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材第60~61頁的內容。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減法的口算方法。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維。3.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識、主動合作意識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確進行計算。小正方體若干、計數器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例2情境圖)小朋友,蛋糕店里有顧客上門了哦!從圖中你們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呢?學生看圖回答。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1.提出問題并列式解決。(1)師:根據圖中顧客說的話,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生:一共買了多少塊蛋糕?(2)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很棒!求一共買了多少塊蛋糕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算式?生1:顧客買了25塊和3塊。生2:把25塊和3塊合起來就是一共買的蛋糕塊數。生3:用加法計算。25+3=K。(3)師:怎樣計算這個加法算式呢?生1:可以把25塊分成20塊和5塊,5塊加3塊是8塊,再加20塊就是28塊,所以25+3=28。生2:我用擺,先用5個一加3個一,就是8個一,即8,再加上剩下的20就是28。 25+3=28師:小朋友說得很對。我們怎樣借助計數器計算呢?師生一起拿出計數器撥一撥: =KK2.總結算法。(1)(擺)依據數的組成,5個一加3個一等于8個一,是8,再加20,就是28。(2)(用計數器)把個位上的數相加5+3=8,表示8個一,再在十位加上2,表示2個十,合起來就是28。3.舉一反三。教學課本第61頁的“試一試”。師:怎樣計算25-3=K呢?小朋友們先在計算器上撥一撥,再填一填。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后,交流做法。師:計算25+3和25-3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交流回答。師強調: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只需個位相加、減,十位數字與兩位數的十位數字一樣。三、鞏固深化,應用算法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1)同桌一起用計數器撥一撥,寫出結果。(2)指定兩名學生全班演示,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撥。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1)全班學生口算。四人一組互相檢查,有錯的在組內說一說,錯在哪兒,應該怎樣算,并改正。(2)引導學生比較兩道算式的不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時,將兩位數的幾個一與一位數相加、減,再加上兩位數中的幾個十。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指定幾名學生說說自己的做法。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在計算時,個位上的數要和個位上的數相加、減,十位上的數與兩位數的十位數字相同。計算要認真,細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25+3=28 25-3=22這節課讓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索性的學習過程,總體來說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上積極主動。教學時教師以顧客買蛋糕的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算法。利用撥計數器開展操作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直觀經驗,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表達和交流,促進學生的思考,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做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又有助于發展學生探索和合作意識,使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足之處: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理解有困難的學生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在以后教學中還要多加注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