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 春天在哪里 教學設計課題 1 春天在哪里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魅力,通過觀察自然景象和社會習俗,如植樹節和清明節,培養他們對季節變化的敏感度。課程鼓勵學生使用中國畫的傳統工具,以點、線及墨色暈染技法,創造性地表達對春天的理解與想象。結合‘大地母親’單元,學生將從生活中發現藝術靈感,學習藝術家如何捕捉季節之美。為幫助一年級學生克服藝術表現上的挑戰,教師將采用互動教學法,包括戶外觀察和觀看視頻等,確保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探索和創作。2022新課標要求 1、認識并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如溫暖的陽光、盛開的花朵、綠意盎然的樹木等。2、學會使用水彩、蠟筆等繪畫工具,運用線條、形狀、顏色等基本元素進行創作,能夠運用簡單的構圖技巧,表現出春天的美好景色。3、學會欣賞并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審美能力,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審美感知:識別并描述春天的自然特征,如溫暖陽光、盛開花朵和綠樹,增強對自然美的敏感度。理解“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文化含義,提升審美意識。2、藝術表現:學習使用水彩、蠟筆等工具,運用線條、形狀和顏色創作,展現春天的美好景色。通過簡單的構圖技巧,提高藝術表達能力。3、創意實踐:鼓勵學生自由創作,利用不同材料表達對春天的感受和個人風格,促進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發展。4、文化理解:了解春天相關的節日習俗(如植樹節、清明節),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培養文化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對大自然充滿興趣。本章節通過《春天在哪里》主題,引導他們發現和表達春天的美好。學生已有基本繪畫技能,但需進一步指導構圖和色彩運用。教學將通過多樣化活動激發每位學生的創造力,培養觀察力和審美能力,同時加強團隊合作與尊重他人的意識。重點 通過觀察和創作,讓學生發現并表達春天的美好,培養他們的審美和創造力。難點 指導學生掌握構圖技巧和色彩運用,提升藝術表現力的同時加強團隊合作與尊重他人的意識。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繪畫工具:畫紙、繪畫工具、觀察記錄與體驗工具,膠水與剪刀等手工工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新知導入(播放視頻)跟著歌曲《春天在哪里》唱一唱,跳一跳。 觀看視頻,學唱歌曲,了解春天的特點。 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學習情境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出示圖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國畫)2007年吳冠中 中國美術館藏二、找一找滴答滴答,沙沙沙沙。春天的腳步近了,你聽到了嗎?到大自然里找一找春天的景象吧!學生1. 丁香花:看,丁香花開了,紫色的花朵像小星星一樣,散發著淡淡的香味,真漂亮! 2. 玉蘭:玉蘭樹上的花朵好大呀,白色的花瓣像小碗一樣,春天來了,它們都開得特別精神! 3. 蜜蜂:小蜜蜂在花叢中忙忙碌碌地采蜜,它們嗡嗡地飛著,好像在說:“春天真甜呀!” 4. 蝴蝶: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它們的翅膀五顏六色,像春天的精靈一樣,真美呀!三、看一看美術作品中的點、線是如何變化的?(出示圖片)綠遍江南(版畫) 1963 張新矛 朱琴葆 年中國美術館藏春風楊柳萬千條!藝術家用點和線表現了春天的美。(出示圖片)淡黃楊柳舞春風(中國畫)1942年陳樹人 廣州美術學院藏四、想一想暈開的墨色能表現什么?(出示圖片)學生:暈開的墨色讓畫看起來有遠近,像雨中的景色。五、活動一試著用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表達對春天的感受。(出示圖片)桃林、春之聲六、新知講解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用辛勤汗水譜寫幸福生活的樂章。(出示圖片)春天的節氣七、說一說春天有哪些節日和習俗?學生:植樹節那天,老師會教我們種小樹苗,學習如何照顧它們,幫助地球變得更綠更美。學生:清明節的時候,我們會和家人一起去給祖先掃墓,清理墳墓周圍的雜草,還會獻上鮮花表示懷念。八、感知體驗看視頻找靈感觀看視頻《清明節吃青團》,了解傳統節日習俗。九、說一說本頁中的食物和春天有什么關系?(出示圖片)春天的食物學生香椿:春天時,香椿樹長出新芽,大家喜歡吃這鮮嫩的春天味道。青團:春天里,人們做青團這種綠色的小點心來慶祝節日。春餅:春天,大家用薄薄的春餅卷著新鮮蔬菜吃,迎接新的季節。十、想一想畫家是如何表現春天的?(出示圖片)春到西藏(油畫) 1953年 董希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學生我看到畫里有雪山,但是雪山下面有很多人和動物在活動,好像天氣變暖和了,大家都不怕冷了。畫家畫了好多的人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我想這是因為春天來了,大家都很高興。十一、活動二用濕紙巾蘸取顏料,嘗試表現春天里的景象。(出示圖片)十二、作品欣賞(出示圖片)春天來了、柳依依(出示圖片)春天的花園、新生命十二、小拓展為自己設計一個春季活動計劃表(出示圖片)小學生的春季活動計劃十三、課堂拓展表現春天里景象的注意點使用明亮色彩畫新芽、小花與嫩葉。(出示圖片)畫的小草和小花展現溫暖陽光,人們穿輕便衣裳活動。(出示圖片)和同學一起放風箏添加春天的小生物,如小鳥和蜜蜂。(出示圖片)春天的動植物繪制歡快的人物表情和場景氛圍。(出示圖片)春天的歡快場景 欣賞圖片,了解春天的自然風光。說一說你還知道那些代表春天的景色。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不同的線條表達春天。試一試用墨色表達春天的風景。說一說在春天的節氣里都有什么習俗?說一說你還知道那些春天的節日與習俗。觀看視頻了解青團。說一說你還知道那些在春天吃的傳統食物。說一說你觀看這幅畫的感受。嘗試用顏料表達春天。為自己設計一個春季活動計劃。想一想使用繪畫表達春天時還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通過觀察,指導學生理解春季的特點,找出春天的特色。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想象力。通過創作提高學生的對藝術創作的感知、幫助學生認識美術創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審美。幫助學生提高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傳統的節日與習俗。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春天的傳統食物。培學生使用繪畫表述春天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創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規劃意識。培養學生思考如何根據主題創作作品的能力。課堂練習 用不同的點、線、面和色彩進行組合,描繪春天景色。課堂小結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里,讓我們以畫筆為媒介,捕捉春天的韻味;用色彩和形狀講述我們心中的故事,展現大自然復蘇的美好與奇跡。板書 春天在哪里春天的特點:溫暖的陽光、開放的花朵、新綠的樹木。我們用什么畫?:水彩顏料、蠟筆、毛筆和宣紙。春天的節日:樹苗種植(植樹節)、掃墓、獻花(清明節)。我們做什么:觀察大自然、看春天視頻、畫畫春天。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春天的小秘密春天來了,大自然開始蘇醒。花朵綻放,小鳥歌唱,還有更多小秘密等你發現!動物蘇醒:蜜蜂忙碌采蜜,小熊走出洞穴,動物們開始尋找食物。植物生長:種子發芽,樹木長新葉,草地變得翠綠。春天也是植樹節和清明節的季節,人們種下樹苗,祭掃祖先墓地,表達思念。走進大自然,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更多春天的美好!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通過展示學生作品,并在實物投影儀上做示范,激發學生動手繪畫的欲望,使學生樂于動手。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