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觀察運動的物體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材第81~82頁內容。1.從相同的角度觀察運動的物體,體會觀察物體的時間順序與物體運動的聯系。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鞏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課件。一、復習導入師: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研究了觀察物體,知道了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們繼續研究觀察物體。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1.師:小朋友們,你們已經知道觀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可能不同,那么觀察角度不變,如果物體是運動的,不同時間看到的結果又如何呢?(板書課題:觀察運動的物體)課件展示:教材第81頁例2。師:這是一列動車進站時,明明連續拍攝的三張照片,你覺得哪一張照片是最先拍的?學生交流回答。生1:動車離得越遠,看上去越小。生2:最先拍的照片中動車應該最小。生3:第三張照片中動車看上去最小,是最先拍的。師:哪一張照片是最后拍的?生1:第一張照片中動車進站的車廂最多,是最后拍的。生2:第一張照片中動車離明明最近,是最后拍的。生3:第一張照片中動車最大,是最后拍的。(學生回答,教師給予鼓勵、表揚)師生一起說拍照順序:編號為3、2、1。2.試一試。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動車出站時,動車是由近到遠、由大到小的,所以照片中動車越大越近,表示越先拍;越小越遠,表示越后拍。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3.總結。師生:從遠到近,物體逐漸變大;從近到遠,物體逐漸變小。三、鞏固提高,練習實踐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1)“從前面駛過”說明汽車有駛來前、駛到正前方、駛過去三個階段。(2)“從滑梯上往下滑”說明有上、中、下三個階段。(3)“相遇后繼續行駛”說明兩輛汽車有相遇前、相遇、相遇后三個階段。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定3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交流,并舉手說說自己的想法。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習了物體運動時,觀察到的物體的遠近、大小不同。從遠到近,物體逐漸變大;從近到遠,物體逐漸變小。觀察運動的物體從遠到近,物體逐漸變大;從近到遠,物體逐漸變小。聯系生活,實踐運用;生活是現實的、豐富的,數學是抽象的,如果不把兩者聯系起來,學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節課創造大量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培養了學生觀察立體實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