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學校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說明: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為選擇題,第II卷為非選擇題。全卷共8頁。考生作答時,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及答題卡交回。2.本試卷滿分60分。答題時間為5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4分)1.在父母的撫育、同班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下,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段材料說明了A.人人都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B.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C.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D.人人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小華同學在朋友圈分享了春節假期點擊參觀山西云上文博會的體驗:陶寺遺址的千年積淀、天龍山佛首的前世今生、榫卯結構的鳥尊積木、精湛的推光漆器技藝、六味齋等中華老字號的香味……在VR、3D、元宇宙建模等新技術的加持下,云上文博會各有特色的展廳讓我大飽眼福,神奇有趣的互動體驗讓人戀戀不舍,這場云端文博盛會帶給我前所未有的視聽享受,山西特有的文化遺產一下子“活”了起來。從中我們能感知到A.網絡科技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B.文化潛移默化影響人的行為方式C.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D.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3.2024年9月29日,劉某(女,33歲)為博取網絡流量,在互聯網散布“西安下雪”的虛假視頻,擾亂公眾視聽,造成惡劣影響。最終被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依法行政拘留。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發布視頻不可任性而為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③違法行為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我國網民素質普遍低下,應加強宣傳教育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這說明①規則是一成不變的,不可隨意修改②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隨著社會發展來制定③新規則的形成需要公民積極建言獻策④規則需要隨實際生活變化不斷完善和調整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5.對下列“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有序號 微行為 微點評① 小明勸說一女士不要插隊,自覺排隊購票 做到了提醒、監督他人遵守規則② 小王酒后主動找了代駕,避免酒駕 說明遵守社會規則需要自律③ 小李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安全施工學習培訓 這是積極改進規則的表現④ 小亮提醒他人要有序上下地鐵 這是在自覺維護社會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案件與違法類別對應一致的是①馬某因在家無聊撥打110謊報警情被公安機關拘留5日——行政違法行為②張某在網上散布謠言損害他人名譽,法院判決被要求張某賠禮道歉——行政違法行為③小王因養的寵物狗經常擾民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處罰——民事違法行為④李某因醉酒駕駛小型普通客車被依法判處拘役二個月——刑事違法行為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下列圖示能正確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導致門頭溝區的眾多房屋被淹沒沖垮,數萬余人受災。防汛部門第一時間啟動24小時應急值守,2200余名值班人員、53支搶修隊伍堅守在防汛應急一線,人民群眾自發購置應急用品捐贈災區,共克時艱。這告訴我們A.承擔責任往往會伴隨著獲得物質回報的權利B.作為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C.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法律規定等D.勇于承擔責任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溫暖9.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小秦想選用一些名言來幫助同學們理解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下列恰當的是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③國雖大,好戰必亡 ④奉法者強則國強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0.2024年4月,人民日報新媒體發起“清明祭英烈家國永念”線上線下互動活動,下面是網友的留言:閱讀以上留言,我們深刻感受到①要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行動中②只有為國家為人民為民族犧牲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才值得被銘記③英烈們將個人生命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讓生命在平凡中閃耀偉大④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有時候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因此,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①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②以軍事、文化、科技、社會安全為保障③以人民安全為依托 ④以國際安全為宗旨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12.勞動課作為一門獨立課程,其“課標”將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健康、農業生產勞作等任務分別貫穿于不同年級段。對于勞動教育,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引導學生從事體力勞動,系逆勢之選。對此,你會作出的回應是①學校按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勞動課程,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②只有在沒有作業的情況下參加勞動實踐,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情趣③義務教育階段重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為我們提升素養、適應社會打下堅實基礎④勞動教育不僅有利于增強生活技能,也有利于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36分)13.情境分析,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果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么做,并說明理由。(12分)情境一 學校組織學生為家庭困難學生進行募捐,小強看見家庭也不算不富裕的小超捐了5元錢,嘲笑說:“就捐5元錢也好意思說是獻愛心,你在打發要飯的呢 ”旁邊的同學哈哈大笑……(1)這時你應該:理由:情境二 一天,我和小蕊不小心把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弄壞了,小蕊對我說:“噓!別聲張,一會兒悄悄還回去就行了!”(2)這時你應該:理由:情境三 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鼓勵我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多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在社會大課堂中歷練和成長。(3)這時你應該:理由: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了增強學生守法用法的意識和依法從事社會活動的能力,八(14)班開展了以“增強法治觀念,爭做守法公民”為主題的普法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模擬庭審】第一組同學邀請區法院的法官組織并指導舉辦了一次模擬庭審。活動后,法官指出了模擬庭審過程中的問題及判決書中的錯誤,并以案說法,警示同學們遠離違法犯罪。判決書(摘選)被告人趙某某在送交快遞過程中,多次竊取他人財物,性質較嚴重。經本庭合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趙某某犯盜竊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款人民幣2000元。(1)請幫助同學們修改判決書中的兩處錯誤。(4分)【防微杜漸】第二組同學研究大量案件發現,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以下問題:說謊欺騙,道德品質差;厭學逃學,文化素質低;不學法不守法,法治意識淡??;沉迷網絡游戲,自制力弱……厭學——逃學——輟學——流失社會——劣跡行為——違法犯罪,幾乎是大多數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的行為軌跡。(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根據同學們的研究結果,談談同為青少年的我們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8分)15.為增強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某校八年級(7)班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國家安全】班主任對全班同學的國家安全意識展開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問題 是 否問題1:你是否同意“國家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94% 6%問題2:你是否了解國家安全的主要內容? 15% 85%問題3:你是否知道全國國家安全機關舉報電話? 45% 55%(1)上述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4分)【維護國家安全】八年級(7)班全體師生向全校同學發出“維護國家安全我們在行動”的倡議。(2)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中學生可以如何維護國家安全。(8分)參考答案1-5、BACBB 6-10、DDDBA 11-12、BC13、⑴這時你應該:制止小強嘲笑同學。 理由: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蛘?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不應嘲笑他人。⑵主動向管理員老師說明情況,并賠償損失。 理由: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蛘?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⑶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理由是:服務社會能夠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或者 可以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親社會行為。14、(1)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②罰款改為罰金。(2)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③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⑤合理利用網絡,避免沉迷網絡。⑥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和品質。15、⑴同學們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存在共識,但不少同學的國家安全知識和能力相對欠缺,國家安全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⑵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安全。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③學習和遵守有關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④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⑤不斷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