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tǒng)編版小學道法一年級下冊第二課《做事要仔細》教學設計祖國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課題 做事要仔細 單元 我有新面貌 課時 1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忘帶文具、看錯題目、做事丟三落四等 “馬虎” 行為。由于年齡小,他們對做事仔細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做事方法和習慣。部分學生即使意識到自己馬虎,也不知道如何改正。因此,需要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馬虎的危害,掌握仔細做事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材分析 《做事要仔細》是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 “我有新面貌” 中的重要一課。本單元圍繞新學期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引導學生樹立新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本課通過呈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 “小馬虎” 場景,如忘記帶東西、扣錯扣子、漏做題等,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教材深入分析了馬虎產(chǎn)生的原因,如著急、沒檢查、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介紹了多種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如貼小提示、列小清單、相互提醒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為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改正馬虎的毛病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清晰識別生活中馬虎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深刻理解馬虎帶來的危害;熟練掌握并運用至少三種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討論、游戲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分享交流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認真負責的做事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主動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內在動力,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和責任感。重點 1. 幫助學生全面認識馬虎的危害,使學生真正理解做事仔細的重要意義。2. 指導學生掌握切實可行的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極運用。難點 引導學生將仔細做事的意識轉化為長期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克服自身馬虎的不良傾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持之以恒地保持仔細認真。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精心收集并剪輯與 “小馬虎” 相關的趣味動畫視頻,制作包含豐富圖片和文字資料的教學課件;準備 “找不同” 游戲的高清圖片素材、空白小清單卡片、彩色提示便簽、卡通小獎品(如貼紙、小書簽)等。2. 學生準備:提前回憶并記錄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因為馬虎而發(fā)生的趣事或麻煩事。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 播放一段時長約 3 分鐘的動畫視頻,視頻內容為一個小朋友在一天的生活中,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不斷出現(xiàn)馬虎行為,如穿衣服時扣子扣錯順序、上學路上忘記背書包、考試時看錯題目等,這些行為導致他遭遇了一系列尷尬和麻煩的事情,畫面生動有趣,充滿喜劇效果。2. 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剛剛視頻里的小朋友發(fā)生了好多有趣又麻煩的事情,你們發(fā)現(xiàn)他都做了哪些馬虎的事呀?你們覺得這樣好嗎?” 同時,教師用親切的眼神和鼓勵的手勢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 1. 全神貫注地觀看動畫視頻,被視頻中小朋友的滑稽行為逗得哈哈大笑,在觀看過程中,部分學生還會忍不住與身邊的同學小聲交流。2. 視頻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舉手,踴躍回答教師的問題,詳細描述視頻中小朋友的馬虎行為,如 “他扣子扣錯了,衣服穿得亂七八糟”“他忘記背書包,又跑回家去拿” 等,并表達自己的看法,如 “這樣不好,會耽誤時間”“會讓自己被老師批評” 等。 利用充滿趣味性的動畫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快速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通過視頻內容,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馬虎行為帶來的不良后果,為后續(xù)教學內容的展開奠定情感基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講授新課 1. 展示教材中 “生活中的‘小馬虎’” 的圖片,圖片涵蓋了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馬虎場景,如找不到鏟子、扣子扣錯、漏做題目、忘帶書本等。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提問:“同學們,看看這些圖片,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做過類似的‘小馬虎’的事情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鼓勵學生大膽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2.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將學生分成 4 - 6 人一組,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和記錄。教師提出討論問題:“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我們會出現(xiàn)馬虎的情況呢?” 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受出發(fā),多角度分析馬虎的原因。討論時間為 5 - 8 分鐘,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學生的討論,適時給予引導和啟發(fā),如 “你當時著急去做什么呀?”“你做完事情后有沒有檢查一下呢?” 等。討論結束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fā)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3. 教師對各小組的發(fā)言進行總結歸納,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梳理出馬虎的常見原因,如著急趕時間、做事時注意力不集中、做完后忘記檢查等,并通過板書的形式呈現(xiàn)在黑板上。接著,引出 “仔細做不馬虎” 的內容,詳細介紹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教師結合實際生活場景,用生動的語言和具體的事例講解貼小提示、列小清單、相互提個醒等方法的具體操作和好處。例如,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我們可以在書包上貼個小提示,寫上‘檢查文具’,這樣每天收拾書包的時候就能看到,提醒自己別忘帶東西啦。” 同時,展示提前準備好的貼有小提示的書包、列好的小清單等實物,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這些方法。4. 開展 “找不同” 游戲活動。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兩張相似度較高的圖片,圖片內容可以是學生熟悉的卡通場景或動物畫面,圖片上有 5 - 8 處不同之處。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來玩‘找不同’的游戲,大家要在 3 分鐘內找出這兩張圖片的不同之處,找到最多的同學可以獲得小獎品哦!開始!”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不要著急。游戲結束后,邀請找到不同之處較多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經(jīng)驗,如 “我是從上往下,按照順序一處一處找的”“我發(fā)現(xiàn)有顏色不一樣的地方就特別注意” 等。教師對學生的分享進行肯定和補充,引導學生認識到仔細觀察、有條理地做事是找到不同之處的關鍵,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仔細做事的習慣。 1. 認真觀察教材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積極舉手分享自己做 “小馬虎” 的經(jīng)歷,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有一次考試,沒看清題目要求,結果做錯了好多題”“我早上著急上學,把鞋子穿反了,到學校才發(fā)現(xiàn)” 等,在分享過程中,其他學生認真傾聽,不時發(fā)出笑聲或表示贊同。2.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在組長的組織下,各抒己見,認真思考并發(fā)表自己對馬虎原因的看法。有的學生說:“我著急出去玩,就沒仔細檢查作業(yè)”“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yè),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寫錯字” 等。在小組代表發(fā)言時,其他小組成員認真傾聽,如有不同意見,會在代表發(fā)言結束后進行補充。3. 認真傾聽教師對馬虎原因的總結和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方法的介紹,看著黑板上的板書和展示的實物,結合自己的生活場景,思考這些方法的實用性。部分學生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如 “小提示貼在哪里比較好呢?”“小清單要怎么列呀?” 教師及時給予解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4. 熱情高漲地參與 “找不同” 游戲,全神貫注地觀察圖片,有的學生用手指著圖片,逐行逐列地尋找;有的學生先整體觀察,再聚焦細節(jié)。游戲結束后,積極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經(jīng)驗,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學習他人的技巧。 通過展示圖片和分享經(jīng)歷,讓學生對馬虎行為有更清晰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小組討論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馬虎的原因。在介紹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時,結合實際場景和實物展示,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找不同” 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仔細做事的過程,掌握保持仔細的方法,加深對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理解,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鞏固練習 1. 給每個學生發(fā)放一張空白小清單卡片和彩色提示便簽,教師在講臺上示范如何填寫小清單和制作提示便簽。教師說:“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來想一想自己在生活或學習中容易馬虎的事情,比如早上起床容易忘記整理書包,就可以在小清單上寫上‘早上整理書包’,然后在提示便簽上寫上‘別忘整理書包哦’,再把提示便簽貼在書包上,這樣就能提醒自己啦。大家也來試試吧!” 學生開始填寫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2. 組織學生進行同桌之間的相互交流。教師提出要求:“同學們,完成后和同桌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清單和提示便簽,看看同桌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并且要互相監(jiān)督,提醒對方按照清單和提示去做哦!” 學生們積極與同桌交流,認真傾聽同桌的分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如 “你可以把提示便簽貼得更顯眼一點”“你這個小清單還可以再詳細一些” 等。 1. 認真傾聽教師的示范講解,按照教師的指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小清單卡片上認真書寫自己容易馬虎的事情,如 “寫作業(yè)忘記寫名字”“忘記給寵物喂食” 等,并在提示便簽上寫下相應的提醒話語,如 “寫完作業(yè)記得寫名字”“別忘了給寵物喂食” 等。在填寫和制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向教師或同桌請教。2. 與同桌進行交流,主動分享自己的小清單和提示便簽內容,認真傾聽同桌的分享,積極給予回應和建議。同時,與同桌互相承諾,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互相監(jiān)督,幫助對方養(yǎng)成仔細做事的習慣。 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將所學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桌之間的交流與監(jiān)督,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共同進步。課堂小結 1.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教師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做事要仔細》這一課,大家還記得我們都學了些什么嗎?誰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收獲?” 邀請 3 - 5 名學生回答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總結,如馬虎的危害、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等。2.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補充,再次強調做事仔細的重要性。教師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學生:“同學們,做事仔細不僅能讓我們避免很多麻煩,還能讓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都能時刻提醒自己,克服馬虎的小毛病,養(yǎng)成仔細做事的好習慣,老師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做到!” 同時,對在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發(fā)言精彩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如發(fā)放小貼紙、小書簽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 認真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分享自己的收獲,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馬虎會讓我們做錯事,還會耽誤時間”“我學會了用列小清單和貼小提示的方法讓自己做事更仔細” 等。在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時,認真傾聽,如有遺漏的內容,會在自己回答時進行補充。2. 認真傾聽教師的總結和鼓勵,看著教師手中的小獎品,受到鼓舞,在心中樹立起做事仔細的信念,下定決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克服馬虎的習慣,以更加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件事情。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學生對做事仔細重要性的認識,加深學生對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方法的記憶。對學生的表揚和獎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去養(yǎng)成仔細做事的好習慣,將所學內容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板書 做事要仔細一、生活中的 “小馬虎”忘記帶東西、扣錯扣子、漏做題等二、為什么會馬虎著急、沒檢查、注意力不集中等三、仔細做不馬虎貼小提示、列小清單、相互提醒等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如動畫視頻導入、圖片展示、小組討論、游戲活動等,成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較高,對馬虎行為及其危害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也基本掌握了養(yǎng)成仔細做事習慣的方法。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個別學生參與度不夠高,沒有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雖然能夠填寫小清單和制作提示便簽,但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方法的意識還不夠強。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個體差異,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同時,加強對學生課后實踐的跟蹤和指導,定期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在生活中運用所學方法的情況,及時給予鼓勵和督促,幫助學生真正將仔細做事的意識轉化為長期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此外,可以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如 “仔細做事小能手” 評選活動等,進一步強化學生仔細做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