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科期末教學質量評價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ACADB 6-10:BACBB 11-15:DCBCB 16-20:ADBAC二、非選擇題21.(1)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作用:①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從容,體味更多的生活樂趣;②遇到困難和挫折,能夠及時調整心態,不畏懼,不退縮,勇敢面對。(其中態度寫正確1分,作用3分)(2)①該觀點錯誤。②逆境是我們人生歷程中的一種境遇,對人生的作用是雙重的,既有消極影響,也有積極影響,關鍵是以何種態度對待人生的境遇。③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但是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氣,迎難而上。在青少年時期經歷一些挫折和考驗,有助于我們走好人生路。④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和面對逆境,做到逆境不餒。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逆境就可以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其中判斷1分,能點出逆境有雙重影響1分,為什么2分,做法2分)22.(1)情境中人物的救人行為:①對生命有一種敬畏的情懷,認識到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是堅強的、是崇高的、神圣的;②認識到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覺地關愛他人的生命;④敬畏生命,不漠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⑤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答到其中3點即可得6分,其他能聯系材料回答可酌情給分)(2)原因:①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著他人。③用心對待和做好事關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一點2分)方法:①地震時抱頭鉆到桌底;②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嘴巴;③溺水時首先不要慌亂,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在水中胡亂的掙扎,會使身體下沉。(任寫2例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3.(1)①BC AD ②AB CD (1空1分,錯寫漏寫不得分)(2)①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時代、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②立足崗位作奉獻。任何一項工作都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為社會服務中創造著自身特有的價值。③在踏實奮進中綻放人生的光彩。只有沉下心來,心無旁騖,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④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精彩人生。當我們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人生就會閃耀出偉大的光輝。(6分)(3)①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②珍愛生命,守護生命安全;③敬畏生命,關愛他人,善待自己身邊的人;④勇敢面對挫折,增強生命韌性;⑤探尋生命意義,活出生命精彩。(答到任3點不同角度即可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給分)試卷第1頁,共3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科期末教學質量評價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初中生活的序幕剛剛拉開,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我們要( )①珍視當下,把握機遇 ②把準人生方向,積極追求進步③確立更高的發展目標,在擔當中歷練 ④及時享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唯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在人生中免入歧途”。從正確認識自己的意義的角度來看,這句話說明( )①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②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增強對他人的信賴③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④我們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認識自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告誡全黨:“我們黨歷經百年、成就輝煌,黨內黨外、國內國外贊揚聲很多。越是這樣越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中迷失自我。”從認識自己的角度看,這段話告訴我們( )①要正確認識自己 ②要客觀冷靜對待他人評價③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 ④要學會欣賞自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指令長湯洪波在答記者問時堅定地說:“一心想的就是怎樣把任務完成好。因為,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是我自加入航天員大隊以來就立下的初心。這個初心從未改變,為了初心我從未懈怠。”從航天員湯洪波的話語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A.都要從小樹立航天的夢想,它能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B.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有一定差距,因此不能執著于夢想C.人生夢想只有一次確定的機會,因此要立長志、立大志D.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5.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揭示出學習要( )A.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B.發現并保持學習興趣C.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D.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6.以下古人智慧有利于形成優良家風的有( )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②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④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某班開展了以“建設美好的家庭”為主題的問卷調查,下圖是其中一個問題的調查統計結果,這一結果啟示我們( )A.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B.應輟學外出打工,賺錢贍養父母C.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D.凡事都聽取父母的意見和教導8.自習課上,張華向同桌王奇求教一個不認識的字,老師以為他倆不認真學習,擾亂自習課紀律,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批評了張華,張華感覺很委屈。你認為張華應該( )A.接受老師批評,顧大局忍氣吞聲 B.要求老師道歉,并公開澄清事實C.遵守課堂紀律,課下與老師溝通 D.當堂告知老師,申訴自己的委屈9.小林因病雙腿無法正常行走。10 年來,同學小陽一直充當著小林的“腿腳”,背著他一起長大,成績優異的小林在學習上也常常幫助小陽,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的事跡讓我們明白( )A.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B.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C.交友要慎重選擇 D.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10.經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通過“三顧茅廬”打動諸葛亮,從此二人建立了生死之交的關系。這一過程說明( )A.交友需要慎重選擇 B.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C.交友需要關心對方 D.交友需要尊重對方11.小明當選紀律委員后,以身作則,不僅改變了原來上課愛說話的小毛病,還帶動同學們遵守班級秩序,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這告訴我們( )A.個人在集體中可以感受關愛與溫暖 B.集體可以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C.集體可以影響甚至完全改變一個人 D.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12.“我獨自長跑時,盡管想堅持跑完,可常常因為怕累怕苦而半途而廢。后來班級進行集體長跑訓練,要求“一個也不能少’。看到同學們都在堅持,我也堅持跑完了全程。”這位同學的經歷表明( )A.集體生活帶給我們溫暖B.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會與人交往C.在實現集體共同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也得到了成長D.在集體活動中,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13.2022 年 8 月 5 日,年僅 21 歲的重慶女孩陳俊麗因為突發腦出血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家屬最終決定將她有用的器官無償捐獻。陳俊麗的父親含淚告訴記者:“雖然她的生命很短暫,我們也想讓她為社會做點貢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于是我和妻子商量,把女兒有用的器官捐獻給別人,也是想讓她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以下觀點與陳俊麗父母的生命觀相一致的是( )A.蔑視生命,生命早晚有盡頭 B.珍愛生命,個體生命可接續C.敬畏生命,生命已逝無意義 D.善待生命,利用生命謀聲譽14.2024 年 7 月 25 日是第四個世界預防溺水日。據報道,我國每年約有 5.9 萬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了 95%以上。近年來,溺水成為我國兒童意外傷害致死事故的“頭號殺手”。這警示未成年人( )①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警惕意外傷害 ②提高自己的游泳技術,杜絕溺水可能③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遠離游泳運動 ④增強風險意識,遠離危險區域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5.《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學校、家庭及有關方面應共同努力,確保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這是因為( )①健康是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 ②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③我們要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 ④學生的健康關乎中華民族的未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下列關于人生目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生目標決定著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B.人生目標會帶來穩定而持久的外在激勵C.人生目標讓我們克服困難、不走彎路D.人生目標指引我們走上最好的人生道路17.附著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間里,你是塵埃。從確立人生目標的角度看,以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人類的福祉相統一B.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C.找準人生前進的方向,才能成就理想的人生D.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我們樹立人生目標的必要前提18.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素的發現是一個艱苦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她經歷了上百次失敗,但屠呦呦并沒有因此放棄,而是調整自己,最終獲得成功。這告訴我們( )A.生活難免有困難,只有經歷困難才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B.在逆境中前行,需要保持積極的態度,不言敗C.逆境會給人帶來損失和痛苦D.成功就是一個艱苦又漫長的過程1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句詩的意思是: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我(詩人)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掛起風帆渡過茫茫大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啟示我們( )①樂觀自信,笑對困難與挫折 ②自強不息,逆境中奮勇前行③磨礪意志,克服自己的弱點 ④選擇自立,拒絕外力的幫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時代楷模”寶塔消防救援站,在滅火救援、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受到老區人民廣泛贊譽。他們( )①為國為民,彰顯敬業品格 ②直面挫折,與苦難作斗爭③奉獻社會,綻放人生光彩 ④勇于擔當,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第 21小題 10 分,第 22 小題 14分,第 23 小題 16 分,共 40 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東京奧運會上,年僅 14 歲的全紅嬋用非凡的實力為自己的人生畫下濃重抹彩的一筆。此后,全紅嬋一路高歌在 15 個月內實現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的“金牌大滿貫”。但是,全紅蟬連續在關鍵性比賽上失利。賽后,她積極反思自己的失誤,并在失敗中總結教訓,調整心態,推動自己不斷進步,繼續堅定地備戰巴黎奧運會。(1)請你說說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全紅嬋具有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并說說這種人生態度的作用。(4分)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的座談會上作了題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他說,青年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2)有同學認為:逆境百害而無一利!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6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 14分)時間:2024 年 1 月 12 日。地點:河北省辛集市一所幼兒園。事件:一名 3歲男童突發高燒性驚厥倒地不起,老師們立即撥打了 120 電話。一位女老師顧不上穿外套,抱起孩子就沖出門外,跑到馬路上向過往車輛求助。一輛黑色轎車路過,這位老師直接跪在馬路中間求救,好心司機立即停下車,二話不說將孩子緊急送往醫院。由于送醫及時,孩子得到了及時救治。評論:寒冷刺骨,積雪未融。穿著單衣跪在馬路上的老師和停車施救后姓名都沒留的司機,讓人們看到了師德和人性的力量,更看到了善良和大愛。為他們點贊!(1)請你從敬畏生命的角度,談談對情境中人物救人行為的認識。(6分)(2)在生活中,我們會遭遇不可抗拒的災害、災難,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說說我們要盡力守護生命安全的原因并寫下兩種自救自護的方法。(8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 16分)生命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生命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生命的意義在哪里?這些問題你思考過嗎?七年級(2)班道德與法治老師組織同學們以“珍愛生命,活出生命精彩”開展項目化學習,請你一同參與完成以下任務與問題。【階段一:聚焦任務,收集資料】為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和思考,同學們搜集到以下兩組圖片:資料一:資料二:(1)①守護生命既要愛護身體還要養護精神。資料一中屬于愛護身體的是 ,屬于養護精神的是 。(2分)②交通規則,人人遵守;珍愛生命,安全為天。資料二中屬于交通標志的是 ,屬于安全標志的是 。(2分)【階段二:密切合作,深度探究】以下是兩位同學圍繞平凡生命中閃耀出偉大,活出生命的精彩展開的討論:小謙說:彭世祿是我國著名核電專家,中國核電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追授“時代楷模”。1950 年代,隱姓埋名,他致力于核潛艇的發展,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小周說:張順東、李國修夫婦是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五龍鎮坪子村村民。他們雖身患殘疾,卻自力更生,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撫養年幼的孩子和兩個孤兒侄女,共同撰寫《走出貧困》、頂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我感覺他們很偉大。(2)請你結合兩位同學的發言,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在奉獻中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6分)【階段三:展示交流,實現價值】最后,同學們將探究成果制作成美片,配上音樂《怒放的生命》后上傳至網絡,反響熱烈,同時,他們按計劃召開成果展示和總結。(3)請圍繞本次活動寫一些你的“收獲”或“感悟”。(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答案.docx 廣東陽江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科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