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訓練題(含答案)選擇題1.自由、平等、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法治的價值追求。琳琳為完成“崇尚法治精神”的手抄報,搜集了以下資料并進行解讀。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平等:我國小學學齡凈入學率接近100%,女童與男童無明顯差距,基本消除義務教育性別差距B.自由:網絡為人們提供了暢所欲言的空間,人們可以在網絡世界中自由地發表意見,不受約束C.公平:我國針對農村貧困人口,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三重制度精準保障,實現應保盡保D.正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2.公園里的向日葵被摳成“小怪臉”;遛狗不牽繩,不履行“鏟屎官”職責;“最美天路”淪為“垃圾滿路”……近年來,類似不文明現象不斷涌現。不少當事人還將自己的行為看作理所當然,稱之為“自由”。對此,你會告訴他們( )①每個人都對自由有無限向往 ②擁有自由能夠增強幸福感 ③沒有約束的自由必然產生混亂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某校八年級(1)班的同學在學習“無法治不自由”時,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下列觀點你贊同的是( )①小婷: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②小欣: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違反法律一定會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③小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④小亮: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一名男子在高鐵列車的衛生間內吸煙,觸發煙霧報警器。該男子除受到警方罰款外,還將在180天內被限制乘坐火車,這說明( )A.法治束縛自由,有法治不自由B.自由是相對的,很難得到保障C.珍視自由,必須學會依法維權D.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5.看漫畫《如此招聘》,對這一做法,正確的態度和理由是( )①不贊同,因為違背了同等情況要同等對待的要求 ②贊同,因為男女有別,就應該堅持做到區別對待 ③不贊同,因為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④贊同,因為這體現了法律之外也要講人情的愿望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下列能反映追求公平正義的有( )①在司法活動中,糾正冤假錯案②在國際交往中,主張各國一律平等③在國際貿易中,奉行霸權主義④在經濟發展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漫畫表明,我國( )A.致力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B.依法保障農民工政治權利C.滿足了農民工的一切需求D.消除了城鄉間的發展差距8.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著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此舉( )①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②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勞動權益 ④體現我國積極踐行平等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中國正義人物”評選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評選出了年度最具正義精神,最有影響力、感召力的“全國十大正義人物”“中國正義人物”,評選有利于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有利于形成公平正義的社會風氣。下列行為不能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的是( )A.明明參加招教考試被擇優錄取B.小王買到了假貨,一氣之下砸了那家商店C.小麗告訴爸爸開車要禮讓行人D.小強向老師反映同桌沒交作業10.路人孫某阻止撞傷兒童的郭某逃離現場,后來,郭某在等“110”時因心臟驟停而死亡。其家屬起訴請求孫某賠償40余萬元。法院審理后認為,孫某的行為是正當之舉,判決孫某不承擔責任。本案的判決( )①鼓勵社會成員守望相助、見義勇為②體現了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監察權③切實維護和保障了司法公平正義④從立法的角度保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弘揚助人為樂、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等核心價值的重要制度設計。此規定 ( )①說明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 ②有利于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 ③有利于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④能徹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1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學習英雄人物,我們青少年學生要做到( )①學習英雄,維護正義,相信邪不勝正 ②做有正義感的人,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正義 ③增強守護正義的勇氣和智慧 ④建立并完善維護社會正義的制度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3.下列觀點最能體現下圖寓意的是( )A.公平正義B.誠信友愛C.安定有序D.充滿活力14.我國建立了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如下崗失業職工基本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等。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正義制度要求我們充分尊重人的各項權利②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了公平正義③有了這些社會保障制度,我們就不用刻苦學習了 ④正義制度是為了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制定的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15.隨著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踏步而來,更為高效、便捷、透明的司法服務成為時代的呼聲,智慧法院在時代的呼喚下應運而生。作為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時代的產物,智慧法院將司法活動置于陽光下,大大減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以及因司法過程不透明而帶來的各種猜忌。智慧法院的誕生( )①完善了司法體系,有利于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②根除了暗箱操作,保障了公民對司法活動的知情權 ③依托了現代科技,為提升司法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④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讓民眾在司法審判中感受公平正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等,情節嚴重,應當負刑事責任。下列建議能夠勸導青少年遠離違法犯罪,珍視自由的是( )①要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 ②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③要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④要遠離違法犯罪,就要回避社會生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7.漫畫《就業之路》告訴我們( )①在現實生活中仍存在不平等現象 ②歧視現象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③面對這些現象,我們個人是無能為力的 ④踐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扎實推進,城鄉、區域教育差距加快縮小;“擇校熱”降溫了、“大班額”瘦身了;困難群體受教育權利得到更好保障……推進教育公平是因為( )①教育發展需要絕對公平 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③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④可以徹底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從公平的內涵來看,下圖漫畫中的做法不符合________的要求。( )A.機會公平B.規則公平C.權利公平D.義務公平20.人們總是渴望公平的陽光普照,但公平的社會不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實現公平( )①就要讓人人擁有相同的權利和機會 ②需要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 ③必須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公平 ④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公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1、觀察下列漫畫,回答問題。 (1)請你為上述兩幅漫畫確定一個主題。(2)圍繞上述主題,請你發表評論。(3)請說說你打算怎樣踐行這種精神。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1)材料一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教材中關于“公平正義”的生動描繪。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材料二 2024年3月31日,浙江臨海市孫安琪和周文杰兩個少年救助落水女童事件被眾多媒體報道。媒體點贊兩個少年:機智反應快、冷靜不怯場、堅定不慌張!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我們應如何向兩位少年學習,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構建正義的大廈?23、活動探究題某校八年級(2)班的同學以“公平正義”為主題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參與。【特征描述】同學們用關鍵詞描述了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的特征,請你來續寫。請你根據描述,分析正義行為的共同點。問卷調查】同學們就表中問題針對中小學生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親歷或身邊發生過校園欺凌事件 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時能夠維權 非正義行為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選擇忍氣吞聲 能夠做到見義勇為、匡扶正義23% 82% 29% 20%上述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美好憧憬】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正義的校園是我們大家所向往和追求的。請展開你的想象,描繪出你心目中正義校園的美好景象。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刑法第四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材料二 我國教育法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1)我國多部法律都有關于平等的規定。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平等的認識。(2)請你列舉為追求平等,我國采取的兩項措施。(3)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人類的美好夢想。請你談談生活中我們怎樣踐行平等。答案1-5BACDB 6-10BADDB 11-15BCACD 16-20DBCBD21、(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②法治社會里,任何公民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①反對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④將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22、(1)此話充分體現了公平正義的價值: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2)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求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23、(1)①正義行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②非正義行為:弄虛作假、恃強凌弱等。(2)在校園生活中還存在著不公平、非正義的現象,大多數同學能夠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一些同學缺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感。(3)①人人自覺遵守校規校紀,校園秩序井然。②師生之間相互尊重,關系融洽。③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④師生權利得到保護,校園中充滿正能量。⑤校園里沒有欺凌和暴力現象,人人都能和諧相處。⑥同學們誠信做人,以誠待人,無考試作弊等現象。⑦校園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等。24、(1)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②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③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④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老人、兒童、孕婦和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高考取消一些加分項目,等等。(3)①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