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做情緒情感的主人第二框 學會管理情緒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其情緒容易出現“疾風驟雨”和“閉鎖”的極端,情緒的偏差容易導致行為的偏差。因此這節課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管理情緒,恰當表達情緒,合理調節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引導學生關心幫助身邊的親朋走出情緒困境,從而實現悅納自己、關愛他人、樂觀積極地面對多變的人生的育人目標,提升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初期,隨著身體和心理的發育,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認知能力也在不斷發展,情感世界也愈加豐富,但是基于青春期情緒發展的特點,他們在處理情緒問題時,由于缺乏一定的經驗和調節情緒的方法,往往容易出現很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被情緒所操控,最終造成嚴重的影響。針對這樣的現狀,在上一框了解情緒的分類和青少年情緒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掌握管理情緒的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才能做情緒的主人,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自身健康成長。1.通過“認識自己的情緒”的課堂活動,根據“三種不同的情緒”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對三位同學的情緒管理作出評價,尋求管理情緒的好方法”讓學生明白情緒是可以管理的,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健全人格)2.通過“學會調節情緒”的課堂活動,根據“兩個女同學的談話”“劇情演繹”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情緒的作用”“不同處理方式產生的不同結果”讓學生懂得情緒是要調節的,并學會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健全人格、道德修養)3.通過“合理表達情緒”的課堂活動,根據“分享表達情緒的經歷”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對管理情緒的啟發”明確“要合理表達情緒”的觀點,考慮他人感受,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培養積極健康的情緒。(責任意識)教學重點 管理情緒的必要性、管理情緒的方法。教學難點 多角度認識情緒,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管理方法。1.教法:談話法、啟發式、演繹法。2.學法:自學、小組討論、小組合作、閱讀法。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課堂小游戲:吹氣球。設計意圖:通過游戲體驗,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管理情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情緒管理的興趣,同時引出本課關于情緒管理的話題。游戲過程:請同學們一起拿起桌面上的氣球,比一比誰能在一分鐘的時間內把氣球吹得最大。提出問題:不少同學越到后面,吹氣球的速度越慢,甚至不少同學都提前停下。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導入:雖然大家都很期待自己能把氣球吹得最大,但是也擔心氣球會爆炸。說明同學們很懂得克制。如果把氣球比作我們的情緒,吹氣球的過程就是我們進行情緒管理的過程,當我們一味吹氣,氣球就會被吹爆。我們的情緒也是如此,當我們對情緒缺乏有效管理,情緒就會失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困擾,那到底怎樣才能管理好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呢?讓我們一起在今天的學習中找到答案。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 學會管理情緒1.多媒體出示教材P15“生活觀察”。思考:(1)請對三位同學的情緒管理作出評價。(2)你或身邊的人有哪些管理情緒的好方法?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講述:情緒是可以管理的,也應該被管理。雖然情緒有時難以駕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是情緒的奴隸,任由情緒支配我們的行為。管理好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對我們一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教師過渡:要做情緒的主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需要我們認清自己的情緒。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6“探究與分享”,并思考:(1)小梅和小靜體驗到了哪些情緒?(2)在情緒管理中,認識自己的情緒有什么作用?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閱讀了兩個女同學的談話內容,你有什么感悟?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小結:情緒復雜多樣,我們需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體會自身情緒的強弱和變化,明確情緒背后的真實需要和現實原因,不斷拓展對情緒認識的深度與廣度。才能正確把握情緒,調節好情緒,從而合理表達情緒。3.教師過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請欣賞第×組同學準備的表演。(依據教材P17“探究與分享”,提前安排一組學生演練好。)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表演進行正面評價。教師提出問題:(1)為什么同一件事,可能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2)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教師要注意在學生回答后,依據回答引導結果。并指導學生逐個學習教材提供的調節方法,適當推演其結果。最后歸納總結并板書主要內容。)教師總結:學會調節情緒。調節情緒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轉移、合理宣泄、認知調節、放松訓練等。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調節情緒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們調節情緒的能力會越強。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7-18“方法與技能”,了解調節情緒的方法。(強調合理宣泄法中的“傾訴”要選擇合適對象,大哭要注意場合;放松訓練易被認為是運動。方法越具體越好,引導學生下課后進一步梳理,結合個人實際煩惱困惑進行實踐。)4.多媒體播放視頻——《踢貓效應》,并出示圖片:踢貓效應思考:請同學們根據以上視頻內容,談談自己的感想。學生思考后,嘗試回答。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的情緒會相互感染,一個人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周圍的人。只顧發泄自己的情緒,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是不合適的做法。我們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場合、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注意關照他人的感受。要做情緒的主人,我們就要學會合理表達情緒。5.教師過渡:認識情緒、學會調節、合理表達只是我們做情緒主人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們摒棄“小我”,眼光和心胸裝的更多,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很多事兒都不是什么過不去的火焰山。多媒體出示教材P18“探究與分享”。思考:(1)你有哪些類似的經歷?(2)這些經歷對你管理情緒有什么啟發?教師組織學生搶答,并給予正面評價。教師小結:我們要學會在幫助他人、奉獻社會中培養積極健康的情緒。給予他人更多的關心,與他人共享歡樂、分擔痛苦。從狹隘的自我中走出來、融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我們管理情緒的能力會更強,情緒會更積極、更健康。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帶領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然后請出現差異的同學注意補充,查缺補漏。2.分享一個消氣操的視頻,讓學生可以作為課間活動,通過肢體放松及時改善學習中帶來的負面情緒,引導學生梳理這節課的知識脈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