地面人員的通力協作。這說明美好集體要( )A.共同制定規則,保持團體穩定 B.圍繞共同目標,建立競爭機制C.發揮自身才能,堅持個人主義 D.凝聚共同愿景,善于合作分工11.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标翱思艺f:“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边@啟示我們要( )A.懂得生命的短暫,珍惜生命的美好 B.延長生命的時間,探索生命的永恒C.直面生命的脆弱,增強生命的韌性 D.感悟生命的寶貴,追求生命的價值12.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泰州市各中小學校積極組織開展“國旗下講話”“愛國主義征文比賽”“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 )A.體現了學校重視物質生活 B.旨在引導我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C.有利于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D.表明只有滋養心靈才是守護生命13.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故,如果我們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下列應對方法正確的是( )A.放學路上遇到暴雨,快速跑到大樹下躲避B.聞到室內有強烈的煤氣味時,就地立即打電話請專業人士來檢修C.發生火災時,可用濕的毛巾、口罩捂住口鼻,按疏散指示逃離火場D.油鍋高溫起火時,立即用潑水的方式滅火14.2024年11月30日,臨沂交警直屬某中隊接到指揮室指令稱:一男子呼吸困難,急需到臨沂市人民醫院北城新區醫院救治。情況緊急,執勤交警立即駕駛警車,拉響警笛在前開道,求助車輛緊跟其后,以最快的速度順利通過了一個個路口,7分鐘左右,患者被安全送到醫院。下列可用于這條新聞的標題是( )A.珍愛生命,提高自救能力 B.增強安全意識,快樂成長C.為生命讓出一條綠色通道 D.防微杜漸,避免不法侵害15.青少年要從小學習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為實現人生目標樹立一座燈塔。下列古語與材料主旨無關的是( )A.志不強者智不達 B.有志者事竟成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功崇惟志,業廣惟勤16.下列詩句中可以提醒我們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困境的有( )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②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③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7.“如果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么辦 ”“應該向山頂走?!薄盀槭裁茨?”“往山頂走,暴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向山下跑,看起來風雨小一些,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這段登山者與專家的對話給你的啟示是( )A.順境與逆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B.只要有足夠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C.逆境本身是好事,它能使人變得更堅強 D.堅強的意志不需要后天不斷磨礪18.電影《我本是高山》講述了張桂梅校長引領大山深處的女孩們熱烈生長、打破命運牢籠的動人故事。張校長的事跡讓我們感受到( )A.生命可以從平凡中閃耀偉大 B.人生的價值在于獲得更多的榮譽C.偉大在于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 D.為自己而活的生命才是最值得的19.勞動模范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成績卓著的勞動者。他們扎根生產和研發一線,有的在高水平科技前沿陣地勇攀高峰,有的積極承擔“急、難、險、重”攻關任務,有的通過技術創新大幅降低生產線工位工時……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這些勞動模范們( )①應當得到社會的尊重和積極評價 ②在勞動中創造了人生價值③都通過腦力勞動為國家作出貢獻 ④通過勞動取得了財富名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就“什么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和價值的”進行學習和深度思考。下列詩句體現生命真正意義的有( )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第Ⅱ卷 共30分二、簡析題(要求對問題作簡要分析與說明。2題,共15分)21.【學會思考 勇于擔當】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會面臨許多選擇。我們在選擇中學會了思考,懂得了擔當,不斷成長。生活情境 我的選擇 選擇理由情境一 我的好朋友小川和隔壁班的小剛鬧矛盾,約我一起去教訓小剛,并說好朋友應該為對方做任何事情,如果我不去,就不跟我做朋友了。我去還是不去?情境二 上課時,同桌開小差弄出聲響影響老師上課。老師誤以為是我,把我批評了一頓,同桌又不愿意澄清。課后,我非常生氣,想跟老師說明情況,又想和老師賭氣不再聽他的課。(1)根據以上述兩個情境,分別做出你的選擇,并闡明做出選擇的原因。(4分)【直面煩惱 擁抱青春】小蘇分享了她的煩惱:爸爸其實很愛我,我也很愛爸爸,但是進入初中以來,我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爸爸對此很惱火。他總是說我笨,沒有小時候聰明,說我不夠努力,每天花了很多時間也沒有看到成績進步……我現在越來越自卑了,覺得自己哪里都不好。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勁?真的好難受。(2)根據材料,運用所學,幫助小蘇走出困境 (3分)22.【當“機”立斷 “掌”握未來】新學期開始,某中學400余名學生簽署了一份《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 甲方(孩子):不得在周一到周五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周末使用不超過1小時。 乙方(家長):以身作則,不沉迷于手機,不得在甲方學習時看手機。 這份協議讓家長和孩子共同簽訂,二者是地位平等的甲方和乙方,形成相互監督的機制。你贊同這樣的協議嗎?運用所學,說明理由。(8分)三、實踐探究題(要求緊密結合材料,聯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15分)23.為增進同學們對生命的感悟,某校七年級(1)班開展以“生命的思考”為議題的探究式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議題一 :從健康生活中提高生命質量(1)運用所學,上述兩幅漫畫給你的啟示分別是什么?(4分)議題二 :從人物事跡中感受生命意義對于曾目睹家國被毀、立志科研報國的俞鴻儒來說,為國家做事的每分每秒,都彌足珍貴。1953年,俞鴻儒畢業時在“決心書”中寫道:“堅決服從祖國分配,用您(母校)教育的科學技術知識,終身不懈地建設偉大的祖國?!睗撔难芯匡L洞技術50多年,俞鴻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承諾。(2)運用所學,談談俞鴻儒的事跡對你樹立人生目標有哪些借鑒?(5分)議題三:從實踐演練中增強生命韌性學校舉行防踩踏演練,七年級(1)班開展了經驗分享活動,以下是小蘭同學的分享:在防踩踏演練中,我不慎跌倒擦傷流血,小妍第一時間取來消毒液為我的擦傷部位消毒,并用干凈的紗布包住傷口,還協助老師將我送到了校醫院進一步處理。我要為小妍點贊!(3)分享結束后,班長結合小蘭同學的分享,向全校發出了如下倡議,請你將下述倡議書補充完整。(6分)倡議書 為牢固樹立生命至上理念,提高防災避險應急能力,特發出以下倡議: ①意識方面: ; ②技能方面: ; ③規則方面: 。 七年級(1)班全體學生 2024年××月××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秋學期七年級期末學期調查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道法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