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分課時教學設計第3課時《2.3.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設計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口 試卷講評課口 其他課口教學內容分析 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學習者分析 理解用代入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組需要選定一個方程,用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表示另一個未知數.教學目標 1. 會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能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 會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難點 理解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消元”,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 一元一次方程. 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引入新課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 由兩個一次方程組成,并且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方程組, 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2、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 2x+y=2 3、用含y的代數式表示x: 2x+y=2 我們再回顧上一節的一道題: 一個蘋果和一個梨的質量合計200g (如圖1),這個蘋果的質量加上10g的砝碼恰好與這個梨的質量相等(如圖2).問蘋果和梨的質量各多少g 設蘋果和梨的質量分別為x g 和y g。根據題意可列方程: 你知道怎樣求出它的解嗎 現在我們 “以梨換蘋果”再稱一次梨和蘋果: (見課件) 學生活動1: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很快回憶相關問題. ? 帶著問題參與新課. 活動意圖說明: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主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理解學生思考,進行探索.. 環節二:新知探究 因為兩個方程中相同的字母都表示同一未知數,所以根據程y=x+10,方程x+y = 200中的未知數 y可以用x+10 來替換方. 思考: ①為什么可以代入? ②怎樣代入? 這1個蘋果的質量x加上10g的砝碼恰好與這1個梨的質量y相等,即X+10與y的大小相等(等量代換). 這樣就得到一元一次方程x+(x+10)=200, 解得x=95. 把x=95代入方程組中的任何一個方程,就可以求得另一個未知數y的值. ①上面的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②這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是什么? 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也就是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 一元一次方程. 上面這種消元方法是“代入”,這種解方程組的方法稱為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代入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常用的方法之一. 學生活動2: 學生自學、互動。在具體計算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去思考、討論,猜想、發現結論. 學生自主解答,教師適時的進行提示 學生思考 活動意圖說明:從舊知識出發,呼應引課問題,學生通過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共同合作.. 環節三:典例精析 解:把②代入①,得 2y-3(y-1)=1,即 2y-3y+3=1, 解得 y=2. 把y=2代入②,得x=2-1=1. 說明:為了檢驗上面的計算是否正確,可把所求得的解分別代入原方程組中進行口算檢驗,可以不必寫出過程. 解: 由①,得2x = 8+7y, 把③代入②,得 歸納: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是: (1)將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變形,使得一個未知數用能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 (2)用這個代數式代替另一個方程中相應的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個未知數的值. (3)把這個未知數的值代入代數式,求得另一個未知數的值. (4)寫出方程組的解. 學生活動3: 參與教師分析和講例題. 活動意圖說明:熟練掌握.鞏固學的知識,學生通過自己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板書設計課堂練習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用代入法解方程組過程中,下列步驟正確的是 ( ) A.x-2-x=4 B.x-2-2x=4 C.x-2+2x=4 D.x-2+x=4 選做題: 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綜合拓展類作業】 3.解方程:課堂總結 1.消元思想 說明:解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也就是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 (“消元”) 2.代入法 定義:消元的方法是“代入”,這種解方程組的方法稱為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步驟:(1)將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變形,使得一個未知數能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 (2)用這個代數式代替另一個方程中相應的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個未知數的值; (3)把這個未知數的值代入代數式,求得另一個未知數的值; (4)寫出方程組的解.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用代入法解方程組時,使用代入法化簡比較容易的變形是 ( ) A.由①得x= B.由①得y= C.由②得x= D.由②得y=2x-5 選做題: 【綜合拓展類作業】 3.甲、乙兩人同時求方程ax-by=7的整數解,甲求出一組解為而乙把ax-by=7中的7錯看成1,求得一組解為試求a,b的值.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