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修訂統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學習任務單【單元學習任務】核心任務 課型安排 學習任務 課時安排學校開展“榜樣的力量”系列活動,一是“我心中的榜樣”——榜樣人物展廊;一是“我身邊的榜樣”——榜樣人物展評。 單元導讀課 任務一:讀導語,明任務任務二:讀課文,掃障礙任務三:談感受,互交流 1課時單篇精讀課 任務一:《孫權勸學》精讀任務二:《鄧稼先》精讀任務三:《說和做》精讀 6課時整合聯讀課 任務一:討論交流,走近人物任務二:對比閱讀,整合探究任務三:人物展廊,心中榜樣 2課時讀寫共生課 任務一: 看漫畫,辨特征任務二: 找特點,繪肖像任務三:選事件,顯精神任務四:成文章,塑形象 2課時單元小結課 任務一:自我評價任務二:總結提升 1課時第一課時 單元導讀【學習目標】1.會寫重點字詞,積累重點詞語重點語句的意思,能靈活運用。2.初步了解課文人物事跡和精神風貌。【課前預學】1.熟讀本單元的課文。2.掌握本單元的詞語。【課中探究】任務一:讀導語,明任務學習本單元,要精讀課文,把握人物的主要特點,感受他們的非凡氣質,喚起我們對理想的憧憬與追求。要在通覽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義和表達的妙處;還要通過細節描寫,并結合人物生平及其所處時代,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任務二:讀課文,掃障礙閱讀《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列夫·托爾斯泰》《孫權勸學》四篇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注意記錄閱讀時的問題,并在后續的學習中解決這些問題。完成誦讀任務學習單。誦讀任務學習單課文 問題記錄 方法建議《鄧稼先》 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說和做》《列夫·托爾斯泰》《孫權勸學》任務三:談感受,互交流1.學生再次閱讀本單元的四篇課文,初步了解人物事跡和精神風貌。2.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分享對杰出人物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1.通過各種方式,收集文章人物(作者、主人公)的相關資料。2.熟讀課文。第二課時 《孫權勸學》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學習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文章大意。2.分析人物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3.理解文章的重點實詞、語氣詞及稱謂語的含義。【課中探究】任務一:通讀課文,了解故事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斷句和人物語氣語調。初,權謂呂蒙曰:“卿( )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 )欲卿治經為( )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 )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 )蒙母,結友而別。活動1:初讀·正音(1)自學:學生自學文言正音小貼士,然后在括號內給加點字拼音。活動2:再讀·斷句(1)自學:聽讀課文,用鉛筆在文中畫出朗讀節奏:(2)互學:小組成員訂正統一劃節奏的答案。(3)展學:抽一個小組代表在黑板上把節奏劃給全班同學看,其他小組糾錯。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活動3:互讀·悟情(1)互學:小組成員互讀,要求:揣摩語氣詞表達的語氣,讀出情感。(提示:邪、耳、乎)(2)展學:小組選代表朗讀。任務二:譯讀課文,理清情節學習文言翻譯五字法,翻譯全文,理清故事情節。活動1:學習文言五字翻譯法(1)自學:學生圈點勾畫自學五字翻譯法。翻譯五字法1.留:國號.年號.地名.人名.官名.書名等可保留不翻譯。2.調:調整倒裝句的句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3.換:用現代漢語替換古文詞。4.補:補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內容。5.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2)展學:抽學生將自學心得講給大家聽。活動2:翻譯課文活動3:內容概括(1)展學:用簡短的語言將這個故事復述一下。復述要求包含一下信息:① 把文章分成三個部分。② 用一句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朗讀課文并嘗試背誦全文。第三課時 《孫權勸學》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分析人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2.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課中探究】任務一:深入閱讀,探討“勸”面對不愛學習的呂蒙,孫權是如何勸說的呢?活動1:請大家先認真思考以下問題。問題1:找出孫權“勸學”的具體語句,想象孫權當時的神態、語氣等。仿照示例回答。示例:孫權面色嚴肅,堅決地說:“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理由是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又寄予厚望。問題2:孫權是怎樣說服呂蒙的?(溫馨提示:用首先,其次,接著,最后等詞語串連)問題3:勸說需要語言的藝術,對比以下幾組對話,你覺得哪個句子更好,并說明理由。第一組A:“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B:“卿今當涂掌事,必須學!”答案:第二組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B:“但當涉獵,見往事。”答案:問題4:從中可見孫權是一個 的領導者。任務二:發揮想象,思考“學”當初不愛學習的呂蒙,經過孫權的勸誡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活動1:找出呂蒙的三次態度變化的句子,發揮想象,補充呂蒙的心理狀態。(用“___________(原文),呂蒙心想___________。此時他對學習的態度是___________”的格式回答)活動2:寫呂蒙“學”的內容僅有“蒙乃始就學”;而學有所成則是通過與魯肅的對話表現出來的,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而非要通過第三者魯肅表現出呂蒙的進步呢?活動3:呂蒙的變化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課外比較閱讀《傷仲永》,體會后天學習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第四課時 《鄧稼先》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梳理文章重要信息,了解鄧稼先的主要事跡。2.理解文中關鍵語句或段落的含義,體會其語言表達方面的特色及效果。【課中探究】任務一:初識鄧稼先1.學生速讀第二部分,篩選主要信息并填寫“人物檔案卡”。人物檔案卡姓名 生卒年月 籍貫學歷 工作單位 職務個人簡歷2.請同學們觀察鄧稼先個人簡歷中的時間和事件,想想其中哪些頗不尋常,引起了你的注意,說一說引起你關注的原因。任務二:走近鄧稼先:在特定場景中感受人物1.在文章的第五部分,作者通過想象還原了鄧稼先的研究場景,你能從中感受到鄧稼先怎樣的特點 請圈畫出給你印象最深的語句,并做好批注。品讀語句一: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結合上下文,你認為鄧稼先在沙漠中埋葬去世的同事時,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品讀語句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聯系上下文,你認為彼時鄧稼先的手有沒有顫抖呢 品讀語句三: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聯系上下文,你覺得鄧稼先這一句“我不能走”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熟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1.兩彈是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研制成功的 2.兩彈的成功爆炸,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意味著什么 第五課時 《鄧稼先》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理解文中關鍵語句或段落的含義,體會其語言表達方面的特色及效果。2.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理解鄧稼先的成就和襟懷。【課中探究】任務一:走近鄧稼先:從作者評價中認識人物1.在寫人敘事類文章中,作者通常會對人物進行評價,以凸顯人物的貢獻或精神品質。請同學們閱讀文章第三部分,勾畫出作者的評價性語句。2.在這些評價性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多次使用了程度副詞來表達對鄧稼先的高度贊揚,如“最”“絕對”等。我們知道科學研究要求嚴謹,科學家的語言表述都力求精準。你認為作者這樣表達準確嗎 (1)品讀句中的程度副詞“最不要”: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2)品讀句中的程度副詞“絕對”: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3)品讀句中的程度副詞“最高”: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任務二:走近鄧稼先:于歷史縱深中理解人物1.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其言行會或深或淺地打上時代烙印。將人物放在歷史的時間軸上進行觀察,我們對人物的認識、理解會更為深透。接下來,我們就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在川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去探尋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根源。從這個部分中,你能找到鄧稼先甘愿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核武器研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原因嗎 2.這一部分前后除了內容有反差之外,構段方式也很不一樣。接下來,我們通過朗讀來加以體會。我們分成兩個大組來朗讀以下兩個片段,并注意比較:哪一種形式更有利于傳達作者的情感態度 為什么 原文:一百年以前,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只舉1898年為例: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租借”99年。俄國強占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英國強占山東威海衛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代。改文:一百年以前,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只舉1898年為例: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租借”99年。俄國強占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英國強占山東威海衛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代。任務三:致敬鄧稼先同學們,假如國家要表彰一批為共和國作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物,你最想授予鄧稼先什么稱號 你將如何撰寫他的頒獎詞 請根據課文內容,寫下你的感想,100字左右。提示:寫頒獎詞,需要將獲獎對象的事跡、精神和評價三者有機結合,盡量言簡意賅、表述優美。【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作者評價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你能再舉出幾個像他這樣的“中國的兒子”嗎?搜集他們的資料或者閱讀他們的傳記。 第六課時 《說和做》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梳理文章內容,學習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2.賞析細節描寫,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課中探究】任務一:標題切入,梳理思路1.同學們觀察本文的標題,可以發現這篇文章的標題比較特殊,用了主標題加副標題的形式。這個組合式標題告訴了我們關于文章的哪些主要信息呢 2.結合主標題和副標題,我們知道文章寫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請同學們瀏覽文章,勾畫出文章開頭、中間和結尾處直接點明先生“說”和“做”的特點的語句,并據此梳理文章層次。3.副標題提示了本文寫的是聞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具體來說,文章寫到了哪些言行片段呢 請同學們速讀文章,勾畫出相關信息,并從“學者”和“革命家”兩個方面分別加以概括。任務二:比讀聯讀,探知形象1.比較閱讀師引導:文章第9自然段寫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的“說”和“做”迥乎不同于作為學者的一面,而且一反既往。比較閱讀文章的兩個部分,找一找兩種身份下的聞一多在“說”和“做”方面有哪些具體的不同 2.關聯閱讀師引導:兩種身份之下的“說”和“做”為什么會產生這些不同 彼此之間有無關聯呢 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內容,聯讀時代背景資料,在小組中交流看法。聯讀資料卡聞一多及其所處時代1930—1932年,聞一多在青島大學任教,繼續從1928年就開始的古代典籍研究。1932年秋—1937年,聞一多在清華大學任教。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聞一多前往西南聯大任教。1943年,目睹國民黨政府的腐敗,聞一多憤然而起,積極投身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樸追悼大會上,聞一多慷慨激昂地發表了最后一次演講,怒斥國民黨特務。散會后,在返家途中,先生突遭國民黨特務伏擊,身中十余彈,不幸遇難。【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細讀課文,品味文章語言。第七課時 《說和做》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賞析細節描寫,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2.品味詩意語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課中探究】任務一:研讀語言,體味詩意聞一多先生是著名詩人,本文的作者臧克家也是一位詩人。臧克家用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對亦師亦友的聞一多先生的高度贊揚,讀來情真意切,意蘊豐贍。接下來,我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本文的詩意語言進行研讀。研讀目標:品味文章語言的詩意。研讀路徑:關注文中的細節描寫,成語、四字詞和對句的運用,多義詞的使用,飽含情感的敘述、描寫和議論等。研讀成果匯報:以“我從文中‘ ’(字、詞、句、段均可)品味到語言的詩意,這個字(詞、句、段)的詩意體現在 ”的句式進行班級匯報。任務二:組裝成詩,深悟精神學習了本文,相信同學們已被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和人格魅力深深震撼。下面,我們嘗試用詩的形式,寫下對聞一多先生的頌歌。寫作要求:選取課文中的句子進行組合,自創詩句不超過全詩的五分之一;詩歌主題鮮明;字數不少于10行,題目自擬。【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1.聞一多先生也是一位卓越的詩人,推薦同學們課外閱讀他的《太陽吟》《死水》《靜夜》等詩作,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2.搜集有關托爾斯泰的資料。第八——九課時 整合聯讀【學習目標】1.在學習課文運用夸張和比喻描寫托爾斯泰形貌的手法,感悟作者對托爾斯泰的贊美和崇敬之情2.通過整合閱讀,體會杰出人物的豐富精神世界,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3.小組合作,能完成杰出人物展廊的設計和布置。【課中探究】任務一:討論交流,走近人物1.學生默讀前五段,找出文中描寫托爾斯泰外貌的句字,體會其作用。小貼士:夸張夸張是在描寫人或事物時,故意言過其實,盡量做擴大或縮小的描述。這種夸張的描寫,能把人或事物表現得生動形象,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2.學生默讀后四段,勾畫出描寫托爾斯泰非同尋常的眼睛的句子,進而感受托爾斯泰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人格。例如:(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 (3)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3.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 任務二:對比閱讀,整合探究整合閱讀《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列夫·托爾斯泰》《孫權勸學》四篇課文,完成下面表格。題目 寫法 人物品格 題材 人物《鄧稼先》 宏大敘事 同學朋友《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言行高標 老師《孫權勸學》 日常敘事《列夫·托爾斯泰》 同行任務三:人物展廊,心中榜樣學校開展“榜樣的力量”系列活動,計劃在教學樓設置一條“我心中的榜樣”——杰出榜樣人物展廊,需要給每個人物準備一張圖片和一段不超過百字的介紹。選定本單元的一位人物,以課文為基礎,搜集相關資料,豐富對人物的認識,然后為他配一段介紹文字。可以是總結概括式的介紹,也可以截取人物的一段有代表性的話或他人的一段評價。【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繼續完善杰出人物卡片制作,布置“我心中的榜樣”——杰出榜樣人物展廊。第十——十一課時 讀寫共生課【學習目標】1.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2.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刻畫人物,寫出人物的特點。3.能夠抓住細節,用一兩句話塑造出人物的個性、凸顯人物的精神。【課中探究】任務一:看漫畫,辨特征1.出示教材中魯迅與愛因斯坦的漫畫,請學生辨認人物。2.出示與漫畫對應的人物照片,說說漫畫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任務二:找特點,繪肖像描寫一語本來是從繪畫上來的。寫作的人把文字作為色彩,使用著繪畫的手法,記敘他所選定的事物,使它逼真,使它傳神。這就是寫作上的描寫。——夏丐尊、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1.名作欣賞寫人,首先要描繪人的肖像。人的外貌各具特點,在描繪人物肖像之前,要仔細觀察,找出你所描寫的對象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出示片段:他的面孔是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原是瓦片頭,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阿累《一面》)讓同學們猜測,作者這“一面”見到的是誰 你為什么覺得寫的是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也是寫人物的高手。出示魯迅先生描寫壽鏡吾老先生和藤野先生的片段。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藤野先生》) 2.寫作任務引導。寫作任務:“尋找身邊的‘榜樣’線上征集活動”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是把忠誠和信念落實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落實到每一次選擇、每一次堅守中,猶如面面旗幟、盞盞明燈,凝聚起堅守正道、堅毅前行的強大力量。為進一步在青少年學生中彰顯榜樣力量,弘揚正能量,學校發起在全校“尋找身邊的榜樣”活動。征稿要求:稿件必須為原創,事跡真實感人,人物形象鮮明,人物精神突出,文字流暢,結構完整,字數不少于500字。你想把誰作為你的榜樣 請定一個人物,找出這個人物的特點,根據表格完成片段練習。人物對象主要特征選擇內容(打“ √ ”) 眼 睛 ( ) 鼻 子 ( ) 臉 型 ( )嘴 ( ) 頭 發 ( ) 耳 朵 ( )衣 著 ( ) 體 型 ( ) 身 份 ( )其他( )方法提示 ①簡筆勾勒;②運用恰當的修辭;③局部特征放大。主要特征包括氣質、品格、個性等。3.寫作評價與修改。在不透露姓名的情況下,展示部分學生的肖像描寫片段,請其他學生猜描寫的對象。討論描寫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與選擇的人物特征是否吻合,并提出修改意見。根據討論交流后的意見和建議,學生修改肖像描寫的片段。任務三:選事件,顯精神1.要把人寫“活”,就要把人放到具體事件、真實場景中去。魯迅先生寫壽鏡吾老先生時,把老先生放到哪些具體事件和真實場景中寫的 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笪重光《畫笙》塑造一個人物,要懂得發掘人物的復雜性,并通過一系列事情來展示它。——斯坦利·納爾遜 2.一個人的具體言行都會凸顯出他的精神。在具體事件中,我們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他們的性格;并讓人物在具體事件中行動起來,向讀者展示人物最真實的一面。示例一: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示例二:①“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②“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③“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④“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示例三:①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②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3.根據選擇的人物及其主要特征,挑選典型事例,擬簡要的寫作思維提綱。確定選取人物聚焦外在特征聚焦人物精神精選典型事例 一種精神一個事例一種精神多個事例多種精神多個事例確定語言風格任務四:成文章,塑形象1.寫作練習。根據寫作任務,自擬題目,完善課堂寫作練習中的內容,不少于500字。2.寫作評價。寫完后,學生按評價表給自己的作文評分,然后小組交流評價。寫人記事文章評價量表評價項目 評價指標 評價自評 他評立意(20) ⊙格調健康,立意正確(10)⊙情感真摯,角度新穎(10)選材(25) ⊙材料真實典型,能夠有效凸顯人物性格品質(10)⊙材料豐富多樣,能夠從不同角度體現人物特點(10)⊙材料安排詳略得當,有利于突出中心(5)寫法(25) ⊙人物特點突出,精神氣質鮮明(10)⊙敘事有序,描寫生動,重點突出(5)⊙能夠圍繞人物特點,從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等展開描寫(5)⊙運用細節描寫,效果較好(5)結構(15) ⊙恰當運用標志順序的詞語,文章順序安排合理(5)⊙結構完整,首尾呼應(5)⊙分段得宜,段內、段間聯系緊密,過渡流暢(5)語言表達(15) ⊙無錯別字,無病句(5)⊙表達流暢,文從字順(5)⊙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晰,恰當運用修辭手法,富有 表現力和感染力(5)描述性評價【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根據同學的評價和建議,修改完善作文,完成“尋找身邊的榜樣”線上征集活動投稿。第十二課時 單元小結【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回顧,能夠準確評價自己。2.通過班級討論,對單元知識能夠形成結構化。【課中探究】任務一:自我評價單元學習自我評價表內容 完成情況能快速準確獲取文本信息,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義和表達的妙處。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能結合人物生平及其所處時代,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能通過閱讀和分析文本,大膽質疑、分析和評價。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能自信、大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做到清楚、連貫、簡潔。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能和同學合作完成杰出人物展廊布置和較好地寫出身邊的榜樣。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任務二:總結提升1.本單元課文的選材組材特點: 2.本單元課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1.用表格、導圖等方式,從基礎知識、讀寫方法、文章結構等方面整理本單元內容、主旨、寫法等學習所得,并選擇重點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制單元思維導圖。2.閱讀推薦:《復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