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2 平行線的判定 課題 7.2.2 平行線的判定 授課人學 習 目 標 1.通過觀察、思考、探索等活動,掌握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法. 2.通過“轉化”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讓學生認識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3.運用三種判定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及實際問題. 4.通過學生體驗、猜想并證明,讓學生體會數學充滿著探索和創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學習 重點 兩條直線平行的三種判定方法.學習 難點 兩條直線平行的三種判定方法.教學活動教學 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 一: 創設 情境 導入 新課 【課堂引入】 圖7-2-28 如圖7-2-28所示,裝修工人正在向墻上釘木條,如果木條b與墻壁的邊緣垂直,那么木條a與墻壁的邊緣所夾的角為多少度時,才能使木條a與木條b平行 教師提問:要判斷兩直線平行能不能依據平行線的定義 學生通過思考發現無法準確判斷,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兩直線在無限延長的過程中是否永遠不相交. 引入新課——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從檢查兩直線是否平行的爭論中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探究1】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老師演示如何畫平行線,學生討論總結平行線的畫法. 思考:(1)畫圖過程中,什么角始終保持相等 (2)直線a,b的位置關系如何 (3)請將其最初和最終的特殊位置抽象成幾何圖形. (4)由上面的操作過程,你能發現判定兩直線平行的方法嗎 圖7-2-29 圖7-2-30 在推動三角尺上下移動時,同位角的大小始終沒發生變化.于是,我們可以得到如下關于平行線的又一個基本事實: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在探究1的操作中,積極與學生互動,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大膽思考.(續表)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用此結論解決下列問題: 圖7-2-31 如圖7-2-31,∠1=∠2,直線AB,CD平行嗎 說明你的理由. 解:平行.理由: ∵∠1=∠2,∠3=∠2(對頂角相等), ∴∠3=∠1, ∴AB∥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教師需強調:用數學語言表達推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理由. 【應用舉例】 例1 如圖7-2-32,木工常用角尺畫平行線,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圖7-2-32 【探究2】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思考:能否利用內錯角相等判定兩直線平行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師生合作完成利用內錯角相等,判定兩直線平行的說理過程. 圖7-2-33 如圖7-2-33,∠3=∠2,直線a,b平行嗎 說明你的理由. 解:平行.理由: ∵∠3=∠2,∠3=∠1(對頂角相等), ∴∠1=∠2, ∴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結論: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探究3】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思考:能否利用同旁內角互補判定兩直線平行呢 讓學生自主探究,并完成說理過程. 教師可給出如下問題: 如圖7-2-34,直線a,b被直線c,d所截,已知∠1+∠2=180°,直線c,d平行嗎 為什么 圖7-2-34 解:平行.理由: ∵∠1+∠2=180°,∠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3, ∴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結論: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應用舉例】 例2 如圖7-2-35,點E在AB的延長線上. (1)由∠CBE=∠A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 根據是什么 (2)由∠CBE=∠DCB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 根據是什么 (3)由∠A+∠ABC=180°可以判定哪兩條直線平行 根據是什么 由同位角開始,循序漸進地探討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清晰明了,并在此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續表)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圖7-2-35 解:(1)由∠CBE=∠A可以判定AD∥BC. 根據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由∠CBE=∠DCB可以判定AB∥CD. 根據是: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由∠A+∠ABC=180°可以判定AD∥BC. 根據是: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例3 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嗎 為什么 圖7-2-36 解:這兩條直線平行.理由如下: 如圖7-2-36,∵b⊥a,∴∠1=90°. 同理∠2=90°.∴∠1=∠2. 又∠1和∠2是同位角, ∴b∥c(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你還能利用其他方法說明b∥c嗎 變式1 如圖7-2-37,∠EAD=130°,∠B=50°.試說明:EF∥BC. 圖7-2-37 解:∵∠EAD=130°, ∴∠BAF=∠EAD=130°. ∵∠B=50°,∴∠B+∠BAF=180°, ∴EF∥B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變式2 如圖7-2-38,E為直線AB上一點,∠B=∠ACB,CB平分∠ACD.試說明:AB∥CD. 圖7-2-38 解:∵CB平分∠ACD(已知), ∴∠ACB=∠BCD(角平分線的定義). 又∵∠B=∠ACB(已知), ∴∠B=∠BCD(等量代換), ∴AB∥CD(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變式3 如圖7-2-39,已知∠DAC=30°,∠B=60°,AB⊥AC,則AD與BC平行嗎 請說明理由. 圖7-2-39 通過例題,可以鞏固所學新知,同時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平行線的判定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提升】 圖7-2-40 例4 如圖7-2-40,小明和小剛分別在河兩岸,每人手中各有兩根標桿和一個測角儀,他們應該怎樣判斷河岸是否平行 (設河岸是兩條直線)你能幫他們想想辦法嗎 解:先通過目測,使四根標桿在同一條直線上,再分別測出∠ABE,∠DCF的度數,若它們的和等于180°,則可推出∠ABE和∠BCF相等,由同位角相等,可判定河岸平行,否則不平行. 通過拓展提升,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查漏補缺,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活動 三: 課堂 總結 反思 【小結】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框架圖式總結,更容易形成知識網絡.(續表)活動 三: 課堂 總結 反思 【當堂訓練】 1.如圖7-2-41所示,點E,F分別在AB,CD上,如果∠D=∠EFC,那么 (D) A.AD∥BC B.EF∥BC C.AB∥DC D.AD∥EF 圖7-2-41 圖7-2-42 2.如圖7-2-42所示,已知∠1=70°,要使AB∥CD,則需具備的另一個條件是 (C) A.∠2=70° B.∠2=100° C.∠2=110° D.∠3=110° 3.如圖7-2-43所示,下列條件中能判定直線l1∥l2的是 (C) A.∠1=∠2 B.∠1=∠5 C.∠1+∠3=180° D.∠3=∠5 圖7-2-43 圖7-2-44 4.如圖7-2-44所示,直線a,b被直線c所截,若滿足: 答案不唯一,如∠1=∠2 ,則a∥b.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教學反思】 ①[授課流程反思] 先讓學生靠眼觀察兩直線是否平行,再通過工具驗證兩直線平行,引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能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 ②[講授效果反思] 此節是在學習了三線八角的基礎上,根據平行線的作圖方法,推出“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方法是在實踐基礎上默認的,沒有經過證明.然后讓學生運用此方法去探究“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由于學生剛接觸幾何推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引導學生如何由已知及隱含條件,推出未知的結論. ③[師生互動反思] 教師的作用在于激勵與喚醒,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但應以提示為主,不能把結論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 ④[習題反思] 好題題號 錯題題號 回顧反思,找出差距與不足,形成知識及教學體系,更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