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做情緒情感的主人第一框 揭開情緒的面紗在高度競爭、學業壓力極重的情況下,青少年在情緒管理和表達上往往缺乏有效的情緒識別和處理能力,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影響了他們的社交互動和學習效果。本框“揭開情緒的面紗”主要探討了情緒的本質、認識常見的情緒類型以及影響情緒的因素。針對本節課的教學,要聚焦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緒體驗,通過對積極、消極情緒的認識和探討,幫助學生樹立調節情緒的意識,為第二框“學會管理情緒”做好鋪墊。學生們處于初中階段,正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情緒波動較為明顯。他們對情緒的認知和管理能力還不夠成熟,常常因情緒而影響到學習和人際關系。因此,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實用性和現實意義。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適合采用案例分析、討論和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1.通過“生活觀察”的課堂活動,根據“生活中的情緒”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你會產生什么情緒?”認識情緒的概念和一些情緒的名詞。(健全人格)2.通過“相關鏈接”的學習,圍繞議題“總結青少年情緒特點”認識我們的情緒。(健全人格)3.通過“探究與分享”的課堂活動,根據“參與填寫情緒表格”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影響情緒的因素”“各種情緒給生活帶來的正面或負面影響”認識到“情緒需要管理”。(責任意識)教學重點 情緒的影響。教學難點 理性感知自我情緒。1.教法:講授法、談話法、啟發式。2.學法:閱讀法、自學式、討論式。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課堂小游戲:你演我猜。游戲規則:教師出示喜、怒、哀、懼的情緒卡片,并讓一組學生作出相應的表情,另一組同學進行猜測。教師導入:像同學們剛剛演示的表情,開心、發怒、悲哀、懼怕都是我們在青春期經常碰到的情緒,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情緒類型,它們又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揭開情緒的面紗》。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一 認識情緒1.多媒體出示以下情境:情境一 媽媽告訴我這個周末帶我去看電影。情境二 過生日那天,同學們給我準備了生日驚喜。情境三 提醒同學別喝生水,卻遭到同學的白眼。情境四 下課鈴響了,老師還在拖堂。情境五 父母臨時有事,留我一個人在家。教師提出問題:遇到這些情境,你會產生什么情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學生自由回答。提示:喜悅、興奮;驚喜、開心;無助、生氣;著急、焦慮、討厭;失落、無助、害怕。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什么是情緒?情緒具有哪些特點?常見的情緒有哪些?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總結:(1)情緒的含義:情緒是人的內心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的主觀體驗。情緒能反映人的內心狀態,可以說是人的內心世界的“晴雨表”。(2)情緒的特點:復雜多樣。(3)情緒的分類:常見的喜、怒、哀、懼,還有自豪、感激、焦慮、厭惡、內疚等。探究二 情緒的作用2.教師過渡:青春期的情緒是多變的,那他們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接下來進入到教材P14“相關鏈接”的學習,了解情緒的青春色調。學生閱讀教材P14“相關鏈接”,標記主要內容。多媒體展示以下情境:上學路上,陳玲看到了芳芳,熱情地打招呼,芳芳卻騎著自行車從她身邊飛馳而過。陳玲有些不悅:“怎么不理我?還好朋友呢!”進了教室,正趕上數學課代表發作業本。芳芳沖著剛進教室的陳玲說:“沒辦法,又是滿分!”陳玲打開自己的作業本,看到兩個鮮紅的“×”,不由暗想:神氣什么!她邊想邊從書包里拿出書本,一不小心把文具袋碰掉地上,剛蹲下準備撿,就被芳芳踩到了手。陳玲一下子爆發了:“你干什么呀!故意找茬兒是吧?”這一幕恰巧被班主任看到,她批評道:“陳玲,你怎么對同學大喊大叫?”陳玲委屈極了,說:“我怎么這么倒霉呀!”思考:陳玲的情緒表現體現了青春期情緒的什么特點?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教師歸納、補充、整合學生觀點,總結:青春期的情緒特點主要有反應強烈、波動大和細膩性,這些不同的情緒特點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感受,因此我們要善于激發積極情緒,學會面對消極情緒。3.教師過渡:通過以上活動我們知道了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那么,這些多樣的情緒對我們又有怎樣的影響呢?我們應如何正確認識青春期的情緒?多媒體出示以下案例:案例一 默默在一次考試中,把本是強項的數學考砸了,試卷發下來后,他冷靜地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還沒等老師講評,他就將錯題改正并寫在錯題本上,心里感覺舒坦多了,之后的幾天,他吃的好,睡的香,精力充沛,學習勁頭兒很足。案例二 語文考試時,小沖因為緊張導致許多原本會做的題目沒做出來,一怒之下,把試卷撕了,哭著離開考場,之后的幾天,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精神恍惚,他生病了。學生分組討論:默默和小沖面對考試的情緒有什么不同?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閱讀后進行思考交流,分組匯報討論成果。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默默面對考試失利,選擇的是冷靜面對,找出原因,結果是精力充沛,干勁兒十足。而小沖面對考試很緊張且非常沖動地撕掉試卷,導致最后精神恍惚、生病。從中可以看出,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快樂、自豪、滿足等積極情緒通常伴隨愉悅的體驗,可以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憤怒、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通常給人帶來不良體驗,會產生負面影響。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那么,消極情緒是不是一無是處呢?請同學們想一想。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小結:在一定條件下,消極情緒也會有積極作用,如適度的焦慮情緒可以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從而有助于我們提升思考能力、加快反應速度、提高學習效率。探究三 影響情緒的因素4.請同學們梳理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情緒狀態,完成教材P15“探究與分享”中的表格。思考:我們的情緒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情緒會給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學生填寫表格,思考問題后,回答。教師點評后小結:情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外部環境、生活事件、個人的性格特點、對事物的觀念和看法等都會影響人的情緒。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我們的情緒也經常發生變化。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請結合所學繪制一張思維導圖。2.老師:點評并完善,彩色筆強調個別詞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