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徐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滿分50分,60分鐘)一、單選題(共13題,每題2分,共26分)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出發奔赴“天宮” 從“神五”到“神十七”,從首次太空飛行到長期駐守空間站,20年間,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得益于我國( )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不斷增強②引進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全面建成創新強國③航天科技工作者自主創新、自立自強 ④堅持把創新作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年10用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旨在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要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和法律的教化作用B.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C.道德和法律相輔相成,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替代D.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頒布體現了德治比法治更有強制力3.北京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專門受理熱線事項的公共服務平臺,有利于人民群眾反映實際困難和需求。以下是外賣小哥小張的經歷。小張致電“12345”從投訴到表揚的經歷說明了( )外賣小哥小張的兩次致電“12345”第一次致電:2023年8月 投訴:因社區部分單元樓號牌不清而嚴重影響了送餐速度,導致顧客吃不好、外賣小哥被投訴。第二次致電:2024年3月 表揚:該社區單元樓不僅裝上了新號牌,連號牌樣式都是自己推薦的。給為民辦實事的基層社區干部點贊。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 ②政府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公民積極行使民主權利,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基層社區干部嚴格執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器”對于學習來說就是( )A.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B.保持對學習的興趣C.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D.不斷提升學習能力5.2024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廣大網民通過人民網“我給兩會捎句話”欄目積極參與建言征集活動,網民建言超過幾百萬條,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這表明( )①我國公民可以直接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②我國公民建言獻策促進政府依法執政③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意識不斷增強 ④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民主權利是政治素養提高的重要表現。下列選項中對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分析,對應正確的是( )①村民通過小區圓桌會參與本村公共事務的管理——主動履行公民義務針對噪聲問題向環保部門舉報——自覺參與民主決策為選民參加選舉縣鄉人大代表的活動——行使選舉權④加某縣政府機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對政府工作進行民主監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全國兩會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兩會”“全國兩會是中國領導層與各界人士充分協商國家大計的重要場合”“全國兩會將明確的發展目標擺在整個國家面前”……2024年全國兩會給世界留下了豐富的“全國兩會印象”。對“全國兩會”解讀正確的有( )①全國兩會是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國家監察委員會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國的民主是新型的真實的民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近日,犯罪嫌疑人陳某某、馬某某、陸某某、曾某等人利用黑客手段獲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在網上接受他人雇傭后,采取曝光隱私信息、電話短信“轟炸”等手段對受害人實施網絡暴力,陳某某、馬某某、陸某某、曾某等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這警示我們( )A.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B.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要受到行政處罰C.法律禁止的行為我們盡量不去做 D.公民在網絡上要遵守規則,不能’要受到行政處罰9.初中畢業的姜雨荷因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重返職校。為沖擊世界技能大賽,她每天花十四五個小時進行技能訓練;為能獨立撰寫英文實驗報告,她吃飯走路都在啃英語。2022年,她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金牌,這啟迪我們要( )①認識自我,發掘潛能 ②堅定意志,直面挫折 ③調控情緒,欣賞他人 ④明確目標,不言放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3年11月15日,在美國舊金山市郊外的斐洛里莊園里,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習近平主席對拜登總統說:“我和總統先生是中美關系的掌舵者,對人民、對世界、對歷史都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習近平主席的這句話體現了( )A.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著相同的責任B.承擔責任首先要對自己擔負起責任C.每個人都要擔當起應承擔的責任D.承擔責任一定會獲得回報和榮譽11.教育部強調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強憲法教育,推動憲法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這是因為(①我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②每個公民都應該認真學習憲法③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各種活動準則 ④在背少年中加強憲法教育是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興起于明宣德年間的掐絲琺瑯,被縮小成手機殼上的時尚紋樣;有上千年歷史的油紙傘隨著社會的發展,工藝和材質也在不斷發展,追求與現代生活更好地融合;古典與現代結合的飄逸漢服,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咪……以下說法恰當的有( )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傳承中歷久彌新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革命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④保持中華文化的原汁原味不變,是對其最好的傳承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1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傳統美德,下列名言警句與傳統美德對應正確的是( )序號 名言警句 傳統美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腳踏實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寬以待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誠實守信④ 百善孝為先 孝親敬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24分)14.【十年砥礪奮進 繪寫壯美畫卷〗材料一 2023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出十周年。十年前提出的“中國夢”,如今已映照在無數現實之中。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強國夢,復興夢,惟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夢想才真正被點燃。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中國夢依靠人民來實現 無數的追夢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匯聚成新時代中國的奮斗圖景。中國夢依靠人民來實現,也持續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依靠人民來實現,也持續不斷為人民造福,這蘊含著哪些道理 (4分)材料二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2023年是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10年來,我們堅守初心、攜手同行,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中國體現出什么樣的大國擔當 (3分)15.【守護網絡空間,同心護未來】材料一 2023年12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16S 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到1.93億,互聯網普及率增長到r 97.2%,顯著高于全國互聯網普及率的75.6%.未成年人基本實現“無人不網”。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聯網便利學習、生活的同時,也面臨著違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人人信息泄露、網絡沉 迷、網絡欺凌等多重風險。結合材料提取概括未成年人網絡使用現狀。(2分)材料二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條例》圍繞“網絡素養促進” “網絡信息內容規范”“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等重點內容,對不同主體的權利義務進行了確定與細化。例如,相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學校、家庭應當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承擔社會責任。(2)《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實施,說明了什么 (4分)(3)“爭做中國好網民”,請你向周圍未成年人提出倡議,寫出倡議要點。(3分)16.【以賽為窗,照見美麗新農村】材料一:繼“村BA”之后,貴州的足球比賽“村超”也在網絡爆火|“村超”全名為“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每到周末,榕江縣城體育館足球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貴州“村超”傳遍全網、火出國門,以賽促文、以賽促旅,打造“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等“超經濟”,帶動了餐飲、零售等諸多行業發展;榕江縣以村超為躍升平臺,正在探索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賽道;在這里既是足球的盛宴,也是文化的華筵,原生態的璀璨服飾,多姿多彩的民俗展演,美輪美奐的少數民族文化為村超添彩助力。貴州“村超”火爆出圈,請你結合材料對“村超”所產生的積極影響進行解讀。(3分)材料二:“村BA”和“村超”的火爆引發了大家對美麗鄉村的關注,但在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鄉村文化活動主要集中在各種節慶日、民俗日,包括上級部門組織開展的文化科普電影、文藝演出、下鄉活動等,活動內容和形式單一。圖書館、科技館、劇院、體育場、文化宮等文化設施在城市里都較為常見,但在許多農村,文化活動場所很少,文化設施較為簡陋,嚴重阻礙了農村文化的建設。長期以來,很多鄉村的確存在優秀青年持續外流,導致參與鄉村建設的人員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素質偏低。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鄉村文化建設出謀劃策。(3分)“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隨著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重磅發布,和美鄉村再次成為三農領域備受關注的熱點。請你暢想生態宜居和美鄉村的生活圖景。(2分)2024徐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滿分50分,60分鐘)一、單選題(共13題,每題2分,共2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B B C D D D A B C A C D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24分)14(1)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2分)(2)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中國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中國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3分)15(1)近年來,未成年網民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基本飽和;未成年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合法權益也極易受到侵犯;依法強化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迫在眉睫。(2分)(2)①科學立法,實行良法之治。②網絡是把雙刃劍,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影響身心健康。③黨和政府關心重視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給予青少年特殊保護;④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⑤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每點2分,寫出2點得4分)(3)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網絡規則,遵守道德和法律。⑤傳播網絡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3分)16(1)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收入,助推鄉村振興;有利于加強鞏固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有利于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鄉村文化發展,堅定文化自信。(3分)(2)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創建鄉村文化活動場所,改進鄉村文化設施;為優秀青年人才創業創造便利條件,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參加鄉村建設。(3分)(3)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鄉村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山清水秀、天藍地綠、鄰里和睦、家庭和美、鄉風文明。(言之有理兩個方面即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