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考試形式:開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50分說明:1.本卷共 4 頁,包括選擇題(第 1 至 25題)和非選擇題(第 26 至 28題)兩部分。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所在班級、姓名、考場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3.所有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答題卡”上指定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選擇題用 2B 鉛筆作答,非選擇題用 0.5 毫米黑色水筆作答。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給監考老師。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標號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每小題 1分,共 25分)1.“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是A.以德執政 B.依法執政 C.從嚴治黨 D.以人為本2.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需要A.全體人民平均享有發展的成果 B.促進我國經濟高速增長C.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D.徹底消除區域發展差距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歷史條件的變化,對“四個全面”進行了新表述,下列表述正確的有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③全面建成科技強國 ④全面深化改革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4.只有當自身選擇與國家的命運同行時,我們的人生才可能超越個人價值的實現,我們才可能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邁,和“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膽氣。杜祥琬院士的話語告訴我們A.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B.個人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C.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D.人在一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5.“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這句民間俗語反映了中國人懷有濃厚的鄉土情結。這種鄉土情結屬于社會關系中的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親緣關系6.對右圖漫畫《文明禮讓》解讀正確的是A.規則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B.所有規則都利于社會進步C.遵守規則只能依靠他律D.文明生活需要大家自覺遵守規則7.2024年 8月 20 日,首款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受到全球網民和玩家的關注,也為全球玩家提供了了解中國文化的新途徑,實現了數字游戲里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這表明①通過網絡我們全面繼承傳統文化 ②網絡為文化的傳播搭建新的平臺③網絡成為我們學習最主要的渠道 ④人們可以利用網絡學習中華文化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8.自 2024年 1 月 1 日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施行,該《條例》明確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這要求我們青少年①提高媒介素養 ②恪守網絡規則 ③遠離網絡生活 ④懲治網絡亂象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9.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相應的規定,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動配合接受安全檢查”“觀光參觀時,要遵守景區有關規定”等。這是因為A.人們的行為習慣都是不自覺的 B.社會秩序依靠社會規則來維護C.違反規則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D.社會規則可以杜絕不文明行為10.社會生活講道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讀對應合理的是①“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是得到他人尊重的重要前提②“人生在世,莫忘初心,莫失信仰”--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④“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做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1.漫畫“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寸步難行”告誡我們A.誠信是人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B.要學會用善意的謊言保護自己C.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D.任何時候都必須說真話辦實事12.根據下圖,判斷“?”處的違法行為可能是A.謊報險情,擾亂秩序 B.私自離校,曠課逃學C.盜用肖像,廣告盈利 D.敲詐勒索,數額巨大13.2024年 10月 25日,被告人余華英因犯拐賣兒童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上事實說明犯罪的必然法律結果是A.民事違法性 B.應受刑罰處罰性 C.一般違法性 D.嚴重社會危害性14.“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啟示我們做文明有禮的人應該A.平等友善,誠懇傾聽 B.不斷學習,觀察思考C.儀表整潔,舉止端莊 D.態度謙和,用語文明15.小金打算參加“微公益 我們在行動”志愿活動,她可以選擇的活動方式是A.閱讀經典名著 B.交通安全宣講 C.為父母捶背 D.打掃自己房間16.社會青年李輝在岸邊散步途中發現一人落水,他果斷跳入水中營救。李輝具有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主要源于A.法律規定 B.道德規范 C.對人承諾 D.職業要求17.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共同的事業,只有人人“置身事內”“進入角色”,才能匯聚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從責任的角度看,這告訴我們A.角色不同,責任也各不相同 B.每個人都應承擔應盡的責任C.每個人的責任是完全一致的 D.承擔責任必然獲得物質回報18.2024 年 8 月 1 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7 周年。以黨的使命為使命,軍旗跟著黨旗走,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追求。到 2050 年我國軍隊建設的目標是A.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B.武器裝備一流的軍隊C.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導者 D.基本實現國防現代化19.國家利益關系民族生存、國家興旺。下列詩句體現國家利益至上的有①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024年是我國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 10周年,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應堅持的宗旨是A.政治安全 B.經濟安全 C.國際安全 D.人民安全21.習近平主席強調:任何國家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下列屬于國家核心利益的是①國家安全 ②文化利益 ③經濟利益 ④領土完整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22.2024 年 4 月 15 日是我國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各地學校積極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活動。這有利于學生A.享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 B.構建國家安全體系C.完善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 D.增強國家安全意識23.小張在外出游玩時,看到“軍事禁區”標識自覺走開并阻止他人在此拍照,小張履行的義務是A.維護國家安全 B.維護國家統一 C.維護民族團結 D.維護領土完整24.“世界最大的中國天眼,悟空墨子神舟飛上天······”這首《中國很贊》的 MV廣泛傳播。網友們紛紛留言:“中國的樣子,就是幸福的樣子”“我要大聲喊出來,我是中國人”這表明A.祖國的偉大成就,讓我們倍感自豪 B.人們的所有權利都得到了切實保障C.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D.精彩的演出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25.許振超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從一名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當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2024年 9月 13日,被授予“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這說明A.財富是勞動和幸福的源泉 B.勞動的價值取決于薪酬的高低C.每個勞動者都值得被尊重 D.腦力勞動才能夠促進人的發展二、非選擇題(共 25分。其中 26題 7 分,27題 8 分,28題 10分)26.材料一:今年是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 21周年。21年來,54萬余名高校畢業生到以西部地區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醫科大學畢業的牛學金志愿服務西藏某縣人民醫院,多年來,他與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說,參加志愿服務,既幫助了別人,又鍛煉了自己。(1)從奉獻社會的角度,談談大學生參加西部志愿服務有何意義?(3分)材料二:沈忠芳,我國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他曾目睹日軍轟炸家園,于是報考飛機設計專業,渴望保衛祖國。畢業后,他投身導彈研制,從此隱姓埋名 60 余載。他將自己一生的最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中國的航空事業。他說,國家利益至上,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的幸福奮斗。(2)向榜樣學習,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應該怎么做?(4分)27.材料一: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國民生產總值 94.97萬億元,與去年同時期相比增長4.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183元,同比增長 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740元,同比增長 6.6%。材料二:12月 9日,單杏花同志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她致力于我國鐵路客票系統研發 20余年,矢志創新,帶領團隊將 12306系統建設發展成全球交易量領先的超大型實時票務系統,為我國鐵路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充分彰顯了建功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對此,八年級同學王曉認為:擔當時代使命,我們首先要對社會負責,大力發揚實干精神。(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2 分)(2)結合材料二,并運用所學知識對王曉的觀點進行評析。(6 分)28.某校開展了“塑造美好品格 創造美好生活”主題實踐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問卷調查】學校開展了學生網絡素養現狀調查活動,結果顯示:調查項目 調查結果(人數占比)上網時長 周末上網 2-4 小時(60%)、超過 4 小時(20%)。玩游戲(35%)、看視頻(30%)、聊天交友(22%)、上網活動學習查閱資料(13%)。對網絡不良信息的辨別 能準確辨別網絡謠言(40%)、有時難以分辨(60%)。(1)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網絡?(4分)【志愿活動】在學校組織的愛心捐贈活動中,同學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很多同學捐款都在 50 元以上,小林因家境一般,只捐了 5元錢,這讓他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2)請從關愛他人策略的角度,對小林進行疏導。(3 分)【以案說法】法治宣傳活動中,講解員講述了一則案例:初中生王某、張某、馮某因為瑣事發生矛盾,王某、張某在校園內強行向馮某索要 1500 元,并將其毆打致傷,事后,馮某果斷選擇了報警,王某和張某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 6 個月。(3)王某和張某屬于哪種類別的違法行為?上述法治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3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參考答案 2025.01.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 案 B C C C B D B A B C A C B題 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 案 D B B B A D D C D A A C二、非選擇題(共25分。其中26題7分,27題8分,28題10分)26.(1)①奉獻助我成長。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只有積極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②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才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③有助于西部地區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助于國家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分)(2)①心懷愛國之情;②樹立危機意識;③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提高素質;④著眼長遠、顧全大局,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⑤為了國家利益,有時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私奉獻出自己的全部;(1點1分,共4分)(1)①今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很大成就,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加,但城鄉發展仍然差距較大。(2分)(2)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1分)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賦予的使命;同時我們還要對他人和社會負責,社會和諧、民族振興、國家富強離不開你我的責任和擔當。(2分)(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溫暖和充滿希望)要大力發揚實干精神。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中國人民用實干精神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把中國夢變為現實,創造未來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繼續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創造新的輝煌。(2分)我們要勇做走在時代的學習者、勞動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擔負起歷史重任,綻放青春的光彩。(1分)(1)網絡讓我們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節約成本,提高效率(2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容易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2分)(共4分)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盡己所能,為他人排憂解難,奉獻社會,就是一個友善和值得稱贊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社會就會充滿愛的陽光(3分)(如果答書上的3點給2分,如果答書上前兩點,沒有展開,給2分)刑事違法行為(1分);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遵章守法,依法自律,預防犯罪(1分);遇到不法侵害,做到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1分)(共2分)以上答案僅供參考,只要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年度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八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pdf 2025.1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