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四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6自己做鎮紙 教學設計課題 自己做鎮紙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四年級教材分析 《自己做鎮紙》這一課是嶺南版四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課程的設計旨在結合具體案例介紹古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學習工具——鎮紙,包括它們的形態、色彩、材質、作用功能等知識點為學生提供針對鎮紙物體較為全面的認知,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發現美的意識和能力,進而提升自己對鎮紙設計的創意表達的方式和思考。教材通過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基本的美術創作技能,同時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理解。2022新課標要求 1、能欣賞并發現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工具鎮紙不僅有特色,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器物之一,認識美存在于我們周邊,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2、能夠學會多種方式和簡便的材料,結合基本繪畫技巧完成創意鎮紙設計,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結合多個創意特點和設計靈感完成美術創作,增強個人所得感。3、學會從外觀和材質、功能作用等方面認識鎮紙,并能結合自己對課件中展示的各朝代鎮紙特點進行制作實踐,形成設計意識。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 鎮紙的材質可能是青銅、玉石或陶瓷,每種材料都帶有不同的質感和視覺效果。學習制作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古人對自然材料的尊重和對美的追求,有助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欣賞和評價藝術作品,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審美感知)。2. 學習和制作鎮紙的過程是一個創意實踐的過程。我們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比如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嘗試新的形狀、顏色或功能。通過實驗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這種實踐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也激發了創造力。(藝術表現 創意實踐)3. 通過制作鎮紙,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以及他們對書法和文字的重視。這種文化理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欣賞和傳承傳統文化,并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美術學習始終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文化理解)學情分析 本課程的目標群體為四年級學生,他們大多在10-11歲之間,進一步接觸系統化的美術課程。由于年齡相對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情感表達都處于發展到形成的過渡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美術課程充滿好奇和興趣,但個體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和興趣可能更為突出。重點 欣賞古代著名鎮紙工具作品,加深對鎮紙工具的了解,為自己的設計激發創作靈感。難點 學會結合鎮紙的功能作用進行設計制作。材料準備 教學材料、硬紙張、剪刀、鉛筆、橡皮、膠水或雙面膠、裝飾材料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鎮紙是寫字、畫畫時用來壓紙的重物,是傳統的文房用品。幾塊好看又別致的鎮紙能使你的小書桌增添不少情趣。(出示圖片)觀看視頻。 觀看文字和視頻,初步了解什么是鎮紙。 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小貼士:鎮紙——文房用品文房“小五”鎮紙的材質特點古代鎮紙體積小、分量重,多為金、銀、銅、玉、石瓷、木、竹、水晶等。鎮紙的造型特點古代鎮紙多采用寓意吉祥的動物立體造型,如兔、馬、蟾蜍、瑞獸等一、欣賞·感受(一)歷代有不少鎮紙珍品。這只玉兔形鎮紙,外形簡潔,用簡練的陰刻手法表現結構,晶瑩潤澤,讓人愛不釋手。(出示圖片)兔形玉鎮紙,出自1974年發現的一座南宋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史繩祖是南宋的一位中級官員。這件免形玉鎮紙是史繩祖墓隨葬品之一。問:欣賞完玉兔形鎮紙后,說一說它有什么特點?學生A:宋代的玉雕工藝,崇尚寫實,尤其善于表現動植物的盎然生機。學生B:這件兔形玉鎮紙,玉質溫潤而有光澤,刀法純熟,用遒勁的刻線表現玉免眼、耳、腿、尾的細部特征,充分表現出玉免安逸休閑的神態。二、欣賞 感受(二)可以這樣做:選擇石頭:選擇形狀獨特、大小適中的石頭,確保其表面光滑。清潔石頭:用水和刷子清洗石頭,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雜質,晾干。設計圖案:在紙上設計你想要在石頭上繪制的圖案,可以是簡單的圖形或復雜的圖案。選擇石頭:選擇形狀獨特、大小適中的石頭,確保其表面光滑。清潔石頭:用水和刷子清洗石頭,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雜質,晾干。設計圖案:在紙上設計你想要在石頭上繪制的圖案,可以是簡單的圖形或復雜的圖案。(出示圖片)注意事項使用刀具時要注意安全。在繪制時,注意顏料的干燥時間,避免顏色混合。在處理石頭時,注意避免劃傷手指。三、嘗試·探索問:哪些材料可以做鎮紙 用什么方法(彩繪、粘貼、縫制等)加工能產生獨特的美感 1、哪些材料可以做鎮紙 天然石頭、鵝卵石等。木塊、樹枝、舊家具的木料等。陶瓷碎片、舊碗等。廢舊塑料瓶、瓶蓋等。舊衣物、布片等(需縫制或填充)。(出示圖片)2、用什么方法(彩繪、粘貼、縫制等)加工能產生獨特的美感 彩繪:使用不同顏色的顏料進行繪制,可以創造出豐富的視覺效果。粘貼:將各種材料(如紙片、布料、珠子等)粘貼在鎮紙上,形成拼貼藝術??p制:用布料制作的鎮紙可以通過縫制不同的圖案和形狀,增加立體感。(出示圖片)3、同一塊石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出示圖片)四、藝術欣賞欣賞藝術筆插(出示圖片)五、動動手1、選擇合適的材料,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別致的鎮紙。(出示圖片)2、學生作品欣賞(出示圖片) 學習小貼士。完成鎮紙作品欣賞。完成思考并回答。學習如何制作鎮紙。學習注意事項。完成課堂提問和互動。完成作品欣賞。動手制作鎮紙。 引入本課研究主題。通過介紹作品,初步了解學生對鎮紙的認識,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通過設置提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引出所學知識點內容。引導學生學會用多種方式制作鎮紙,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考察學生的物化能力和增強實踐經驗增強感知美的藝術和自己的勞動成果,增強個人收獲。強調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提問的方式解決鎮紙制作的原材料、方式等問題,讓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培養學生的藝術賞析能力??疾鞂W生對本課知識內容的掌握。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完成p25-26的練習題。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課堂知識課堂評價 請同學們課后利用廢舊物品(如瓶蓋、舊玩具等)制作一個鎮紙,并為其撰寫介紹語,包含特點、設計靈感等內容。 完成課堂評價。 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課堂小結 在本次課堂中,我們不僅認識了文房四寶和鎮紙分別指代什么,還學會了制作好看的鎮紙,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制作的步驟,包括設計、剪裁、粘合和裝飾等,在分享制作過程中學到的技能時,提高了大家的交流和分享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時,鼓勵積極分享創意來源和設計理念,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膽量。 進行課堂小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自己做鎮紙1、欣賞 感受鎮紙的外在特點2、觀察并學習如何制作鎮紙3、進行鎮紙制作實踐練習4、學習知識拓展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看看鎮紙在不同朝代是什么樣子?認識文房四寶毛筆是一種源于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墨水是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于書寫或繪畫。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屬、胡桃殼或種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魚、章魚等水生動物的墨汁。宣紙,產于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宣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不易變色。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 (出示圖片)除了文房四寶,古人還用什么文具 筆架:往往作山峰形,凹處可置筆。筆掛:上布有均勻對稱的小鉤,以利于掛筆用,故此稱筆掛。筆筒:材質較多,瓷、玉、竹均見制作。筆洗:筆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為缽盂形。印泥盒:又稱印臺、印奩,置放印泥。 (出示圖片) 進行課外知識拓展。 拓寬學生知識面。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引導學生從鎮紙的歷史、外在特征、色彩特點、作用等角度進行介紹,增強學生對古代學習工具——鎮紙的全面認識,并在教師引導下欣賞古代出名的鎮紙作品,從而激發設計靈感,完成鎮紙作品設計創作,通過多媒體展示作品,激發學生的繪畫靈感和表達欲望,以及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強化學生多閱讀的好習慣,使學生樂于動手樂于表達。教學反思 優點:通過實際操作,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獨特的鎮紙。不足點:制作過程可能較為耗時,影響課堂進度。同時部分學生可能缺乏合適的材料,影響制作效果。 進行教學反思總結 明確本課教學過程的缺陷,進行教學過程的改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