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1.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是決定全球命運的關鍵一招②改革開放解決了發展中存在的所有問題③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能助推經濟發展④改革開放讓人民過上了美好幸福生活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2024年2月3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主線,對“三農”工作進行系統部署。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是基于( )①這是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③有利于實現同步富裕 ④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現代社會,民主已經成為公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下列行為體現了公民積極參與民主生活的有( )A.觀看“神舟十六號”發射視頻 B.參加村委會換屆選舉C.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D.參加暑假研學活動4.近年來,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快捷等優點成為廣大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因電動自行車違規拼裝、改裝提速等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逐年上升。以下治理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的措施,發揮作用的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A.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相關法規→促進法律體系更加完善→廣泛征求市民意見B.公安機關設置“改裝警報系統”→司法維護公平正義→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C.交管局對非法改裝行為嚴監管、嚴處罰→賦予公民更多參與權→杜絕交通安全隱患D.交通部門加大道路安全宣傳力度→商家車主知曉非法改裝的危害→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5.電影《長安三萬里》中展現了盛唐美景,李白、杜甫、高適、王維等詩壇頂流陸續登場,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更是引起了共鳴。《長安三萬里》讓觀眾感受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下面關于中華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④中華文化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6.巴黎奧運會上,中國藝術體操隊的動作編排中融入了拔劍收劍、彎弓射大雕、敲鼓等動作,體現了力量之美與文化之美交織,使奧運舞臺勁吹“中國風”。這有利于( )A.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B.消除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C.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D.化解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7.小秦在議題式學習活動中收集了以下兩則資料:資料一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志愿軍將士誓死堅守陣地,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創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資料二 2023年12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成就展開幕。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歷史性地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突破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孕育了偉大載人航天精神。下列最適合該學習活動的議題是( )A.山河無恙烈士不朽 B.自主創新引領未來C.逐夢寰宇叩問蒼穹 D.民族之魂不竭動力8.國家通過實施“紅石榴”工程,深入推進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引導各族群眾相互學習、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這有利于( )A.形成民族分布格局 B.促進兩岸的和平統一C.擴大公民民主權利 D.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9.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中國臺北代表團入場時,現場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運動員表示對進場的歡呼聲及場面浩大留下深刻印象,明顯感受到中國臺北代表團歡呼聲更熱烈。這表明( )A.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指日可待B.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C.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D.堅持民族團結的方針,反對分裂10.下列新聞事件與新聞解讀相匹配的是( )序號 新聞事件 新聞解讀①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我國進入世界創新強國前列② 習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委員瞻仰延安革命圣地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③ 國家提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 不再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④ 《信息化標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印發 將有力推動我國網絡強國建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道小題,其中第11題9分,第12題6分,第13題7分,第14題8分,共30分)11.(9分)某校以“活力青春·創新中國”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列任務。活動一:今天的創新同學們在調查我國科技現狀時,找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科技整體研發實力進入世界前列,開創了水稻研究從傳統遺傳圖譜向全基因組水平轉變的先河。農業新品種、北斗+智慧農業技術、有機早作模式等農業發展成果惹人注目。【材料二】雖然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大部分種子為“自產”,但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高端品種的蔬菜種子以進口為主。種業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相關產業集中度低,多、小、散格局未根本改觀。(1)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說說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2分)活動二:身邊的創新為了讓同學們直觀地感受創新,學校各類社團進行了創新展示,下面是其中的幾個成果舞蹈:將流行元素和當地傳統戲劇相結合編制新舞蹈短劇:以同學們在學校中能引發共鳴和反思的行為作為內容,多名同學共同進行創作編排,形成特色情景劇展品:把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做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陳列在學校里(2)看到這些展示,小華感嘆道:“原來生活處處有創新。”小軍同學卻說:“這些并不是真正的創新,創新和我們中學生沒什么關系”。①你會對小軍說些什么。(3分)②請你列舉一例生活中的創新。(1分)活動三:未來的創新權威機構的有關報告中提出:通用人工智能漸行漸近,大模型走向多模態,AI智能體有望成為下一代平臺,AI治理將引領我們踏上更智慧、更安全的未來。此外,手機衛星電話、垂直起降飛機將改變我們的應急方式和出行模式。交通網、信息網、能源網的融合,將推動智能、綠色的能源變革。(3)面對上述材料中的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我們國家應該怎么應對。(3分)12.(6分)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為了更好地了解民主與法治,某校以“民主、法治”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任務一 了解民主】第一小組以《愛國主義教育法》為例,對法律的制定過程進行了探索。深入調查研究 廣泛聽取意見 立法過程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到有關主管部門、基層立法聯系點、學校進行調研,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 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意見,聽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并在網絡上進行意見征詢,充分聽取各界人士的建議。 2023年10月 24 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并于2024年1月開始執行。(1)《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制定過程是如何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 (3分)【任務二 了解法治】第二小組對《愛國主義教育法》進行宣傳。法律條文 第十五條國家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并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網友觀點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更是法定職責。以法為愛國主義教育護航,以德為愛國主義教育立心。為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筑牢堅實的法治和道德基礎。運用“德治與法治”的知識,簡要評析網友的觀點。(3分)13.(7分)九年(1) 班同學以“提高生態文明意識,更好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進行討論。以下是兩名同學搜集的材料:古詩語錄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我們在生活中常看到一些公益廣告。不要讓眼淚成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沒有買賣, 就沒有傷害。 除了腳印, 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帶走。詩中所展現的美好意境,是人類共同的向往。請寫出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2分)公益廣告提醒我們,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是什么 (1分)建設生態文明,我國要堅持的基本國策是什么 (1分)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應貫徹哪一新發展理念 (1分)(5)討論結束后,班長向全班同學發出號召:建設美麗中國,有你也有我!日常生活中,你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 (寫出具體做法,2分)14.(8分)某校九年級(2)班開展了以“共筑中國夢,自信中國人”為主題的系列探究活動,同學們圍繞收集的一些資料,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問題。【共筑中國夢】看清歷史才能看清前途,讀懂未來必先讀懂過去。展望未來,同學們充滿憧憬,紛紛在夢想卡上鄭重地寫下“中國夢和我的夢”。(1)在下面“夢想卡”的橫線上填寫適當內容。(2分)夢想卡 2035年,我27歲。到那時,我國將 ① , 我將在智能機器人研究領域有所成就。 2050年,我42歲。到那時,我國將 ② ,我將擁有自己創辦的公司,成為一名企業家。【唱響中國夢】千年的歲月悠悠漫長/百年的奮進無比激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執著的信仰/五十六個民族挽緊臂膀風雨同往/用勤勞鑄就擎天的柱/用勇敢架好承重的梁/我們昂首闊步在新征程上/劈波斬浪去唱響幸福的夢想(詩歌《唱響中國夢》)(2)根據歌詞內容和所學知識,簡要談談如何唱響我們的“中國夢”。(4分)【自信中國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自信滿滿的中國人民,這是信心滿滿的國家。★企業家:越來越多的中國行業標準正在成為世界標準。★文學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品和中國作家在國際上獲獎,證明中國文學的水平在不斷提升。★維修工:我雖然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普通工人,但我敢求新、愿擔當。參加工作以來,已經取得多項科技成果,獲得多項國家專利,為企業創造了很高的效益。根據材料,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2分)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 (九年級)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D D A D D B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道小題,其中第11題9分,第12題6分,第13題7分,第14題8分,共30分)11(9分)(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1分)但是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1分)(2)①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創新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在生活中,我們要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勇于實踐。(3分,言之有理即可)②烤箱的托盤壞掉了,只需要幾個金屬晾衣架就解決了問題。(1分,符合生活創新例子即可)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3分)12(6分)(1)①深入調查研究,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體現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全過程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②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央和地方的意見,體現了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在網絡上進行意見征詢,充分聽取各界人士的建議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最真實、最廣泛、最管用的特點。③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3分)①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③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網友觀點正確。(3分)13.(7分)(1)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2分)(2)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分)(3)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1分)(4)綠色的新發展理念。(1分)(5)①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 ②愛護花草樹木;③隨手關燈;④節約糧食⑤踐行“光盤行動”;⑥一水多用;⑦綠色出行;⑧宣傳環保政策;⑨隨手關閉水龍頭;⑩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寫出具體做法即可,2分)14(8分)(1)①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1分)②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分)(2)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4分)(3)①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②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③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④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⑤增強責任感、使命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外來先進文化。⑦彰顯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品格,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成長!(2分,2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道法試題答案.docx 九年道法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