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古詩三首》第一課時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感受古詩的韻味,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從而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學習古詩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釋、借助插圖等。 (語言運用)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思維能力)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審美創造)任務一(預習)課前任務:(布置預習內容)1.認讀詞語杜甫 蔞蒿 鴛鴦 蘇軾 蘆芽 燕子 曾幾 梅子 黃鸝 2.一起讀古詩評價標準:能字正腔圓地朗讀古詩 ☆☆☆能讀出古詩的聲斷氣連 ☆☆☆能讀出古詩的韻味綿長 ☆☆☆任務二:文章內容梳理:活動一:讀準字音,讀好《絕句》的節奏停頓1.練讀《絕句》絕句唐·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指名朗讀,相機識字“鴛鴦”:引導學生根據字形,猜想“鴛鴦”是一種鳥。出示圖片和文字,認識“鴛鴦”。再指名朗讀,評價是否讀準了字音,讀好了詩句的節奏停頓。2.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杜甫,唐代偉大詩人,被后人稱為“詩圣”。他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中年之后的杜甫,飽受戰亂之苦,四處漂泊,居無定所。這首《絕句》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時所寫的,描寫的是草堂浣花溪一帶的春日美景。3.你能試著借助注釋和資料了解古詩大意嗎?1)重點詞語意思遲日:春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泥融:這里指泥土變濕軟。鴛鴦:一種水鳥,雄鳥與雌鳥常雙雙出沒。2)古詩意思春天陽光普照,山河無比秀麗,清風拂面,送來花草的芳香。泥土濕潤,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忙著銜泥筑巢,慵懶的鴛鴦睡在溫暖的沙灘上。4.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物呢?你能從詩中找到依據嗎?《絕句》寫的是春天,從詩中“遲日”“春風”“花草香”“泥融”“沙暖”等詞語都可以看出來。5.背誦《絕句》活動二:學習《惠崇春江晚景》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準節奏。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2.查閱資料,了解作者,解讀詩題。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朝代)大文學家,自號“__________”,四川眉山縣人。他的散文、詩、詞、書法、畫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個藝術全才。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 __________ ”。他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惠崇春江晚景》,題目中的“惠崇”,是北宋名僧,著名的__________,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__________》是惠崇的畫作,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本詩是蘇軾為好友惠崇的這幅《鴨戲圖》所作的一首__________詩。3.你能試著借助注釋和資料了解古詩大意嗎?1)重點詞語意思遲日:春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泥融:這里指泥土變濕軟。鴛鴦:一種水鳥,雄鳥與雌鳥常雙雙出沒。2)古詩意思春天陽光普照,山河無比秀麗,清風拂面,送來花草的芳香。泥土濕潤,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忙著銜泥筑巢,慵懶的鴛鴦睡在溫暖的沙灘上。4.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早春的美麗景色。這首詩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景物,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____________的早春圖,抒發了作者對早春景色的喜愛和禮贊之情。5“正是河豚欲上時”是畫面上的景物嗎?6.讀了這首古詩,你的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7.背誦《惠崇春江晚景》。任務三(課后練習)1.課后詞語練寫 2.比一比,在組詞。俏( )掠( )拂( )聚( )泳( )悄( )涼( )佛( )驟( )詠( )3.選詞填空。【詠 泳】 歌( ) 游( ) ( )衣 ( )嘆【裁 栽】( )樹 ( )衣 ( )種 ( )剪【裝 妝】( )點 化( ) 服( ) ( )扮【楊 揚】( )樹 飄( )( )柳 ( )帆 參考答案1.俊俏 掠過 拂面 聚集 游泳悄悄 冰涼 仿佛 驟雨 詠歌2.詠 泳 泳 詠 栽 裁 栽 裁裝 妝 裝 妝 楊 揚 楊 揚拓展資源推薦推薦閱讀《春興》《惠崇春江晚景(其二)》《夏意》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感受古詩的韻味,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從而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信)2.學習古詩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釋、借助插圖等。 (語言運用)3.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思維能力)4.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審美創造)任務一(預習)課前任務: 1.背誦《絕句》和《惠崇春江晚景》 2.熟讀《三道瞿中》任務二活動一:復習導入,解讀詩題 1.背誦《絕句》《惠崇春江晚景》2.《絕句》《惠崇春江晚景》描繪了春日絢爛的美景,宋代詩人曾幾的《三衢道中》又描繪了怎樣的美景呢?(板題讀題)2.借助注釋,理解題目。“道”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三衢道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簡介作者。詩人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愛好旅游,這首詩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時所作,讓我們一起讀讀古詩吧。 活動二、圖文結合,理解古詩1.初讀古詩。出示初讀要求:(1)自由讀古詩,讀出古詩的節奏。三瞿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2)結合插圖,想象畫面,思考:作者是什么時間游三衢山的?天氣怎么樣?他游玩的路線是怎么樣?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心情怎么樣?用不同顏色的筆圈畫出來,并作簡單的批注。活動三:借助注釋,了解詩意1.第一句:梅子黃時日日晴。對照以下詩句,感知詩人的心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青草湖中萬里程,黃梅雨里一人行。——白居易《浪淘沙》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2.第二句:小溪泛盡卻山行。通過“泛盡”“卻”字,感知詩人高漲的游興。讀前兩句: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3.三四句:“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山路依然和來時的路一樣綠樹蔭濃,爽靜宜人,再加上那幾聲黃鸝的啼鳴,幽韻悅耳,詩人的心情更加舒暢愉悅。“添得”二字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這才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此詩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4.想象畫面,帶著和詩人同樣的愉悅之情再讀。活動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梅、溪、泛、減”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而且都是左窄右寬。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詩人游覽了三衢山,感受了中華大地山之美、水之秀。我們還發現詩中描寫的不僅僅是我們祖國的山水,而是通過這山水的描寫,表達出詩人樂山樂水的情懷。活動五:背誦古詩任務三:當堂練習先填空再選擇。“泛”用音序查字法, 應先查大寫字母 _______, 再查音節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 應先查部首_______, 再查_______畫。“泛”在字典中的解釋有: ①漂浮; ②浮現, 透出; ③廣泛, 一般地; ④浮淺, 不深入; ⑤水向四處漫流。請為下列加點的“泛”字選擇恰當的解釋。(填序號)1. 小溪泛盡卻山行。 ( )2. 聽到夸獎聲, 她的臉上泛出紅暈。 ( )3. 他決定加固堤壩以防洪水泛濫。( )參考答案F fan 氵 四1.① 2.② 3.⑤活動四:課后練習1.為了記住易混的生字,典典編了一首兒歌,你能幫忙填一填嗎?惠 慧 減 喊 崇 綜聰明智慧是聰( ) ,囊中羞澀想優( ) 。張嘴用力大聲( ) ,加( ) 乘除要學會。理清思路再( ) 合,( ) 高的目標要立對。2.古詩名句活學活用。優美的詩句伴隨我成長。春天, 去郊外江邊踏青, 我會默念“竹外桃花三兩枝, ___________________”; 去公園賞花, 我會吟誦“遲日江山麗, _______________”。夏天, 記錄游湖登山一日游的經歷, 我會引用“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泛盡卻山行”。 參考答案1.慧 惠 喊 減 綜 崇2.春江水暖鴨先知春風花草香梅子黃時日日晴推薦資源推薦閱讀《小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