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圖形大變身(一)第1課時 做一做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1.通過實物印一印、描一描等活動,初步體會“面在體上”。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3.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活動中體會“面在體上”。引導學生從“體”抽象出“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一、情境引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這是你們上學期認識的老朋友,你們還認識它們嗎?老師一邊說,一邊出示牙膏盒、魔方、茶葉桶、小皮球、積木等。師:這些物體分別是什么立體圖形?誰來介紹一下它們?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師:這個底面是三角形的,叫什么?生:我知道,它叫三角體。師:不對,數學上不這么叫,這種形狀的物體我們叫它三棱柱。大家桌子上都有一個這樣的物體,摸摸這個物體其中的一個面,說說你有什么感覺?(感知“面在體上”)生:平平的、滑滑的。二、探究新知1.說一說。師:那我們怎么把這樣平平的面請到紙上呢?同桌討論,說一說:你是準備怎么把這樣平平的面搬到紙上?(學生匯報,交流)2.描一描,印一印。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張紙和一塊印泥,請你用你喜歡的方法把身邊的物品其中的一個面搬到紙上。(師巡視,巡視時注意觀察學生的作品)(1)學生動手操作。(2)全班交流,并指名學生說說是從哪個物體的哪個面搬下這個圖形的。3.遷移拓展。師:剛剛同學們都借助手邊物品描出了你喜歡的圖案,那除了這個圖案,你手邊的物品還能做出什么形狀?(同桌之間交流討論,互相展示)師:這些圖形各有各的特點,試試能不能用你們手頭上的積木印一個你喜歡的圖案?(1)分組交流,嘗試創作。(2)小組代表分享,教師展示學生作品。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第19頁“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操作,同桌交流。2.完成教材第19頁“練一練”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全班交流。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練習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做一做描一描 印一印本節課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內容設計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玩中學,樂中悟”是本節課最大的特點。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驗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安排了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教學中注重從感知入手,通過“看、印、描”和討論、交流、認識平面圖形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獲得對圖形最直接的體驗。經歷由個人創作到觀賞以及描述其他同學作品的過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