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8張PPT)第十一章極地地區第二節 巴西南極、北極地區是地球上兩個特殊的地區。這里人跡罕至,具有無窮的魅力,也藏著許多的秘密。在本章,我們學習極地地區的內容冰雪覆蓋的地區這可能是極地地區留給人們的印象極地地區南極地區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南極洲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先找南極半島按順時針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極大陸是南極地區的主體覆蓋著2000多米厚的冰層有“冰雪高原”之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大陸附近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是南極大陸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是南極地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南極地區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低于-25℃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形成原因a.緯度高,接受太陽輻射少;冰層反射強烈;西風漂流和中緯西風帶阻礙了南極地區與低緯地區的熱量交換;地勢高,所以氣溫低。b.酷寒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常年在高壓控制下,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約50毫米,氣候干燥,被稱為“白色荒漠”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有“風庫”之稱北極地區北極地區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和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先找格陵蘭島北美洲亞洲歐洲北極地區的主體是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終年冰封北極地區沒有南極地區那么寒冷年平均氣溫為-10℃左右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大得多一般年降水量為100-250毫米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大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風速為 10米/秒為什么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冷得多同是極地地區,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寒冷程度顯然不在一個水平上。為什么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冷得多 從海陸分布看,南極地區主體是一片大陸,北極地區近的面積是海洋。從海拔差異看,南極大陸的平均海拔超過2300米,北極地區平均海拔僅與海平面相當。從海水溫度看,南極地區被冰冷的海水環繞,北極地區有從較低緯度流入的溫度較高的海水。冰天雪地的極地地區,生存著獨特的生物。每到暖季(11月到次年3月)成群的企鵝聚集在南極大陸沿海一帶如果說企鵝是南極地區的象征那么最有資格代表北極地區的,當然是北極熊了在嚴寒的氣候條件下,極地地區的生物具備特殊的生存本領。我有流線型的軀體。你看我像不像身穿白襯衫、黑燕尾服的紳士 我經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經退化成游泳的鰭狀肢。為了抵御嚴寒,我皮膚下有厚厚的脂肪保護層。我住在寒冷的北極地區。我的體長有3米多,體重達300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特別不怕冷。比較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可以從緯度位置和范圍、海陸分布、氣候特征等方面,對南極、北極地區進行比較,加深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特殊性的認識。1.說出環繞南極大陸的各大洋名稱、環繞北冰洋的各大洲名稱。南極大陸: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冰洋:亞洲、歐洲、北美洲2.對比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并完成表格。66.5°S以南66.5°N以北陸地海洋酷寒 干燥 大風終年冰封企 鵝北極熊科學考察的寶地南極地區被稱為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最豐富的是煤炭和鐵礦原來南極洲并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從溫帶或者熱帶地區漂移到現在的位置,那時,這片大陸生長著大片的森林,后來形成了煤。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獨特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天然實驗室。利用鉆孔機從冰層鉆取冰芯,可以獲得南極地區過去降水、氣溫等地理信息。20世紀2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先后派出科學考察隊,到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70多個科學考察站。我國南極科學考察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位于南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至今已建立了5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有極晝極夜現象有極晝極夜,距離南極點最近圖11.6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泰山站為什么泰山科考站要設計成架空的碟形造型泰山科考站具有碟形造型和架空設計,遠遠望去像是一個紅色的大飛碟。為什么泰山科考站的造型設計成架空的碟形 設計者解釋,碟形造型視野開闊,能減少風阻,有利于大風通過;主體建筑架空離地,一方面有利于大風吹走下方的積雪,另一方面把主體建筑與冰面隔開,維持站內溫度。北極地區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4。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漁業油氣開采規模逐漸擴大,航運旅游業等悄然興起。人類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也越來越頻繁,規模遠遠超過南極地區。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了科學考察站--黃河站位于北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中國北極黃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是中國依據《斯瓦爾巴條約》1925年締約國地位而建立的首個北極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挪威極地研究所等機構也在這里研究極光,而黃河站的極光研究設備是這里最全的。了解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在極地獨立開展科學考察工作、建立科學考察站,持續進行科學觀測的國家之一。通過了解我國的科學考察站,可以認識極地科學考察的價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1.找出我國的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和秦嶺站。說說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建站都選擇在1-2月的原因。原因:此時南半球為夏季,為南極洲的暖季,且南極地區處于極晝期。2.國際橫穿南極大陸考察隊的我國科學家,對南極科學考察的科學價值有以下形象的比喻。閱讀之后,分組討論南極科學考察的價值。3.在圖上找出我國的黃河站。收集有關資料,簡要說明北極科學考察的價值。2004年中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北極科學考察的意義很大,表現在:監測海冰變化、開采深海可燃冰、考察古環境變遷等。保護極地環境極地地區的生態環境極為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自行恢復。隨著人類不斷深入涉足極地地區不再是一片凈土極地環境問題也日益顯現①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地區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②捕殺野生動物,例如過度捕殺鯨、海豹等極地野生動物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③石油開采和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石油泄漏,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污染。④開展極地旅游,給環境帶來不利影響。保護極地地區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責任,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為此,國際社會制定了《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北極環境保護戰略》等條例,保護人類共有的極地。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認識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科學家一直警告,極地地區的氣候變暖趨勢比中緯度地區更明顯。隨著海冰越來越快地消融,北極熊的家園遭到破壞,北極熊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為保護北極熊的家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以“保護極地,人人有責為主題,舉辦一場演講活動。讀南極地區圖和氣候資料圖,回答1—2題。1.據氣候資料圖分析,符合南極洲氣候特點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是極地氣候的特點,南極洲的氣候特點與丁圖相符合。2.下列術語與南極大陸自然環境特征不相符的是A.“白色荒漠”B.“風庫”C.“冰雪高原”D.“世界屋脊”指的是我國的青藏高原3.下列做法有利于南極可持續發展的是A.加強國際合作,保護南極環境B.為發展經濟,大規模開采礦產資源C.開發建設居民點,鼓勵大量移民D.在南極海域獵殺鯨魚,增加食物資源4.相對于南極地區來說,北極地區A.居住人口較少 B.平均海拔較高C.科學考察站較多 D.氣溫較高1.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長城站 B.昆侖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我國在南極地區已經建成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在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長城站,該站位于南極圈以外,昆侖站、中山站和泰山站都位于東半球。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