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二節 巴西(第1課時)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1、對照地圖,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了解巴西人種形成的歷史原因,認識種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2、參觀巴西咖啡種植園,運用巴西地形圖、氣候圖,分析巴西發展農業的條件。明明對巴西非常感興趣,今年暑假,爸爸媽媽決定和他一起到巴西去感受那里的風采。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搜集有關巴西的資料,并且聯系到了當地的中學生卞卡。在卞卡的幫助下,明明制定了他的旅行計劃。行前準備咖啡種植園觀光拜訪卞卡一家參觀飛機制造基地熱帶雨林探險應該選擇哪些衣服呢?如何打包行李?應該攜帶哪些生活用品呢?巴西海陸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全部位于 半球位于南美洲 部東臨 洋西東南大西半球位置南主要位于 和之間是全球 帶面積最大的國家赤道南回歸線熱熱帶赤道南回歸線南溫帶緯度位置拉美第一,全球第五國土面積:851.49萬k㎡行前準備咖啡種植園觀光拜訪卞卡一家參觀飛機制造基地熱帶雨林探險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的血統。巴西有很多像我家這樣的家庭。讀巴西人種構成比例圖,說說巴西人種構成特點。混血種人數量多不同膚色的桑巴軍團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白種人)非洲的黑人奴隸被販賣到這里原住民印第安人——黃種人混血種人通 婚說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響活動1.閱讀圖文資料,說說下列文化現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狂歡節是從歐洲傳到巴西的節日。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舉行隆重的游行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地狂歡。歐洲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有“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之稱。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舉行三天。在巴西各地的狂歡節中,尤以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現在巴西的足球運動水平堪稱世界一流。不論在巴西的街頭還是海灘,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青年在踢足球。英國說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響活動1.閱讀圖文資料,說說下列文化現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巴西人喜歡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戲,非洲的鼓樂、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結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學校,民間還有桑巴舞協會。葡萄牙、非洲說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響活動1.閱讀圖文資料,說說下列文化現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2.你對巴西的多元文化有哪些印象?受以下同學的啟發,談談你的看法。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足球、狂歡節、桑巴舞成為巴西文化的“名片”。行前準備咖啡種植園觀光拜訪卞卡一家參觀飛機制造基地熱帶雨林探險卞卡叔叔家的咖啡種植園咖啡小檔案咖啡是熱帶作物,理想海拔為500-2000米,適宜溫度介于15℃-25℃之間,所需年降水量大,約為1500-2000毫米。同時還要有肥沃的土壤,最適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質的肥沃土壤。以 和 為主,北部為 ,南部為 。平原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地形平坦探究:分析巴西種植熱帶作物的優勢自然條件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原(僅次于南極的冰雪高原)氣候濕熱探究:分析巴西種植熱帶作物的優勢自然條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氣候以 和 為主。亞馬孫平原以 為主,巴西高原以 為主。熱帶草原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20世紀之前,巴西經濟長期依賴農礦產品的生產。巴西出口額位居世界前列的農產品一些農礦產品的出口,給巴西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厚的資金。咖啡甘蔗大豆玉米牛肉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活動1.20世紀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區種植大豆。結合圖10.18,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釋巴西南部適合種植大豆的原因。氣候方面:巴西南部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適合大豆生長。地形方面:巴西南部地形以平原和低緩高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有利于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和田間管理。2.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在大量引進大豆品種的基礎上,研發了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結合圖10.16,說說育種技術對巴西大豆主產區分布的影響。突破種植區域限制:在未研發出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之前,巴西大豆主要集中在南部亞熱帶地區種植。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隨著育種技術的發展,培育出了適應熱帶氣候的大豆品種,使得巴西大豆種植區域向北大幅擴展。原本不適宜種植大豆的熱帶地區,如巴西高原的中西部、北部的亞馬孫平原邊緣等地區,逐漸成為了大豆的主產區。2.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在大量引進大豆品種的基礎上,研發了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結合圖10.16,說說育種技術對巴西大豆主產區分布的影響。擴大種植面積和優化產區布局:育種技術的突破使巴西大豆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形成了多個新的大豆主產區。這些新產區與原有的南部產區相互補充,優化了巴西大豆的產區布局,提高了巴西大豆的整體產量和市場供應能力。3.結合下列資料,說明科技對大豆產量和種植面積的影響。1970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大豆種植面積不足10萬公頃。2020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8%,大豆種植面積超過4000萬公頃。對大豆產量的影響品種改良:通過科技手段培育出高產、抗病蟲害、適應不同環境的大豆品種,提高了大豆的單產水平。種植技術創新:農業科技的發展推動了大豆種植技術的創新,如精準農業技術的應用,包括土壤肥力監測、精準施肥、灌溉管理等,使大豆生長環境得到優化,減少了因養分不足或水分失調等因素導致的產量損失。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和田間管理技術也有效降低了病蟲害對大豆的危害,保障了大豆的產量穩定增長。3.結合下列資料,說明科技對大豆產量和種植面積的影響。1970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大豆種植面積不足10萬公頃。2020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8%,大豆種植面積超過4000萬公頃。對大豆種植面積的影響拓展適宜種植區域:育種技術的進步使巴西能夠在熱帶地區種植大豆,大大拓展了大豆的適宜種植范圍,從而增加了種植面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科技的應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開發程度。在一些傳統農業區,通過采用先進的土壤改良技術和灌溉設施建設,使原本肥力較低或干旱的土地變得適宜大豆種植;同時,機械化種植和收割技術的發展,使得大規模種植大豆成為可能,進一步促進了種植面積的擴大。讀某國人口構成圖,完成1、2題。1.該國及其最顯著的人口特征是( )A.美國,以白種人為主B.日本,黃種人數量多C.巴西,混血種人數量多D.印度,白種人數量最多2.該國文化多元,下列最能體現其文化特色的是( )A.擊鼓、制木雕、編工藝品 B.跳桑巴舞、踢足球、過狂歡節C.穿白色長袍、纏白色頭巾 D.穿和服、吃和食、賞櫻花(2024上·山東淄博·八年級統考期末)讀圖巴西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3.巴西地形特點為( )A.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B.丘陵為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C.山地為主,地勢東南低,西北高D.高原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4.巴西利亞地處熱帶,但四季如春,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 D.海陸因素5.關于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宜人,四季分明 B.有成群的斑馬和駱駝C.北部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小 D.盛產蘋果、梨小秦曾隨父母前往巴西旅游,巴西獨特的文化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6.下列是小秦旅游結束后與同學們的交流,其中有誤的是( )A.巴西首都貝倫的夜景很美B.在巴西我看到了許多混血兒C.許多巴西人喜歡跳桑巴舞D.和巴西孩子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7.在巴西的農業生產中,種植規模大且集中連片分布的有( )①蘋果 ②棗椰樹 ③玉米 ④咖啡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8.巴西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是( )A.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B.氣候炎熱干燥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氣候濕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向中國推介》:魅力巴西.mp4 【人教新版】七下第十章 第二節 《巴西》教學課件(第1課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