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1.1 全面調查 課題 12.1.1 全面調查 授課人學習 目標 1.了解全面調查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以及知道可以用統計表、統計圖直觀地描述數據. 2.理解總體、個體的概念.學習 重點 了解全面調查的意義.學習 難點 了解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教學活動教學 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 一: 創設 情境 導入 新課 【課堂引入】 生活中數據無處不在,這些數據是怎么來的呢 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哪些 圖12-1-3 以學生身邊的實例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與討論,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探究1】 全面調查的步驟 問題: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學對文學、科技、體育、藝術、勞技五類課外活動的喜愛情況,你會怎么做 為解決該問題,需要進行統計調查. 首先,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數據,為此要設計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 年 月 在下面五類課外活動中,你最喜愛的是( )(單選). (A)文學 (B)科技 (C)體育 (D)藝術 (E)勞技利用調查問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同學最喜愛的課外活動的編號(字母),我們把它們稱為數據.例如,某同學經過調查,收集到如下50個數據: 通過設計調查問卷,讓學生體會到調查問卷是收集數據的一種工具,是調查者根據調查目的所設計的由一系列問題、備選答案和說明等組成的一種調查形式.通過制表、劃記,讓學生了解整理數據的過程.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從上面的數據中,你能看出全班同學對各類課外活動的喜愛情況嗎 雜亂無章的數據不利于發現其中的規律.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數據所蘊含的規律,需要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中經常用表格整理數據,對前面50個數據的整理如下表所示. 全班同學最喜愛的課外活動的人數統計表 課外活動類型劃記人數百分比文學(A)正714%科技(B)正816%體育(C)正正正1734%藝術(D)正正1428%勞技(E)48%合計50100% 在上表中,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時,“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位同學.例如,編號為A的課外活動對應的人數是7,記為“正”. 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學喜愛各類課外活動的情況.例如,最喜愛文學類課外活動的同學有7人,占全班人數的14%;最喜愛科技類課外活動的同學有8人,占全班人數的16%;等等. 為了更直觀地表示上表中的信息,還可以用條形圖(圖12-1-4①)和扇形圖(圖12-1-4②)來描述數據. 圖12-1-4 你能根據上表、圖12-1-4,說一說全班同學對五類課外活動的喜愛情況嗎 在上面的調查中,我們利用調查問卷得到全班同學喜愛課外活動的數據,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并用統計圖對數據進行直觀形象的描述.通過分析這些表和圖,了解全班同學喜愛課外活動的情況.在這個調查中,全班同學是要考察的全體對象,我們對全體對象都進行了調查.像這樣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叫作全面調查.例如,2020年我國進行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調查.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口(包括現役軍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人口)共約144350萬人. 【探究2】 總體和個體的概念 在上面的調查中,全班同學是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名同學稱為個體.為了強調調查目的,有時也把全班每一名同學喜愛的課外活動類型的全體作為總體,每一名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類型作為個體. 【應用舉例】 例1 調查下列問題,選擇哪種收集數據的方法比較恰當 (1)長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況; (2)2025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收視率; (3)你班誰最適合當數學課代表. 通過教師繪制扇形圖,使學生體會扇形圖通過扇形的大小來表示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顯示每組數據相對于總體的大小.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解:(1)因為調查的是長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況,所以可采用實地調查法. (2)由于電視的覆蓋面較廣,我們憑自己個人的力量無法弄清收視率,因此可采用媒體調查法. (3)因為一個班的同學不多,且是本班同學,故可采用民意調查法. 例2 下列調查中,適合采用全面調查方式的是 (A) A.了解某班學生“50米跑”的成績 B.了解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 C.了解一批炮彈的殺傷半徑 D.了解一批袋裝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劑 例3 某中學七年級的同學就“每年過生日時是否會向母親道一聲謝謝”這個問題對本年級66名同學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否 否 否 有時 否 否 否 是 否 有時 有時 否 否 有時 有時 否 否 有時 否 否 有時 有時 否 有時 否 否 有時 有時 有時 否 否 否 有時 有時 是 是 有時 有時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有時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根據上述結果完成下面的統計表,并根據統計結果談一談你的感想. 回答內容劃記人數百分比是有時否 [解析] 用類似于唱票的辦法填寫表格,所談感想有道理即可. 解:填表如下: 回答內容劃記人數百分比是正正1015.15%有時正正正1725.76%否正正正正正正正3959.09% 從統計結果看出現在的孩子感恩之情淡薄,學校、家庭、社會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答案合理即可) 利用典型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新知,同時檢測學習效果,幫助學習真正理解、掌握新知.活動 三: 課堂 總結 反思 【小結】 提綱挈領, 重點突出,注重課堂小結,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續表)活動 三: 課堂 總結 反思 【當堂訓練】 1.要調查你校學生學業負擔是否過重,下列方法最恰當的是 (B) A.查閱文獻資料 B.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C.上網查詢 D.對校領導進行問卷調查 2.下列調查中,最適合采用全面調查的是 (B) A.端午節期間市場上粽子的質量 B.某校九年級三班學生的視力 C.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收視率 D.某品牌手機的防水性能 圖12-1-5 3.小明對九(1)班全班同學“你最喜歡的球類項目是什么 (只選一項)”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把所得數據繪制成如圖12-1-5所示的扇形圖.由圖可知,該班同學大多數人最喜歡的球類項目是 (D) A.羽毛球 B.乒乓球 C.排球 D.籃球 4.課堂上,老師設計了如下不完整的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 年 月 日 你平時最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是 ( ) A.a B.b C.c D.d并準備在:①室外體育運動;②游泳;③跳繩;④羽毛球;⑤跑步;⑥球類運動中選取四個分別作為a,b,c,d的備用選項,那么選項合理的是 (C)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全面調查的相關知識.【教學反思】 ①[授課流程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由學生熟悉的問題引入新課.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讓他們參與調查問卷的設計、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過程.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參與面也很廣,做到了有價值和有意義地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 ②[講授效果反思] 通過本節教學,學生對用條形圖及扇形圖分析、解決問題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學生能利用統計圖描述數據.不足的地方就是時間稍稍有些緊,對個別同學的指導不到位. ③[師生互動反思] ④[習題反思] 好題題號 錯題題號 反思教學設計,更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