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一中學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富起來、強起來,而非站起來,①錯誤;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④錯誤;材料體現了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②③正確。2.D:開展冰雪旅游與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設法治中國無關,③不符合題意;①②④是開展冰雪旅游的積極作用。3.D: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①錯誤;推動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中國人民,不是全世界人民,②錯誤;③④符合題意。4.D: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A錯誤;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不是唯一途徑,B錯誤;C是教育發展的成果,不是原因;D正確。5.B: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提高科創能力,攻堅核心技術,B正確;不能放棄傳統產業,A錯誤;C、D與發展“新質生產力”關系不大。6.C: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人民當家作主,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7.B:該法制定和修改過程中公開征求意見,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特點,也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①④正確;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是法定的,不能隨意擴大,②錯誤;人民間接行使管理國家各項事務的權利,③錯誤。8.B:政府必須依法行政,使法律法規得到落實,B正確;人大科學立法,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A、C、D錯誤。9.C:中華文化并非無可挑剔,①錯誤;②③④正確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作用和意義。10.B:文化傳承不是完整呈現傳統文化全貌,①錯誤;文化發展繁榮不能為社會進步奠定物質基礎,④錯誤;②③正確。11.D: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表現,體現了其與時俱進的品格,D正確。12.A:鑿壁偷光體現的是刻苦學習,B錯誤;孔融讓梨體現的是謙讓,C錯誤;愚公移山體現的是堅持不懈,D錯誤;A對應正確。13.D:A體現的是規則意識,B體現的是志向和勤奮,C體現的是愛國,D體現的是誠信。14.A:圖片反映的政策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A正確;不能徹底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B錯誤;與計劃生育政策并不矛盾,C錯誤;與人口素質提高無直接關系,D錯誤。15.B:“兩岸一家親”不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②③錯誤;①④正確。16.B:香港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錯誤;①②④是香港取得成就的原因。17.B: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根本利益,A錯誤;澳門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錯誤;“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與澳門無關,D錯誤;B正確。18.A:A是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與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無關;B、C、D符合要求。19.C: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能提供物質保障,A錯誤;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實現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B錯誤;落實濕地保護法與調整能源結構、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沒有直接關系,D錯誤;C推導合理。20.B:一雙鞋的“旅行”體現了經濟全球化,B正確。21.C:中華文化要學習和借鑒外來優秀文化,①錯誤;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不能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物質基礎,④錯誤;②③正確。22.A: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A正確。23.C:制約人類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有很多,不只是環境問題,②錯誤;①③④正確。24.B:我國與世界各國根本利益不一致,①錯誤;中國不主導世界,③錯誤;②④正確。25.A:材料體現了中國為世界發展和和平貢獻方案,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26.(1)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有利于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促進科技進步;有利于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3)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敢于質疑,善于思考;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活動;關注科技發展動態,為祖國科技發展建言獻策等。27.(1)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手抄報展覽等。(2)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還要求實行善治。(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學會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28.(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3)示例:滿族。風俗習慣: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等。(4)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等。29.(1)美麗中國,應該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鳥語花香、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等。(2)危害人類健康;破壞生態平衡;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綠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類投放;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30.(1)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目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根本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等。(4)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自信的中國人能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等。十一中學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60分鐘2.全卷共有兩部分,總分100分3.所有試題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答題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5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很少到海外,所以有外國人發出“你是中國人嗎”的疑問:2024年6月28日,央旅對中國出境游市場進行了深度剖析。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已超8700萬人次,預測2024年中國出境游人數有望達到1.3億人次,這一增長幅度不僅體現了中國旅游市場的活力,也彰顯了中國作為國際旅游重要客源國的地位。材料表明①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②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③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④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2.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冰雪旅游帶動了黑龍江省經濟的發展。只有不斷彰顯自身獨特性,才能持續增強一個地區的生命力、吸引力。開展冰雪旅游的積極作用是①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②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③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設法治中國④有助于促進經濟發展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新時代十二年,中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民生保障全方位躍升,表明黨和政府①引領全體人民實現同等富裕②推動發展成果惠及全世界人民③在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我國重視教育發展的原因是A.教育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C.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 D.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5.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一詞,“新質生產力”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A.放棄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 B.提高科創能力,攻堅核心技術C.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第三產業 D.推進國防建設,維護國家安全6.某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居民議事廳”,由居民們共同商議解決社區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這種做法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A.協商民主 B.全過程人民民主 C.人民當家作主 D.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7.2024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該法制定和修改過程中,在中國人大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共計收到7688人次在線提出23341條意見。這①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②擴大了我國人民群眾的基本政治權利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各項事務的權利④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8.2024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要使這些法律法規得到落實,政府必須A.科學立法 B.依法行政 C.公正司法 D.依法執政9.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賀詞中說,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這體現了中華文化①包羅萬象、與時俱進、無可挑剔②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③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④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2024年總臺春晚主標識以“龘”字為主視覺符號,整體設計以中國傳統篆刻藝術中極具特色的“四朝官印”字體九疊象為靈感來源,莊嚴平衡、中正勻稱,彰顯出大氣雄健的文化氣象。從古老漢字到現代科技,龍年春晚主標識連接古今、融通未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文化傳承應完整呈現傳統文化的全貌②優秀傳統文化為文藝創作提供靈感③與現代技術結合能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與活力④文化發展繁榮能為社會進步奠定物質基礎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從井岡山精神、焦裕祿精神,到偉大抗疫精神、北京冬奧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具有A.勤勞勇敢的品 B.自信自強的品格 C.吃苦耐勞的品格 D.與時俱進的品格12.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下列故事與其所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對應正確的是A.程門立雪————尊敬師長 B.鑿壁偷光————勤儉節約C.孔融讓梨————寬以待人 D.愚公移山————助人為樂13.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下列名句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的是A.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B.功崇惟志,業廣惟勤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D.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14.下列對下側圖片理解正確的是A.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B.能徹底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C.是與計劃生育政策背道而馳的D.能促進我國人口素質快速提高15.2023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結果在臺北揭曉,“融”字以最高票數當選。對“融”字的含義解讀正確的是①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②“兩岸一家親”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③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自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香港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經濟穩步增長、社會穩定有序,教育與文化繁榮發展。香港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①“一國兩制”方針的成功實踐 ②中央政府和內地的大力支持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④香港社會各界的團結奮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澳門回歸以來,背靠祖國堅強后盾,西灣大橋、港珠澳大橋相繼落成,口岸通關模式不斷升級,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這些成就反映了A.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B.澳門與祖國共享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D.“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18.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下列選項不符合要求的是A.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C.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D.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深化兩岸融合發展19.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下列推導合理的是A.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實現共同富裕B.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同步富裕C.轉變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式→開發地方特色文創產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D.落實濕地保護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調整能源結構,消除二氧化碳排放20.一雙鞋的“旅行”:德國設計外觀和功能→中國研究生產流程→東南亞一些國家生產出來→美國貨船運往沙特出售。這體現的是A.世界兩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社會信息化 D.文化多樣性21.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的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下列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沒有必要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②不同文化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也要保持各自特色,求同存異③世界文化具有豐富性、多樣性,應該尊重差異、理解包容④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能夠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A.經濟和科技B.和平和發展C.文化和軍事D.政治和生態23.2024年6月5日,以“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為主題的世界環境日活動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與此次活動,旨在強調土地對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①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只有環境問題制約人類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③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④各國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說道,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我們成功舉辦中國一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系列主場外交迎來五洲賓朋。我國這樣做①說明我國與世界各國根本利益一致,已融為一體②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體現了中國擔當③為世界貢獻了中國力量,展現了主導世界的雄心④體現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貢獻了中國智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5.【主題概括】小慶參加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以下是他的部分演講內容,請推測他的演講主題是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舉行。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重慶舉行。巴勒斯坦14個政治派別代表在北京簽署了《北京宣言》。A.中國方案顯擔當 B.多極格局正形成 C.世界和平已實現 D.創新強國已建成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0 分)26.【創新引領發展建設航天強國】(共9分)2024年6月26日,嫦娥六號返回器安全著陸,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習近平總書記致電祝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在賀電中強調: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1)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我國實施的哪些戰略 (3分)(2)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有什么重要意義 (3分)(3)我們青少年能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些什么 (3分)27【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意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你所在學校要開展一次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1)學校要宣傳法治建設的相關知識,請你設計兩種活動形式。(2分)(2)“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2分)(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2分)(4)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做 (4分)28.【鑄牢意識,維護團結】2024年3月5日,全國政協領導同志分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有關界別與委員們一起討論。全國政協副主席巴特爾在參加少數民族界委員小組討論時說,要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決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民族工作要求,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1)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2)為什么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大團結 (4分)(3)請介紹牡丹江的一個少數民族及風俗習慣(2分)(4)中學生如何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3分)29.材料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九年(2)班同學以“提高生態文明意識,更好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進行討論。以下是兩名同學搜集的材料:古詩語錄 兩個黃里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我們在生活中??吹揭恍┕鎻V告。 ◇不要讓眼淚成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帶走。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及自身實際,回答下列問題:(1)詩中所展現的美好意境,是人類共同的向往。請描繪你心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2分)(2)公益廣告提醒我們,環境惡化的危害(2分)(3)討論結束后,班長向全班同學發出號召:日常生活中,你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 (3分)30.【凝心聚力共圓中國夢】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新時代的中國開拓前進,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某校九年級(1)班以“新夢想,新征程”為議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探尋時代新變化】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人民艱辛探索、矢志不渝、攻堅克難,譜寫了壯麗史詩,創造了人間奇跡:(1)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寫出中國夢的內涵(2分)【迎接發展新挑戰】中國式現代化,路徑明晰,未來可期。(2)再出發,中國式現代化在怎樣的歷史方位中踏上新征程 (2分)請你寫出新征程上的“藍圖”目標(2分)【描繪人生新未來】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4)請運用中國夢的相關知識,說說2024年國家將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根本依據。(4分)(5)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自信中國人的形象。(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十一中學區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docx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十一中學等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