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自信給人力量第一框 人要有自信自尊和自信是塑造個體身份和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兩個概念雖然經常一起討論,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自信的形成與自尊有關,但它更加具體。本課是在第三課自尊的學習基礎上遞進式的學習。本框“人要有自信”主要探討了自信的內涵、自信對人格發展的意義、自信的來源。本框也對學生提出了理解自信、發展自信、熔鑄自信的明確要求。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年少氣盛,渴望更多的機會來證明自己。但是現實生活和外部環境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獨立性和成人感的發展需求。當愿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容易陷入失落、挫敗中,變得敏感、脆弱和自卑。如果此時缺少思想和精神上的正確引領,青春的能量得不到很好的釋放和轉化,那么,有些年少氣盛的初中學生就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因此,家長和教師應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嘗試新事物,勇于探索,應對挫折。在教學中要注重過程培養、活動育人,引導學生逐步感知、漸漸明確,學會讓自信的心理素養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養出來”。1.通過“自信的內涵”的課堂活動,根據“生活觀察”“探究與分享”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談理解、說看法、言做法”全面理解自信的內涵。(健全人格)2.通過“自信的作用”的課堂活動,根據“同一件事不同的狀態”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分享表現、探究影響”區分自信、自負、自卑,從而明確自信對個人發展的意義和把握。(健全人格)3.通過“自信的來源”的課堂活動,根據“新時代祖國發展成就”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自信從何而來?”引導學生從個體到群體感知自信。(政治認同)教學重點 自信的表現、自信的來源。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感知自信、自負、自卑的不同,學生不易把內心感覺表達出來。1.教法:情境教學、談話法、啟發式、演繹法。2.學法:自學、探究合作、演繹法、比較法。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奪冠的精彩視頻。請同學們談談觀看視頻后的感受。教師導入:是的,從這些奧運健兒的臉上,我們能感受到自信的光芒。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今天我們一起來體驗、感悟自信的力量,為我們的青春插上自信的風帆!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 人要有自信1.環節一——感受自信之美多媒體出示以下材料:材料一 2024年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總決賽男單決賽,王楚欽僅耗時29分鐘,便以4-0橫掃張本智和,強勢奪冠,也實現了男單的3連冠壯舉,正式宣告王者歸來。這是王楚欽時隔半年再次拿到男子單打單項的冠軍,上一次奪冠還是2024年WTT沙特大滿貫,當時決賽以4-2戰勝弗朗西斯卡奪冠。材料二 前不久,王曼昱拿下2024年WTT法蘭克福冠軍賽女單冠軍。在參加2024年WTT福岡總決賽時,以強勢的表現再進決賽,險些被陳幸同逆轉,好在決勝局最后時刻的連續得分驚險翻盤,握拳怒吼慶祝奪冠。思考:他們自信嗎?請你談談對自信的理解。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總結: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2.環節二——感受自信力量多媒體出示教材P34“探究與分享”。思考:(1)你如何看待這幾位同學的想法?(2)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回答。教師總結: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正是這種“我能行”,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3.環節三——辨別自信之真教師過渡:其實,自信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更是一種行為表現,它體現在個體對自己的評價、對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對未來的預期上。但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總是不能全面、客觀、準確的認識自我,把握不住自信的尺度,要么過于自負、自大,要么又有些自卑。多媒體出示漫畫,感受“自卑、自信、自負”的三種狀態: 談一談:請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從自卑、自信、自負三種狀態中任選一種,談談自己的表現以及對自己成長產生的影響。學生積極參與交流分享活動。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明確認知,區分自卑、自信、自負的不同表現:(1)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2)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3)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4.環節四——追溯自信之源教師過渡:剛才我們一起探究了自卑、自信、自負三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在相同條件下不同人的相同表現卻是不同的心理狀態。自信不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源,并非憑空而來。教師提出問題:談一談,你最自信的是什么?為什么?學生積極回答。教師小結: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36“探究與分享”,多媒體出示圖片:中國平視世界的底氣 思考:新時代青少年的自信還來自哪些方面?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祖國的快速發展——平視世界的底氣——堅定的民族自信、強大的民族自豪。教師總結: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學生:暢談本框收獲和感想。2.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框所學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