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X)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 此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 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上答題,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一、選擇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1.王小杰所在的小區舉辦鄰居節,王小杰準備展示街舞,上臺后他先做自我介紹。你認為下列介紹最為合適的是 ( )A.大家好! 我是王小杰,就住在這個小區里B.大家好! 我是八年級(1)班的王小杰,就住在這里C.大家好! 我叫王小杰,住在某號樓某單元D.大家好! 我是王小杰,我的家在中國河南2.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下列屬于精神滋養的是 ( )A.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B.沉迷于電子游戲C.去飯店品嘗美味佳肴 D.觀看暴力影視作品3.根據以下“行走的思政課”活動路線圖推測,該活動主題應該是 ( )A.走進社會生活,提升綜合素養 B.參與社會實踐,完善社會關系C.感受世界巨變,創造精彩人生 D.關注國家發展,正視發展問題4.網絡平臺舉辦“人文季”“云游敦煌”“節氣里的大美中國”等主題活動。這表明網絡 ( )A.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B.是促進文化發展的唯一途徑C.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D.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5. “閱讀材料——提取信息——表述觀點”是提升學習能力的方式之一。閱讀材料并提取信息,你認為下列觀點表述最合適的是 ( )騎行電動車時,務必“佩戴安全頭盔”;在十字路口,記得“紅燈止步,綠燈通行”;在閱覽室,輕聲細步,遵守借閱規則,共同營造寧靜氛圍。A.文明有禮贏得他人尊重和認可 B.社會秩序就是公共場所秩序C.遵守社會規則,最主要靠他律 D.社會生活有秩序,維護秩序靠規則6.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然而,下列情境中一些人物的言行卻沒有做到尊重他人,這些言行有 ( )①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家庭 ②在比賽場地為運動員加油助威 ③在高鐵車廂內高聲喧嘩④給予發言的同學熱烈的掌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為取得這張“通行證”我們要做到 ( )①樹立誠信意識,信守承諾 ②運用誠信智慧,絕不說謊 ③珍惜誠信記錄,守信為榮 ④不作任何承諾,避免擔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下列圖示關系表達正確的是 ( )9.以下是一則法律案例:被告人張某為追求非法收益,未經版權所有者許可,從深圳等地通過非法途徑低價購得假案例 冒名牌服飾,隨后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的形式對外銷售。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后,以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該案例告訴我們 ( )①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知識產權 ②“直播帶貨”是違法行為,應取締 ③恪守網絡規則,增強底線意識 ④網絡并非法外之地,要尊法守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有 ( )判決書(摘要)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張某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五十萬元。①侵犯著作權都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②被告人張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③有期徒刑和罰金均屬于刑罰中的主刑 ④張某的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8月15 日,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舉辦。發布儀式推出的50名(組)優秀少年兒童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這些新時代好少年 ( )A.認清角色,積極承擔責任 B.奉獻社會耽誤學業,不劃算C.做到了首先對他人負責 D.他們的責任都源于法律規定12.用29歲生命詮釋中國藍盔“立身為旗”的申亮亮;用生命踐行“走在喀喇昆侖,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誓言的肖思遠;在抗洪搶險一線指揮、沖鋒在前,不幸壯烈犧牲的周昆訓……我們銘記這些新時代河南籍的烈士,是因為他們 ( )①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②為河南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③社會責任意識強,勇于擔當④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我國很多古語都蘊含著一些做人的道理。古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體現的主要道理是 ( )A.孝老愛親,態度謙恭 B.老人孩子,一律平等C.換位思考,關愛他人 D.盡己所能,服務社會14.近年來,全軍數百個軍營開放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精彩紛呈的裝備展示、模擬射擊、課目演示等活動深受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少年的歡迎。開展這樣的活動 ( )①能增強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②會造成國家軍事秘密大量泄露 ③有利于青少年維護國家安全 ④將極大增強我國的軍事實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右邊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有 ( )①我國面臨著生態安全問題 ②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③生物之間相互制約 ④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6. “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的周光召,“愿以身許國”的王淦昌,“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的錢三強……這些耳熟能詳的科學家 ( )①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正確評估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③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轉化為實際行動 ④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個人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勞動是成長的必修課,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參加勞動,接受勞動教育的主要目的有 ( )①讓自己成為班上最受歡迎的人 ②理解勞動是財富和幸福的源泉 ③掌握勞動技能、培養勞動習慣 ④確保自己成為全面發展的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36分)18.(6分)朱某向某旅游公司購買門票,并于當日參加“搖擺橋”項目。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該旅游公司工作人員搖晃橋面,致使朱某從橋上摔落受傷,住院13天。于是,朱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該旅游公司賠償醫療費等經濟損失。綜合考慮,人民法院酌定該旅游公司承擔80%的責任,朱某承擔20%的責任。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人民法院的判決結果,請你推斷朱某通過何種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分)(2)上述案例帶給你哪些啟示 (4分)19.(8分)2024年10 月16 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60 周年的日子。 “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當時許多青年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去參加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干就是幾十年。小強認為,過去革命前輩為了國家的強大可以犧牲個人的利益,而新時代的今天就沒有必要了。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知識,請你對小強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8分)20.(10分)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 不可否認,在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新變革,而且創造了人類生活的新空間。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存在著這樣一些現象:在未成年人照片分享、交友信息等頁面,發布誘導不良交友、引流非法網站等信息;惡意編造網絡黑話、低俗流行語;發布視頻謾罵泄憤等網絡暴力行為……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社交平臺上存在的這些現象對未成年人有何危害 (4分)(2)未成年人應當如何對待這些現象 (6分)21.(12分)志愿服務是衡量現代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為了激勵學生們踴躍投身于志愿服務事業,學校團委計劃在寒假期間組織一次“防范詐騙、普及法律知識”的志愿活動,現請你加入。防詐普法宣講團招募方案.一、宣講目的:1.對社區:① 。2.對自身:② 。二、招募對象:七年級至九年級全體學生。三、招募要求:1.個性方面:③2.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防詐法治知識及法治素養。3.價值觀方面:認可志愿者組織、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服務精神、團隊精神。四、宣講方式:1.各班利用班會時間向學生進行宣講。2.④ 。(1)請你將該招募方案補充完整。(8分)(2)在宣傳團招募過程中,有同學認為,參加志愿活動占用時間,影響學習,不愿參加。你會用哪些觀點說服他們 (4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4 分)1-5 AAADD 6-10 BBCCD 11-15 ADCBA 16-17 BC二、非選擇題18. (1)朱某通過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 分)(2)①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②在參與社會活動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識。③旅游公司等經營場所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法院在判決時會根據具體情況,按照法律規定和公平原則,合理劃分責任,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每點 1 分,共 4 分)19. 小強的觀點是錯誤的。(2分)①在過去,“兩彈一星”事業的科技工作者們為了國家利益,放棄優越條件,隱姓埋名、默默奉獻,他們的精神激勵著無數后人。在新時代,國家利益依然高于一切,我們仍然需要傳承和弘揚這種精神。(2 分)②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繁榮昌盛為個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機遇,個人利益的實現也有助于國家的發展。(2 分)③在新時代,我們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國家利益,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應以國家利益為重,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2 分)20. (1)①不良交友、非法網站等信息可能誘導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影響其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長。②惡意編造的網絡黑話、低俗流行語會污染未成年人的網絡文化環境,侵蝕其思想道德觀念,使其價值觀扭曲。③網絡暴力行為會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傷害,導致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甚至可能引發自殺等極端行為。(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和抗誘惑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和不良行為,不瀏覽、不傳播有害內容。②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向家長、老師或相關部門舉報不良現象。③樹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利用網絡學習有益知識,培養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遠離不良網絡環境。④積極倡導文明上網,向身邊的人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共同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每點 2 分,共 6 分)21. (1)一、宣講目的:1. 對社區:①提高社區居民的防詐騙意識和法律素養,幫助居民識別常見詐騙手段,減少詐騙案件發生,維護社區的安全與和諧。2. 對自身:②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深化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三、招募要求:1. 個性方面:③性格開朗、善于溝通交流,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耐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宣講活動中。四、宣講方式:1. 各班利用班會時間向學生進行宣講。2. ④在社區廣場、活動中心等地設置宣傳點,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講座、現場答疑等形式向社區居民進行宣傳。(每點 2 分,共 8 分)(2)①參加志愿活動雖然會占用一定時間,但能讓我們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如溝通技巧、法律實踐知識等,有助于我們全面發展。②通過參與志愿活動,我們能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這對我們的品德修養提升有很大幫助。③合理安排時間,參與志愿活動并不會嚴重影響學習,反而能讓我們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知識的應用,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④在志愿服務中,我們可以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人際關系,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每點 1 分,共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