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課時 搭積木教材第6~7頁的內容。1.結合搭積木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意義。2.使學生根據11~20各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3.學習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理解加減法的含義。讓學生列不同的算式解答。一、游戲引入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玩一個積木增減的游戲,可以用石頭剪子布或其他方法,讓學生盡情玩,一邊玩一邊說“再放( )塊或拿走( )塊”。師:你在玩積木時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通過放積木和拿走積木活動,你能用數學式子表示嗎?二、自主探究活動一:探究13+2的算法。1.獨立列式,探索計算方法。師:原來有13塊積木,再放2塊,求一共用了多少塊積木?怎么算?(學生列式:13+2=)2.全班交流,呈現不同算法。師:你知道13+2等于多少嗎?你是怎么想的?(1)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2)小組代表匯報:方法一:順著數,13再加上2就是接著數2個數,即14,15,所以13+2=15。方法二:13+2可以這樣想:1個十和3個一加上2個一,等于1個十和5個一,就是15。(邊匯報邊在計數器上撥珠演示)即3+2=5,所以10+5=15。方法三:因為3+2=5,所以13+2=15。活動二:探究18-2的算法。1.獨立列式,探索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說一說這里有多少塊積木以及怎么判斷的。(18塊,1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18)師:(課件演示拿走2塊)你知道還剩下幾塊嗎?怎樣列式?(18-2=)2.全班交流,呈現不同算法。師:你會計算18-2嗎?小組討論一下。(1)學生邊擺小棒邊討論算法。(2)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匯報:方法一:倒著數,18減去2就是倒著數2個數,即17,16,所以18-2=16。方法二:18是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減去2個一就剩下1個十和6個一,所以是18-2=16。(邊交流匯報邊在計數器上撥珠演示)即8-2=6,所以10+6=16。方法三:因為8-2=6,所以18-2=16。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的計算方法,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為什么?活動三:探究數線尺。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并能讀出尺子上的數,找到13對應的點,結合“13+2=15”來交流思考過程。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1題。引導學生看懂圖意,獨立完成,全班交流,集體訂正。2.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2題。學生自己寫算式的得數,小組內交流,集體訂正。3.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3題。學生先自己看圖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再在小組內互相說算式,最后全班交流算式,老師指名說出得數,并說說計算方法。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會計算了嗎?五、課后練習完成學生用書相應練習。搭積木13+2=15 18-2=16本節課聚焦于“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學習。通過設計了一個與搭積木相關的情境,通過這一生活化的場景,使學生能夠在細致觀察中更深刻地理解加減法的核心概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即便在玩耍的過程中也能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