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小學道法一年級下冊第十四課《光榮的少先隊 》教學設計祖國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課題 光榮的少先隊 單元 爭做中國好兒童 課時 1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大多處于 6 - 7 歲,正處在好奇心旺盛、渴望成長與被認可的階段。他們剛剛步入小學,對校園生活充滿新鮮感,也對學校里各類集體組織和活動有著濃厚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可能已經觀察到高年級同學佩戴紅領巾,參與少先隊活動,心中對此充滿好奇和向往。然而,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對少先隊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對于少先隊的歷史、使命和重要意義知之甚少,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生動有趣、易于理解的方式進行引導和講解,幫助他們建立對少先隊的正確認知。祖國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教材分析 《光榮的少先隊》是統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 “爭做中國好兒童” 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旨在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抱負。而本課聚焦少先隊這一少年兒童的先進組織,通過介紹少先隊的光榮歷史、重要活動以及少先隊員的使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少先隊,激發學生對少先隊的崇敬與向往之情,為學生后續樹立加入少先隊的目標、努力成為優秀少先隊員奠定基礎,在單元教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有助于學生逐步構建起對自身成長與社會責任的清晰認知。祖國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清晰說出少先隊的全稱、隊歌名稱,了解少先隊的歷史,包括安源兒童團等先期組織的相關知識,認識隊旗、紅領巾的含義。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看視頻、聽故事、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少先隊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樹立努力成為少先隊員、為隊旗增光添彩的理想信念。重點 1. 全面了解少先隊的基本知識,如全稱、隊歌、隊旗、紅領巾的含義以及少先隊的歷史。2. 深刻感受少先隊的光榮與偉大,激發學生加入少先隊的強烈愿望。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少先隊在不同歷史時期所承擔的使命,以及作為一名未來的少先隊員應具備的責任與擔當,將對少先隊的向往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動力。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制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 PPT,涵蓋少先隊的歷史圖片、活動視頻、隊歌音頻等資料;準備實物或圖片展示的隊旗、紅領巾;收集與少先隊相關的英雄故事和先進事跡;設計 “我心中的少先隊” 繪畫紙和 “向往少先隊” 小卡片。2. 學生準備:提前向家長或高年級同學了解關于少先隊的一些信息,如是否見過少先隊活動、對紅領巾有什么印象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 播放一段充滿活力的少先隊活動視頻,如少先隊入隊儀式、主題隊會、紅領巾志愿者活動等,同時播放少先隊隊歌作為背景音樂。2. 視頻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小朋友們,在剛才的視頻里你們看到了什么呀?那些哥哥姐姐們戴著的鮮艷的紅色領巾是什么呢?他們的活動看起來好不好玩?你們想不想像他們一樣呀?”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1. 全神貫注地觀看視頻,被視頻中熱鬧、有趣的少先隊活動深深吸引,跟著音樂節奏輕輕晃動身體。2. 認真思考老師的問題,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學生說看到了哥哥姐姐們戴著紅領巾,在舉行很隆重的儀式,他們的活動看起來很有意思,自己特別想參加。 通過播放生動有趣的視頻和充滿啟發性的提問,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感知,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光榮的少先隊,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營造積極的氛圍。講授新課 1. 利用 PPT 展示少先隊的全稱 “中國少年先鋒隊”,以簡潔明了、生動形象的語言解釋其含義,強調 “先鋒” 代表著勇敢、先進和榜樣的力量。接著播放隊歌音頻,讓學生聆聽隊歌,感受隊歌激昂向上的旋律,并簡單介紹隊歌的創作背景和歌詞含義。2. 展示 PPT,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少先隊的歷史,從安源兒童團的成立背景和主要活動講起,介紹安源兒童團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如站崗放哨、傳遞情報等。講述過程中,適時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介紹少先隊在不同歷史時期開展的特色活動,如 “創造杯” 活動等,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活動對少先隊員成長和社會發展的意義。3. 展示隊旗和紅領巾的實物或高清圖片,詳細講解隊旗的構成元素 —— 五角星、火炬和紅旗的含義,強調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火炬象征光明,紅旗象征革命勝利。講解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教育學生要尊重和愛護紅領巾。在講解過程中,提問學生對隊旗和紅領巾含義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實際行動維護隊旗和紅領巾的尊嚴。 1. 認真聆聽老師對少先隊全稱和隊歌的講解,仔細傾聽隊歌,跟著旋律輕輕哼唱,對隊歌中的一些歌詞提出疑問,如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是什么意思,在老師的解釋下初步理解隊歌傳達的精神。2. 被少先隊的歷史故事深深吸引,認真觀看 PPT,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如 “安源兒童團的小朋友們為什么要做那些危險的工作呢?”,舉手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因為他們很勇敢,想幫助革命取得勝利。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少先隊活動的意義。3. 仔細觀察隊旗和紅領巾,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分享自己對隊旗和紅領巾含義的理解,如有的學生說看到五角星就想到黨在帶領我們前進,知道要愛護紅領巾,不能弄臟它。 1. 直接介紹少先隊的基本信息,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知識框架,通過對隊歌的欣賞和講解,增強學生對少先隊的情感認知。2. 以故事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講述歷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認知和思考能力,讓學生感受少先隊的光榮傳統。3. 直觀展示隊旗和紅領巾,詳細講解其含義,強化學生對少先隊標志的認識,培養學生對少先隊的敬畏之心和責任感。鞏固練習 1.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提出討論話題:“如果我們加入了少先隊,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呢?” 引導小組成員圍繞話題展開討論,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成果。2. 開展 “我心中的少先隊” 繪畫活動,為每個學生發放繪畫紙和彩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少先隊的理解和向往,自由創作一幅繪畫作品,可以畫少先隊的活動場景、隊旗、紅領巾,或者自己想象成為少先隊員后的樣子等。在學生繪畫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創作。3. 繪畫活動結束后,邀請幾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畫中的內容和含義。其他學生認真傾聽,給予贊美和建議。最后,將學生的繪畫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區,供大家欣賞和交流。 1.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大膽分享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學生說加入少先隊后要好好學習,幫助同學;有的學生說要愛護環境,做文明小使者。認真傾聽其他小組成員的發言,學習他人的好點子。小組代表認真整理小組成員的發言,上臺分享小組討論的精彩內容。2. 認真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拿起畫筆開始創作。在繪畫過程中,遇到困難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如不知道怎么畫隊旗上的火炬,會向老師尋求幫助。3. 自信地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清晰地介紹畫中的內容和自己對少先隊的理解,如 “我畫了我戴著紅領巾在給老奶奶讓座,因為我想做個好孩子”。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作品介紹,學習他人的創意,為喜歡的作品點贊。 1. 小組討論為學生提供交流和表達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將對少先隊的向往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思考。2. 繪畫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通過藝術表達的方式深化對少先隊的理解和向往,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3. 作品展示和交流環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課堂小結 1.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關于少先隊的哪些知識呀?誰能來說一說少先隊的全稱是什么?隊旗和紅領巾都有什么含義呢?” 邀請學生舉手回答。2.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補充,再次強調少先隊的光榮與偉大,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爭取早日加入少先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為隊旗增光添彩。同時,發放 “向往少先隊” 小卡片,讓學生寫下自己對加入少先隊的期待和努力方向,課后可以和家長分享。 1. 認真思考老師的問題,積極回憶本節課的知識,踴躍舉手回答,準確說出少先隊的全稱、隊旗和紅領巾的含義等內容。2. 認真傾聽老師的總結和鼓勵,接過 “向往少先隊” 小卡片,認真寫下自己的期待和努力方向,如 “我要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爭取早日戴上紅領巾”,并期待課后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想法。 1. 通過回顧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強化記憶,加深對少先隊的理解和認識。2. 借助 “向往少先隊” 小卡片,引導學生明確努力方向,將對少先隊的向往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動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追求進步的精神。板書 光榮的少先隊1. 全稱:中國少年先鋒隊2. 歷史:安源兒童團 - 不同時期活動3. 標志:隊旗(五角星、火炬、紅旗含義)、紅領巾(紅旗一角,先烈鮮血染成)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對少先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發了學生加入少先隊的熱情,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小組討論環節,部分學生由于表達能力有限,不能清晰地闡述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在繪畫活動中,個別學生的想象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提供更多的啟發和引導。此外,對于如何將學生對少先隊的向往持續轉化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行動,還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引導和監督。在今后的教學中,將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強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