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情診斷測試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4頁,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請務必在答題紙上作答,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考試結束,只收答題紙」3答卷前,請在答題紙上將姓名、班級、考場、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清楚。4,客觀題答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修改時用橡皮擦千凈。5.主觀題答案須用黑色宇跡鋼筆、簽字筆書寫。6。必須在答題紙上題號所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書寫,無效。7.保持卷面清潔、完整。禁止對答題紙惡意折損,涂畫,否則不能過掃描機器。一、請你選擇(下列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某校九年級學生要制作一張以“大國改革”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列素材中適合該主題的是①安徽鳳陽的小崗村,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②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人世界貿易組織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據此回答2一3題。2.上述材料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A.豐富人民精神世界B.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C.推進鄉村全面振興D.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3.這生動詮釋A.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B.中國共產黨是我國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C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D.黨的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4,2024年來,繼試驗二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后,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天舟八號由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系列航天科技成就令人振奮。下列推導過程合理的是A,堅持人才強國→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已邁人發達國家行列B.把改革創新視為第一生產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掌握核心技術C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一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D.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成果競相涌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5.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堅持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這個硬道理,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與中國式現代化相匹配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重點任務落地見效。教育的重要性體現為①教育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教育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③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④教育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要培有多元化創業投資主體;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等5方面重點舉措。國家鼓勵企業創新的原因①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②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③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④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7.張家口市某街道在基層社區打造“明理議事廳”協商議事品牌,積極暢通居民訴求表達渠道,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一線,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這種做法①政府創新了執政方式②有利于發展基層民主,提升人民獲得感③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④拓寬了民主架道,擴大了公民權利B.①④C.②③D.③④A.①②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橋西區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調研檢測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D D D A D C C A C A D C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D A C B B C B A B B26. (1)成就: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3 分)作用: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余運的關鍵一招。(2 分)(2)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4分)(3)改革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中國式現代化為改革開放明確目標和方向。(4 分)27. (1)通過普法,村民法治觀念增強,做到了守法用法,依法辦事。(2 分)(2)①宣傳政策法規,增強村民法治意識;②提供法律服務,便利村民知法用法,依法維權;③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村民感情融洽;④反映社情民意,精準推進基層治理。(4 分)(3)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3 分)28. (1)新能源汽車。(1 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不協調;生活水平提高與生態環境之間不協調。(2 分)(答出一點即可)(2)①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②國家大力倡導節能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③我國堅持綠色發展道路。④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⑤符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答出三點即可)(6 分)(3)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需要企業科技創新(掌握核心技術)、轉型升級、研發新能源;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需要每個公民自覺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答出兩點即可)(4 分)29.(1)①推動全球經濟發展。②維護世界和平。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保護世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6 分)(2)①正確認識文化差異,尊重其他國家文化的經驗和智慧,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4 分)(3)再譜新篇。(1 分)理由:兩國交往緊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符合當今世界開放、發展、緊密聯系的特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彰顯和平、發展、自由、民主、公平、正義的全人類共同價值。(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道法 九年級答案(1).pdf 九道法.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