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五 單 元》 100以內數加與減(一)單元分析單元核心素養分析《100以內數加與減(一)》是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數與運算”中的重要內容?!读x務教育數 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第一學段的‘數與運算’要探索加法和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會整 數加減法;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 能力和推理意識?!北締卧O計了“小兔請客”“采松果”“青蛙吃蟲子”“算一算”“有趣的算式”及“回收 廢品”,包含的內容是10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這些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單元屬于 數與代數范疇,其核心素養指向是數感、運算能力、推理意識以及應用意識。(數感:主要是指對于數與數量、數量關系及運算結果的直觀感悟。本單元將學生已經獲得的“數數”經驗,與數的認識和運算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具體情境體會數的合成與分解,理解數的結構多樣性,發展學生的數感。運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據法則和運算律進行正確運算的能力。本單元通過多種活動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理解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算法,并認識豎式,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減法運算。推理意識:主要是指對邏輯推理過程及其意義的初步感悟。本單元學生可以從一些已有條件和命題出發,找出算式的特點,形成推理意識。應用意識:主要是指有意識地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與規律,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本單元通過創設多個不同情境以供學生思考,每個新知識情境都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數學,使學生既能學習到新知識,又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使學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既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用意 識 。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核心素養)單 元 教 學 目 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際操作活動,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的計 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 過程與素養: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并認識豎式,學會用豎式進行 加減法運算,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3. 情感與品格:在各種活動中,不斷養成仔細觀察、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有條理地表達的良好 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數學的樂趣,感受解決數學問題帶來的成功體驗。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單元板塊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100以內 的不進位 加法和不 退位減法 任務一 小兔請客 (整十數加 減整十數) 問題1 :一共有多少個 果子 請列出算式。 活動1:獨立思考,列出 算式,自由匯報。 目標1:在具體情 境中,感受加法的 實際意義,進一步 復習掌握“求一共 有多少"的問題用 加法解決。問題2:那么 20+30等 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 方法算出得數呢 活動2:數一數,擺小 棒,撥計數器算出結果。 目標2:通過擺小 棒、撥計數器的活 動,鍛煉學生的動 手操作能力,幫助 學生理解算理。問題3:小刺猬背走了 多少個果子 請列出 算式。 活動3:學生觀察圖片, 列出算式。 目標3:通過看圖 列式的過程,復習 “已知總數,求部 分"的問題用減法 解決,培養學生解 決問題的能力。問題4:那么50-40等 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 方法算出得數呢 分組 交流。 活動4:小組討論,集中 展示。 目標4:通過小組 討論的活動,培養 學生的團結協作 能力,幫助學生理 解整十數減整十 數的計算算理。問題5:加、減法算式中 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名 稱,你們知道它們叫什 么嗎 活動5:認真聆聽,認識 各部分名稱。 目標5:通過認一 認的活動,引導學 生認識加法和減 法各部分的名稱。任務二 采 松 果 (兩位數加 減一位數 和整十數) 問題1:松鼠媽媽和小 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 果 請列出算式。 活動1:學生想一想,說 一說。 目標1:通過活動, 培養學生提取信息 和解決問題的能 力,鞏固“求一共有 多少個"用加法解 決的數量關系。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單元板塊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100以內 的不進位 加法和不 退位減法 任務二 采 松 果 (兩位數加 減一位數 和整十數) 問題2:45+3等于多少 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 出得數呢 分組交流。 老師巡視指導。 活動2:小組交流討論, 集體匯報。 目標2:通過小組 討論的活動,培養 學生的團結協作 能力,幫助學生理 解兩位數加一位 數的計算算理。問題3:松鼠媽媽比松 鼠爸爸多采了多少個松 果 請列出算式。 活動3:學生獨立思考, 自由匯報。 目標3:通過活動, 培養學生提取信 息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鞏固求“誰 比誰多多少”的問 題用減法解決。問題4:那么45-30等 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 方法算出得數 分組交 流。師巡視指導。 活動4:小組交流討論, 集體匯報。 目標4:通過小組 討論的活動,培養 學生的團結協作 能力,幫助學生理 解兩位數減整十 數的計算算理。問題5:先說一說下面 算式解決的是什么問 題,再算一算。 活動5:學生想一想,說 一說。 目標5:通過根據 算式提出問題的 活動,培養學生提 取信息的能力,鞏 固 所 學 的 數 量 關系。任務三 青蛙吃蟲 子(兩位數 加減兩位 數的口算) 問題1:大家看看,從兩 只青蛙的交流中,你能 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提 出哪些數學問題 活動1:學生獨立觀察, 自由匯報。 目標1:通過學生 活動,培養學生提 取信息和提出問 題的能力。問題2:要求一共吃了 多少只蟲子,應該怎樣 列式 活動2: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目標2:通過學生 活動,鞏固“求一 共吃了多少"的問 題用加法解決。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單元板塊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100以內 的不進位 加法和不 退位減法 任務三 青蛙吃蟲 子(兩位數 加減兩位 數的口算) 問題3:你能用什么方 法算出得數呢 小組 交流。 活動3:學生分組交流, 集體匯報。 目標3:通過小組 交流的活動,培養 團結協作的意識, 幫助學生理解兩 位數加兩位數的 計算算理。問題4:小青蛙比大青 蛙少吃了多少只蟲子 這個問題怎樣解決 請 列出算式。 活動4:學生獨立思考, 列出算式,自由匯報。 目標4:通過活動, 培養學生提取信息 和解決問題的能 力,鞏固“求誰比誰 多或少多少"的問 題用減法解決。問題5:你能用什么方 法算出65-32的得數 呢 小組交流。 活動5:學生分組交流, 集體匯報。 目標5:通過小組交 流的活動,幫助學生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 數的計算算理。問題6:你能歸納出計 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 應該注意什么嗎 活動6:想一想,自由 匯報。 目標6:在老師的引 導下,幫助學生總結 出兩位數加減兩位 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培養學生的總結 能力。任務四 算一算(算 籌計數) 問題1:上圖表示的是 用算籌計算12+31= 43的過程,你能看懂 嗎 說一說。 活動1:學生觀察課件。 目標1:通過分析 算籌計算的方法, 幫助學生理解豎 式的計算算理。問題2:請同學們觀察 對比,說說你有什么 發現。 活動2:比一比,認一 認,說一說。 目標2:通過對比, 幫助學生加深理 解豎式計算需要 注意什么。問題3:算籌、計數器呈 現了34—22的過程,你 能用豎式表示嗎 說說 你的想法。 活動3:學生獨立觀察, 先列出豎式表示,再說 一說。 目標3:通過呈現 減法的豎式計算, 使學生認識到加 法和減法的豎式 一樣,進一步鞏固 豎式計算需要注 意什么。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單元板塊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100以內 的不進位 加法和不 退位減法 任務五 有趣的算式 問題1:觀察淘氣發現的 有趣的算式,算式有什么 特點 看一看,說一說。 活動1:看一看,想一 想,說一說。 目標1:通過學生 活動,培養學生的 觀察能力和語言 表達能力。問題2:同學們觀察得 真仔細,接下來請大家 想辦法找出和是44的 有趣算式。 活動2:小組合作,想一 想,寫一寫。 目標2:通過小組 合作的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團結協 作的意識和發現 規律、應用規律的 能力。問題3:13+31=44,說 說你是怎樣想到這個算 式的 活動3:獨立思考,組織 語言說一說。 目標3:通過學生 活動,培養學生的 應用規律能力和 語言表達能力。問題4:再觀察寫出來的 22+22=44這道算式,你 們有什么發現 說一說。 活動4:觀察算式,想一 想,匯報發現。 目標4:通過活動培 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和語言表達能力。問題5:接下來請同學 們寫出三道和是99的 有趣算式。 活動5:學生想一想,說 一說。 目標5:通過學生 的活動,培養學生 遷移應用的能力。板塊二 解決實際 問題 任務六 回收廢品 (比多比 少問題) 問題1:觀察圖片,你們 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活動1:觀察圖片,說 一說。 目標1:以教材創 設的環保情境引 入新課,通過說一 說,培養學生獲取 信息的能力,提高 學生的環保意識。問題2:要解決“小佳收 集了多少個塑料瓶”這個 數學問題,需要知道什么 數學信息呢 活動2: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目標2:通過活動, 培養學生分析數 學信息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問題3:同學們想一想, 如果用小棒表示,那么應 該怎樣表示小林和小佳 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請大家先自己動手擺一 擺小棒,再與同伴交流, 最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活動3:學生嘗試用小 棒擺一擺,并與同伴交 流,學生匯報。 目標3:通過學生 擺小棒、同伴交流 等活動,培養學生 的動手操作能力、 團隊協作意識和 語言表達能力。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單元板塊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二 解決實際 問題 任務六 回收廢品 (比多比 少問題) 問題4:大家都明白擺 法了嗎 誰能用算式表 示擺的過程 活動4:學生思考后 匯報。 目標4:通過學生 活動,讓學生明白 “求比一個數多多 少的數是多少”用 加法計算。問題5:如果用畫圓圈 的方式表示小佳收集的 個數,你能畫一畫嗎 并 把 自 己 的 想 法 說 一說。 活動5:學生嘗試畫一 畫,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目標5:引導學生 用畫圓圈的形式 表示,進一步加深 學生對“比一個數 多多少"的數量關 系的理解。問題6:觀察圖形,你們 發現了什么 能用算式 表示出來嗎 活動6:觀察圖形后 匯報。 目標6:通過學生 活動,讓學生進一 步明白“求比一個 數多多少的數是 多 少 " 用 加 法 計算。問題7:問題解決了,我 們可以檢驗算出來的結 果對不對。誰有好的 方法 活動7: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目標7: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檢查的好習慣?!?任務一小兔請客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認識加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等活動,在學生學會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團結協作意識,使學生 獲得成就感,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數量關系以及算法的理解,進一步體會 加減法的意義。教學準備 教材、小棒、練習本、課件。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復習舊知, 檢查學生掌握知 識的情況,為后 面學習新的知識 做準備。 一、激趣導入 學習新課前,先回答下面兩 個有意思的問題。 1.放鞭炮。 2.小動物們應該上哪節車 廂呢 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得 都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 習新內容。 一、參與活動 1.活動一:學生算一算。 預設:6,7,5,5,7。 2.活動二:學生說一說。 預設:通過觀察情境 圖,交流引入新 課,激發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 過學生活動培 養學生提取數學 信息的能力。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圖。 1.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 的好朋友們都紛紛趕來為 她慶祝生日,小動物們已 經早早地來到了草地上, 觀察圖片,小兔子為大家 準備了什么好吃的 2.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數學 信息 二、探究問題 1.活 動 一 :觀察圖片,找尋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預 設 :小兔子為大家準備了果子。 2.活 動 二 :觀察圖片,自由說說。 預設1:每盤10個果子, 一共有5盤果子。 預設2:左邊有2盤果子, 右邊有3盤果子。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分析題 目信息和提出問 題的能力。 在具體情境中, 感受加法的實際 意義,進一步復 習掌握“求一共 有多少”的問題 用加法解決。 通過擺小棒、撥 計數器的活動, 鍛煉學生的動手 操作能力,幫助 學生理解算理。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總結 能力和語言表達 能力。 3.根據獲取的數學信息,你 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4.同學們真棒!一共有多少 個果子 請列出算式。 5.那么20+30等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 數呢 老師巡視指導,給出提示: (1)可以用小棒代替果子 試一試。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課件: (2)也可以用計數器撥一 撥的方法試一試。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課件: (十位個位) (3)觀察擺小棒和撥計數 器的過程,你發現更簡單 的計算方法了嗎 6.誰來說一說,在計算像20+ 30這樣的整十數加法時, 我們應該怎樣計算 3.活 動 三 :根據信息,提出 問題。 預 設 :一 共 有 多 少 個 果子 4.活動四:獨立思考,列出算 式,自由匯報。 預 設 :左邊20個果子,右 邊30個果子。求一共用 加法,列式為20+30。 5.活動五:數一數,擺小棒, 撥計數器算出結果。 預 設 :左邊有2盤果子,右 邊有3盤果子,一 共有 5盤果子,就是50個果子。 (1)預 設 :我用小棒代替 果子,每捆10根小棒,先 拿來2捆,就表示20個; 再拿來3捆,十個十個地 數,30,40,50。 (2)預 設 :我用計數器,先 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表示 2個十,再在十位上撥3個 珠子,表示3個十,2個十加 上3個十得5個十,是50。 (3)預 設 :先把十位上的 數相加,2+3=5,所以20 +30=50。 6.活 動 六 :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預設:我們可以把十位上 的數字相加,個位上寫 “0”就可以了。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講故事引入 數學信息,不僅 提高了學生學習 的興趣,還進一 步培養了學生的 審題意識和提出 問題的能力。 通過看圖列式的 過程,復習“已知 總數,求部分"的 問題用減法解 決,培養學生解 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的 活動,培養學生 的團結協作能 力,幫助學生理 解整十數減整十 數的計算算理。 7.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 事,它得回去了。小刺猬 望著這50個新鮮的果子, 真舍不得走,怎么辦呢 他靈機一動,就在盤子里 打了一個滾,瞧,他得意地 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課件出示: 小刺猬這一走,你能提出 什么數學問題 8.真是個好問題。小刺猬背 走了多少個果子 請列出 算式。 非常好,已知總數和其中 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 法計算。 9.那么50-40等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數 呢 分組交流。 老師給出提示: (1)老師出示課件: (2)老師出示課件: (3)老師出示課件: 5-4=1 50-40=10 7.活動七:學生獨自思考,然 后回答。 預 設 :小刺猬背走了多少 個果子 8.活動八:學生觀察圖片,列 出算式。 預 設 :一共有50個,還剩 下40個,求背走的部分, 用減法,50-40。 9.活 動 九 :小組討論,集中 展示。 預設:我們可以用減法計 算的方法來算出得數。 (1)預 設 :我擺小棒,先擺 5捆小棒,數一數,40,30, 20,10。 (2)預 設 :我用計數器,先 在十位上撥5個珠子,表 示5個十,再撥走4個珠 子,表示4個十,5個十減 4個十得1個十,是10。 (3)預 設 :先把十位上的 數相減,5-4=1,所以50 —40=10。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學生活動, 進一步培養學生 的總結能力和語 言表達能力。 通過認一認的活 動,引導學生認 識加法和減法各 部分的名稱。 10.學習完了整十數與整十 數的加法和減法,誰能簡 單總結一下計算方法嗎 11.加、減法算式中每個部分 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知 道它們叫什么嗎 在加法算式里,我們把 “十”兩邊的數叫作加數, 把算出的得數叫作和。也 就是說在20+30=50中, 30是加數,20也是加數, 5 0 是 和 。 在 減 法 算 式 里,我們把“—”前面的數 叫作被減數,"—"后面的 數叫作減數,把算出的得 數叫作差。也就是說在 50 - 40=10中,50是被 減 數 , 4 0 是 減 數 , 1 0 是差。 10.活 動 十 :學生思考,總結 后匯報。 預 設 :十位上的數字相 加、減,個位上寫“0”。 11.活動十 一:認真聆聽,認 識各部分名稱。引導學生能夠在 課堂練習的完成 過程中對要點知 識加深鞏固以及 有效應用。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算一算,連一連。 2.變式練習 (1)算一算,填一填。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 2.變式練習 (1) 預 設 :70 10 50 20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2)列式計算。 3.提升練習 猜猜我是多少 90減去我 等于70。 : (2) 預 設 :50+10=60 60+10=70 3.提升練習 預 設 :40 20通過師生對話的 環節回顧本節課 所學的知識,了 解學生的疑惑, 提高學生的總結 歸納能力。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回憶今天學習的內 容,你們有什么收獲 四、總結提升 學生匯報學習收獲。 預設1:我知道了加法中的 各部分名稱:加數、加數、和。 預設2:我知道了減法中的 各部分名稱:被減數、減 數、差。 預設3:我學會了整十數與 整十數的加、減法的計算 方法。板書設計 小兔請客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任務二采松果教學目標 1.學會并理解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意識,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 的意義。教學準備 鉛筆、計數器、練習本、課件。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交流引入新 課,激發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為 后面學習新的知 識做準備。 一、激趣導入 上課之前,同學們先來猜個 謎語。 它的身子很靈巧,身上穿著 灰皮襖,樹上走樹上跑,還 在樹上睡大覺。(打一動物) 同學們真的好棒! 秋天到了,松樹上結了很多 松果,為了儲備過冬的食物, 松鼠媽媽決定帶著小松鼠一 起去采松果。大家一起來看 看它們辛苦勞動的成果吧! 板書課題:采松果 一、參與活動 活動:猜一猜。 預設 :松鼠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提取數 學信息的能力。 二 、 新知探究 課 件 出 示 :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觀察課件,自由 匯報。 預設1:松鼠爸爸采了30個 松果。 預設2:松鼠媽媽采了45個 松果。 預 設 3 :小 松 鼠 采 了 3 個 松果。(我采了45個我采了3個我采了30個松果。松果。松果。媽媽爸爸)1 . 大 家 仔 細 觀 察 課 件 , 你 們 能 知 道 什 么 信 息 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提出問 題的能力。 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提取信息和 解決問題的能 力,鞏固“求一共 有多少個"用加 法解決的數量 關系。 通過小組討論的 活動,培養學生 的團結協作能 力,幫助學生理 解兩位數加一位 數的計算算理。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總結 能力和語言表達 能力。 2 . 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 問題 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兩個 問題吧! 3.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 了多少個松果 請列出 算式。 4.45+3等于多少呢 你能 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數呢 分組交流。老師巡視指 導,給出提示。 (1)出示課件:46,47,48。 (2)出示課件: 再放3根 (3)出示課件: 3+5=8 40+8=48 5.在計算像45+3這樣的兩 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 時,應該怎樣計算 2.活動二:根據提取的信息, 提出問題。 預設1:松鼠媽媽和小松 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預設2:松鼠媽媽比松鼠 爸爸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3.活 動 三 :學生想一想,說 一說。 預設:45+3。 4.活動四:小組交流討論,集 體匯報。 (1)預 設 :我是用數一數的 方法算出來的,比45多3, 46,47,48,是48個。 (2)預 設 :我用小棒代替松 鼠媽媽的松果,先擺4捆 10根的,再放5根,是 45根;小松鼠采了3根, 再擺3根,也就是48根。 (3)預 設 :先把個位上的數 相加,3+5=8,再用十位 上 的 4 個 十 加 8 , 所 以 40+8=48。 5.活動五:學生思考后,自由 匯報。 預 設 :先把一位數和兩位 數個位上的數相加,再把 所 得 的 結 果 與 整 十 數 相加。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提取信息和 解決問題的能 力,鞏固“求誰比 誰多多少"的問 題用減法解決。 通過小組討論的 活動,培養學生 的團結協作能 力,幫助學生理 解兩位數減整十 數的計算算理。 通過根據算式提 出問題的活動,培 養學生提取信息 的能力,鞏固所學 的數量關系。 6. (1)松鼠媽媽比松鼠爸爸 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請 列出算式。 (2)為什么用減法 7.那么45-30等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 數 分組交流。老師巡視 指導,給出提示。 (1)出示課件: 35,25,15。 (2)出示課件: (3)出示課件: 40-30=10 10+5=15 8.在計算像45-30這樣的 兩位數減整十數時,應該 怎樣計算 9.先說一說下面算式解決的 是什么問題,再算一算。 45-3= 45+30= 6.活動六:學生獨立思考,自 由匯報。 (1)預 設 :45—30。 (2)預 設 :求一個數比另一 個數多或少多少,用減法 計算。 7.活動七:小組交流討論,集 體匯報。 (1)預 設 :我是用數一數的 方法查出來的,從45往前 數,35,25,15,是15個。 (2)預 設 :我用小棒代替松 鼠媽媽的松果,先擺4捆 10根的,再放5根,是 45根;松鼠爸爸采了30個 松果,我圈出3捆10根小 棒,多出的1捆也就是 10根小棒加5根小棒,就 是松鼠媽媽比松鼠爸爸多 采的部分。 (3)預 設 :我可以列算式表 示,40 — 30=10,10+ 5=15。 8.活動八:學生總結回答。 預 設 :先把十位上的數相 減,再與個位上的數相加。 9.活 動 九 :學生想一想,說 一說。 預設1:45是松鼠媽媽采 的松果數,3是小松鼠采 的松果數,解決的問題: 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 了多少個松果 預設2:45是松鼠媽媽采 的松果數,30是松鼠爸爸 采的松果數,解決的問 題:松鼠媽媽和松鼠爸爸 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引導學生能夠在 課堂練習的完成 過程中對要點知 識加深鞏固并有 效應用。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1)看圖填一填。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1) 預 設 :54+3=57 57—4=53 (2)預設: 69 55 4477 6586 4 72 2.變式練習 預 設 :66-10=56(只) 3.提升練習 預 設 :28-4=24(歲)(2)算一算,選一選。 4+65= 85—30= 40+4= 72+5= 67—2= 36+50= 44-40= 77-5= 2.變式練習 爺爺家養了白兔和黑兔一 共有66只,黑兔有10只, 白兔有多少只 3.提升練習 媽媽今年28歲,芳芳今年 4歲。再過3年,媽媽比 芳芳大多少歲 通過師生對話的 環節回顧本節課 所學的知識,了 解學生的疑惑, 提高學生的總結 歸納能力。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回憶今天學習的內 容,你們有什么收獲 四、總結提升 預設1:我知道了兩位數加、 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的計算方法。 預設2:我知道了兩位數加 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板書設計 采松果45+3=48 45—30=15 想:5+3=8 想:4-3=1 先將個位上的數相加 先將十位上的數相減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任務三青蛙吃蟲子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的 簡單實際問題。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理解相同數位相加減 的算理。教學準備 鉛筆、練習本、課件、計數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復習舊知, 檢查學生掌握知 識的情況,通過 交流引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學習 積極性,為后面 學習新的知識做 準備。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算一算,說一說。 開火車。 2.猜謎語。 我是蛙泳發明家,說起話來呱 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腿,長大 有腿沒有尾。(打一動物) 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它 們幫農民伯伯除掉田里的 許多蟲子,今天我們請來 了兩只可愛的小青蛙。 板書課題:青蛙吃蟲子 一、參與活動 1.活動 一 :學生獨自想一想, 說一說。 預設:37 90 10 83 39 85 39 95 50 2.活動二:猜 一猜。 預設 :青蛙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提取信 息和提出問題的 能力。 二、新知探究 課件出示: 1.大家看看,從兩只青蛙的 交流中,你能知道哪些信 息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 問題 二、探究問題 1.活 動 一 :學生獨立觀察,然 后自由說說。 預設1:大青蛙吃了65只 蟲子,小青蛙吃了32只 蟲子。 預設2:一共吃了多少只 蟲子 預設3:小青蛙比大青蛙 少吃了多少只蟲子 數學 BS 一年級(下)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學生活動, 鞏固“求一共吃 了多少”的問題 用加法解決。 通過小組交流的 活動,培養團結 協作的意識,幫 助學生理解兩位 數加兩位數的計 算算理。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總結 能力和語言表達 能力。 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提取信息和 解決問題的能 力,鞏固“求誰比 誰多或少多少" 的問題用減法 解決。 2.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只蟲 子,應該怎樣列式 3.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數 呢 小組交流。 老師給出提示: (1)出示課件: 65+30=9595+2=97 (2)出示課件: 2.活 動 二 :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預設:65+32。 3.活動三:學生分組交流。 (1) 預 設 :把32分成30和 2,先算65+30=95,再算 95+2=97。 (2)預 設 :我用計數器,先 在十位上撥6個珠子,個 位上撥5個珠子,表示65; 加上32,就在十位上再撥 3個珠子,個位上再拔2個 珠子,所以65+32=97。 (3) 預 設 :先把整十數相 加,60+30=90,再把個位 上的數相加,5+2=7,最 后把整十數相加的和與個 位上的數相加的和相加, 9 0 + 7 = 9 7 , 所 以 6 5 + 32=97。 4.活動四:學生根據自己的 理解自由說說。 預設:先把個位上的數相 加,再把整十數相加,最后 把兩部分的和加起來。 5.活動五:學生獨立思考,列 出算式,自由匯報。 預 設 :65—32。(十位個位)(3)出示課件: 60+30=90 5+2=7 90+7=97 4 . 在計算像65+32這樣的 兩位數加兩位數時,應該 怎樣計算 5.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 少只蟲子 這個問題怎樣 解決 請列出算式。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小組交流的 活動,幫助學生理 解兩位數減兩位 數的計算算理。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總結 能力。 在老師的引導 下,幫助學生總 結出兩位數加減 一位數和兩位數 時應該注意什 么,培養學生的 總結能力。 6.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 “65-32”的得數呢 小 組交流。 (1)出示課件: 65—30=35 35—2=33 (2)出示課件: 位 個位 (3)出示課件: 60-30=305-2=3 30+3=33 7.在計算像65-32這樣的 兩位數減兩位數時,應該 怎樣計算 出示課件: 算一算,說一說。 36+3= 57—4= 65—31= 41+47= 8.你能歸納出計算兩位數加 減兩位數時應該注意什 么嗎 6.活動六:學生分組交流,集 體匯報。 (1)預 設 :先用65-30= 35,再減去個位上的2, 35—2=33。 (2)預 設 :我用計數器先撥 出65,減去32,就在十位 上撥走3個珠子,個位上 撥走2個珠子,所以65— 32=33。 (3)預 設 :把65分成60和 5,把32分成30和2。先 算整十部分60-30=30; 再算個位5-2=3;最后 把兩部分加起來,30+3= 33,所以65-32=33。 7.活 動 七 :想一想,總結 匯報。 預設1:先把個位上的數 和個位上的數相減,整十 數與整十數相減,再把兩 部分剩下的數相加,就得 到結果。 預設2:39 53 34 88 8.活動八:想一想,自由匯報。 預設1:相同數位上的數 相加減,個位上的數和個 位上的數相加減,十位上 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 加減。 預設2:計算時要細心。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引導學生能夠在 課堂練習的完成 過程中對要點知 識加深鞏固并有 效應用。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 1 ) 用 計 數 器 撥 一 撥 , 算 一 算 。 46+23=37—25= 45—24=56+42= (2)看一看,填一填。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1)預設: 69 12 21 98 (2)預設: 37+32=69 76-43=33 2.變式練習 預設: 45-22=23(名) 3.提升練習 預設:31+23=54(米)2.變式練習 游玩錢塘江,女游客有多 少名 3.提升練習 有一根電線,長65米,第 一次用去31米,第二次用 去 2 3 米 。 這 根 電 線 比 原 來 短 了 多 少 米 通過師生對話的 環節回顧本節課 所學的知識,了 解學生的疑惑, 提高學生的總結 歸納能力。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回憶今天學習的內 容,你們有什么收獲 四、總結提升 預設1:我知道了計算兩位數 加減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和 個位上的數相加減,十位上 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減。 預設2:計算時要仔細,不要 粗心。板書設計 青蛙吃蟲子 65+32=97 想:60+30=90 5+2=7 90+7=97 65-32=33 想:60-30=30 5—2=3 30+3=33 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減,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減。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任務四算一算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算籌計算與豎式計算異同的活動過程,探索加法與減法豎式計算的 算理與算法。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等方式,分析算籌計算與豎式計算的過程,感悟數學文 化,促進思維發展。 3.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 靈活性,傳承數學精神,培養愛國情懷。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借助算籌理解列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列豎式計算的算理,感悟數學文化。教學準備 鉛筆、練習本、課件。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交流引入新 課,激發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為 后面學習新的知 識做準備。 一、激趣導入 中國古代的算籌記數,在世 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 造。算籌分為縱式和橫式。 表示兩位數時,個位用縱式, 十位用橫式。你們知道嗎 算籌是可以用來計算的。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這種 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算一算 一、參與活動 活動:學生認真聽講,思考提出問題。 預 設 :算籌是怎樣用來計算的 通過分析算籌計 算的方法,幫助 學生理解豎式的 計算算理。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 上圖表示的是用算籌計算 12+31=43的過程,你能 看懂嗎 說一說。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學生觀察課件。 預設1:第一行是12,個位 上是2,十位上是1;第二 行是31,個位上是1,十位 上是3。 預設2:豎著看,個位上的 2和1相加,十位上的1 和3相加。數學 BS 一年級(下)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對比,幫助 學生加深理解豎 式計算需要注意 什么。 通過呈現減法的 豎式計算,使學 生認識到加法和 減法的豎式一 樣,進一步鞏固 豎式計算需要注 意什么。 2.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觀察對比,說說 你有什么發現。 這就是豎式計算,大家要 掌握好計算方法。 3.算籌、計數器呈現了34— 22的過程,你能用豎式表 示嗎 說說你的想法。 2.活動二:比一比,認一認, 說一說。 預 設 1:2和1相加等于 3,寫在個位上,1和3相 加等于4,寫在十位上。 預設2:個位上的數與個 位上的數對齊,十位上的 數與十位上的數對齊。 預 設 3:從 個 位 開 始 算 起的。 預設4:算籌、豎式、計數 器之間有些像。 3.活動三:學生獨立觀察,先 列出豎式表示,再說一說。預設1:(3422=) (在位)預設2:和加法算式一樣, 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 對齊,十位上的數和十位 上的數對齊。引導學生能夠在 課堂練習的完成 過程中對要點知 識加深鞏固并有 效應用。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連一連。2.變式練習 用豎式計算。 2.變式練習 預設: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3.提升練習 每人1瓶水,還剩多少 瓶水 3.提升練習 預 設 :48-36=12(瓶)通過師生對話的 環節回顧本節課 所學的知識,了 解學生的疑惑, 提高學生的總結 歸納能力。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回憶今天學習的內 容,你們有什么收獲 四、總結提升 預設1:我知道了中國古代 算籌記數,在世界數學史上 是一個偉大的創造。 預設2:我知道了算籌、豎 式、計數器之間有些像。 預設3:我學會了用豎式 計算。板書設計 算一算 豎式計算 減法和加法豎式一樣:相同數位對齊。· 任務五有趣的算式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有特點的算式,發現有趣算式的特點,體會數與運算的意義。 2.經歷多種探究活動,發展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 3.在研究有趣算式的過程中鍛煉觀察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感受學習數學的 樂趣。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算式,發現有趣算式的特點,并能利用有趣算式的特點進行 計算。 教學難點:結合有趣算式的特點,發展學生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教學準備 鉛筆、練習本、課件。數學 BS 一年級(下)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設疑的方式 進行導入,提高 學生求知的興 趣,激發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 一、激趣導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的兩位 數加減兩位數的算式了,在 這些算式中,有很多有趣的 算式,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這 些中都有哪些有趣的算式 算式中隱藏著什么規律! 板書課題:有趣的算式 一、發現問題 活動:學生獨立思考,想一 想,提出問題。 預設1:什么是有趣的算式 預設2:哪些算式是有趣的 算式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觀察 能力和語言表達 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的 學生活動,培養學 生團結協作的意 識和發現規律、應 用規律的能力。 通過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應用 規律能力和語言 表達能力。 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的觀察能力 和 語 言 表 達 能力。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 12+21=33 23+32=55 觀察淘氣發現的有趣的算 式,算式有什么特點 看 一看,說一說。 2.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接 下來請大家想辦法找出和 是44的有趣算式。 3.13+31=44,說說你是怎 樣想到這道算式的。 4.再觀察寫出來的22+22= 44這道算式,你們有什么 發現 說一說。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看一看,想一想, 說一說。 預 設 1 :12和21,23和 32,數位上的數都顛倒過 來了。 預設2:和是33,55,個位上 的數和十位上的數一樣。 2.活 動 二 :小組合作,想一 想,寫一寫。 預設1:13+31=44 預設2:22+22=44 3.活動三:獨立思考,組織語 言說一說。 預設1:第1個加數十位 上寫1,第2個加數個位 上就是1。 預設2:1加3等于4,第1 個加數個位上是3,第2 個加數的十位上就是3。 4.活 動 四 :觀察算式,想一 想,匯報發現。 預 設1:2+2=4,個位上 和十位上都是2。 預 設2:22反過來還是 22,真有趣!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遷移應用的 能力。 5.同學們真棒!接下來請同 學們寫出三道和是99的 有趣算式。 笑笑和淘氣給大家了一點 小提示: 5.活 動 五 :學生想一想,說 一說。 預 設 :18+81=99 45+54=99 36+63=99(幾和幾能湊成9……先想一想十幾加幾十一等于99。)引導學生能夠在 課堂練習的完成 過程中對要點知 識加深鞏固并有 效應用。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填一填,與同伴說一說兩 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1)11+11= 12+21= □ 13+31= 14+□ =□ □ +□ -□ □ +□ =□ (2)22-11= 33-21= 44-31=□ 55-□ =□ □-□=□ □ -□ -□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 (1)22 33 44 14+41=55 15+51=66 16+61=77 (2)11 12 13 55-41=14 66-51=15 77—61=16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2.變式練習 填一填,說一說,你發現了 什么 1+□=12 12+ □ =23 23+□=34 34+□=45 45+□=56 56+□ =67 67+□=78 78+□ =89 3.提升練習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89-□=78 □ -11=67 27+□=99 □+53=88 2.變式練習 預設:11 11 11 11 11 11 11 11 發現:需要填的加數都是 11;和的十位上的數和個 位上的數都比第一個加數 多1。 3.提升練習 預 設 :11 78 72 35通過師生對話的 環節回顧本節課 所學的知識,了 解學生的疑惑, 提高學生的總結 歸納能力。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回憶今天學習的內 容,你們有什么收獲 四、總結提升 預設1:我知道了有很多有 趣的算式。 預設2:我學會了如何發現 有趣算式的特點。板書設計 12+21=33 23+32=55 有趣的算式 13+31=44 22+22=44 18+81=99 45+54=99 36+63=99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任務六回收廢品教學目標 1.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學會用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分析、比較的過程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3.從小滲透環保知識,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用加減法解決比多比少的問題。 教學難點:能分析題意,并用加減法解決比多比少的問題。教學準備 鉛筆、格尺、小棒、練習本、課件。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復習舊知, 檢查學生掌握知 識的情況,同時 為后面學習新知 做準備。 通過交流引入新 課,激發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為 后面學習新的知 識做準備。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復 習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 1. (1)看圖填一填。 ①( )多,( )少。 ②比多( )個, 比少( )個。 (2)算一算,連一連。 2. (1)同學們,你們看老師的 手里拿的是什么 (2)飲用水瓶是塑料做成 的,所以也叫塑料瓶。這 種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 不會“腐爛”,它對環境的 危害可大了,還會影響莊 稼的生長。那我們應該怎 樣處理這些瓶子呢 同學們說得很好,這種廢 品我們應該回收。 板書課題:回收廢品 一、參與活動 1.活動 一:學生獨自填一填, 連一連。 (1) 預 設 :① ②44 (2)預設: 2.活動二:觀察匯報。 (1)預 設 :飲用水瓶。 (2) 預設1:撿起來扔進垃 圾桶。 預設2:回收起來拿去賣。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以教材創設的環 保情境引入新課, 通過說一說,培養 學生獲取信息的 能力,提高學生的 環保意識。 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分析數學信 息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 通過學生擺小 棒、同伴交流等 活動,培養學生 的動手操作能 力、團隊協作意 識和語言表達 能力。 通過學生活動, 讓學生明白“求 比一個數多多少 的數是多少”用 加法計算。 二、新知探究 你瞧,小林、小佳、小強聽了 大家的意見,已經開始收集 塑料瓶了。 課件出示: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觀察圖片,說 一說。 預設1:小林收集了13個 塑料瓶。 預設2:小佳收集的比小 林多3個。 預設3:小強收集的比小 佳少4個。 預設4:問題是“小佳收 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2.活 動 二 :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預 設 :小佳收集的比小林 多3個,和小林有關。 3.活動三:學生嘗試用小棒 擺一擺,并與同伴交流,學 生匯報。 預 設 :用1根小棒表示1個 塑料瓶,先擺小林的13個, 就擺13根小棒;小佳比小 林多收集了3個,再擺3根 就是小佳收集的塑料瓶數。 4.活動四:學生思考后匯報。 預設:看明白了,在13根 上再增加3根,所以算式 為13+3=16(個)。1.觀察圖片,你們發現了什 么數學信息 2.要解決“小佳收集了多少個 塑料瓶”這個數學問題,需 要知道什么數學信息呢 3.同學們想一想,如果用小 棒表示,那么應該怎樣表 示小林和小佳收集了多少 個塑料瓶 請大家先自己 動手擺一擺小棒,再與同 伴交流,最后匯報自己的 想法。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完后出示課件: 4.大家都明白擺法了嗎 誰 能用算式表示擺的過程 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引導學生用畫圓 圈的形式表示, 進一步加深學生 對“比一個數多 多少"的數量關 系的理解。 通過學生活動, 讓學生進一步明 白“求比一個數 多多少的數是多 少”用加法計算。 通過活動,培養 學生檢查的好 習慣。 5.如果用畫圓圈的方式表示 小佳收集的個數,那么你 能畫一畫嗎 并把自己的 想法說一說。 學生匯報后,出示課件: 6.觀察圖形,你們發現了什 么 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老 師 提 示 : 別 忘 記 寫 單位。 7.問題解決了,我們可以檢 驗算出來的結果對不對。 誰有好的方法 像這一類“比多比少”的問題 可以用加法或減法來解決。 如果是求比一個數多幾的 數,那么可以用加法,多了多 少就加多少;如果求比一個 數少幾的數,那么可以用減 法,少了多少就減多少。 5.活動五:學生嘗試畫一畫, 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預 設 :小林收集了13個, 畫出13個○;小佳收集的 比小林多3個,先畫出與 小林 一 樣多的○,再畫 3個就是小佳收集的塑料 瓶數。 6.活動六:觀察圖形后匯報。 預 設 :小佳比小林多3個, 就是比13多3,用加法計 算,所以算式為13+3= 16(個)。 7 . 活動七:學生思考,自由 匯報。 預 設 :小佳收集的16個 比小林的13個多3個,結 果對。引導學生能夠在 課堂練習的完成 過程中對要點知 識加深鞏固并有 效應用。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1)選一選。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1)預 設 :①②數學 BS 一年級(下)續表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2)看圖列式計算。 (2)預 設 :54+23=77(只) 98-21=77(元) 2.變式練習 預 設 :毛毛:46—11 = 35(下) 飛飛:35+12=47(下) 3.提升練習 預設:23+11=34(頁) 34+23=57(頁) 57+1=58(頁)2.變式練習 在一次跳繩比賽中,麗麗 跳了46下,毛毛比麗麗少 跳了11下,飛飛比毛毛多 跳了12下。毛毛和飛飛 各跳了多少下 3.提升練習 明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 天看了23頁,第二天看的 比第一天多11頁,明明第 三天從第幾頁看起 通過師生對話的 環節回顧本節課 所學的知識,了 解學生的疑惑, 提高學生的總結 歸納能力。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有什么 收獲呢 四、總結提升 預設1:我知道了求比一個 數多多少的數,可以用加法, 多了多少就加多少。 預設2:我知道了求比一個 數少多少的數,可以用減法, 少了多少就減多少。 預設3:我知道了塑料對環 境有污染,喝完水的塑料瓶 可以回收賣廢品。 預設4:我知道了擺小棒、畫 圖都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板書設計 回收廢品 13+3=16(個)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用減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 單元分析.docx 二 教學分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