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捉迷藏教材第29~30頁的內容。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借助計數器進一步理解探索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及算理。2.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3.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特性。理解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及算理。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特性。一、談話引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你們還記得計算十幾減幾的幾種方法嗎?(數數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法算減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運用這些方法來計算十幾減幾。二、探究新知1.課件出示教材第29頁主題圖。2.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師:同學們,請看這幅圖,在圖中你都看到了什么?3.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1)學生小組內交流,集體匯報。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為什么要這樣解答?學生匯報預測:生1:從圖中小朋友的對話可以知道一共有14個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生2:還可以知道有13人要藏起來。生3:8人還沒藏起來。……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那你們能根據這些信息求出藏起來的小朋友有多少個嗎?引導學生正確列式:13-8。(2)合作學習,交流算法。師:13-8怎樣計算?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學生自由發言)師:他們的算法對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計數器探究13-8的算法,并引導學生理解借一當十,因為個位3顆珠子不夠減,所以要把十位上的1顆珠子撥到個位,就變成了10顆,從這10顆中減去8顆,就變成了2顆,也就是10-8=2,再加上個位原有的3顆,最后還剩5顆,即2+3=5;或者先把8分成3和5,此時13-3=10,再把計數器十位上的1顆珠子撥到個位,就變成了10顆,再減去剩下的5顆,就變成了5顆,也就是10-5=5。4.嘗試練習。17-9= 11-6=(教師先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全班集體交流匯報,再帶著學生將前面所有方法進行回顧梳理。教師重點就借助數線尺的方法進行補充講解)師:大家先看數線尺,思考為什么要先往前數7個數?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圖中展示的是分段數,即把9分成了7和2,在數線尺上先往前數7個數,也就是17-7=10,再往前數2個,也就是10-2=8,教師要適時把數的過程在數線尺上畫出來。(數線尺主要是用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和運算的道理,教師要利用數線尺引導學生學著用數線尺表示思考過程,會看圖解釋計算的道理)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第30頁“練一練”第1題。學生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談論。2.完成教材第30頁“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獨立在教材上完成,全班交流,集體訂正。3.完成教材第30頁“練一練”第3題。先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數,然后再根據得數尋找蘋果上的數,連一連。四、課堂小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練習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捉迷藏13-8=5(個)方法一:破十法。10-8=2 2+3=5方法二:平十法。13-3=10 10-5=5本節課主要是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計算十幾減幾的基礎上,借助計數器和數線尺繼續探究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和算理。教學時從復習十幾減幾的四種方法入手,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記憶,為進一步的鞏固教學做好鋪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