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珍惜青春時光單元內容導學學習主題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悅納青春變化,認識情緒情感。核心素養 健全人格 接納自我、關愛他人的心理品質;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變化,積極面對青春期心理矛盾;與異性共同成長;管理情緒,體驗積極情感,承受和轉化消極情感。責任意識 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協調發展,對自己的成長負責。學會把握異性交往的尺度,理智處理朦朧情感。法治觀念 注意言語、行為中的性邊界,自重自愛,避免傷己傷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預防和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學業質量標準 了解調節消極情緒的方法,能夠嘗試化解青春期煩惱,能夠自我保護、依法維權。一、教材分析本單元作為七年級下冊的起始單元,承接七年級上冊的教材立意,統領全冊各個單元。單元主題聚焦“青春”,基于卻不局限于“青春期”,不僅關注初中學生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而且注重從“身體變化、心理矛盾——異性交往、自愛自保——調控情緒、提升情感”的整體狀態來認識和看待初中學生的生命成長承接七年級上冊生命教育的理念與思想,奠定七年級下冊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基于此,本冊教材將“青春”視為生命成長的一段重要時光,在立意上與七年級上冊第一課“開啟初中生活”相呼應,著眼“青春”,不僅關注學生初中三年的學習與生活,更希望通過引導學生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為他們的整個人生奠定基礎。本單元分為“青春正當時”和“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兩課。第一課引導學生體味青春成長的美好,積極適應生理變化、調節心理變化、解決心理矛盾,引導學生懂得對異性的關注和向往是正常的,并能夠學會把握異性交往的尺度和界限,自尊自愛,懂得自我保護,防止性騷擾和性侵害。第二課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地認識情緒,學會調節情緒,合理表達情緒,不僅要懂得有意識地增加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而且要學會承受和轉化消極情感,用心體悟平凡生活,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在長期實踐和奉獻社會中提升內在修養,讓情感在不斷淬煉中升華為高尚情操。【教法建議】1.形式多樣:(1)專題講座:開展青春期專題講座,涵蓋青春期健康知識、男女交往、情緒管理等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2)多樣化教學方法:采用問題討論、設疑引學、示例討論等方法,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動畫等,幫助學生理解青春期復雜的生理和心理變化。(3)個性化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興趣,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樹立榜樣:通過觀察生活、觀看勵志電影等方式,樹立正面榜樣,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策略有效:(1)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學習:通過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頭腦風暴來理解青春期的變化。(2)情緒調節訓練:通過放松訓練和情緒調節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自我放松和情緒調節的技巧。(3)自我保護教育:列舉、分析容易帶來性傷害的情境,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遠離危險和誘惑。二、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正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如果處理不好,輕則影響當下的學習和生活,重則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困擾,人格轉換難以完成,對他們的未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中學生正處于青春萌動階段,對異性容易產生好奇和渴望接近的心理,他們需要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尺度,預防受到性侵害,從而促進自身健康成長。他們情緒波動較為明顯,對情緒的認知和管理能力還不夠成熟,常常因情緒而影響到學習和人際關系。【學法建議】1.認真預習:閱讀教材內容,了解將要學習的主題和概念。標記出不理解的地方,帶著問題去學習。2.做好課堂筆記:記錄老師強調的重點知識、案例分析和結論。注意條理清晰,便于課后復習。3.積極參與課堂:大膽發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與同學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不同的見解。4.聯系生活實際:將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經歷相聯系。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知識的實用性。5.建立學習小組:與同學組成學習小組,互相督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本單元共用6課時完成教學,每框1課時。第一課 青春正當時(共計3課時) 第一框:青春的邀約1課時第二框:男生女生1課時第三框:學會自我保護1課時第二課 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共計3課時) 第一框:揭開情緒的面紗1課時第二框:學會管理情緒1課時第三框:品味美好情感1課時第一課 青春正當時第一框 青春的邀約進入青春期,學生的身體逐漸發育成熟,心理發生巨大變化,他們開始為適應成年人的角色、承擔成年人的責任做準備。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分享對青春期的認識、談自己的感受,明確困惑與矛盾,循著青春的軌跡,探索多彩的人生。本框“青春的邀約”主要探討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以及如何適應和調節。本框也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帶來的困惑。步入青春期,學生身體和心理會發生一些重要的變化。在這個階段,學生在生理、情感、思維、人際關系、社會化等方面向成人靠攏,會遇到許多矛盾和困惑。學生體會著青春期的美好,也面對著青春期的煩惱。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青春期的身體、心理變化帶來的困惑,用逐漸成熟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開啟美好的青春生活。1.通過“生活觀察”的課堂活動,根據“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自我感知的分享”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感受青春成長的力量,體會青春的美好。(健全人格)2.通過“探究與分享”的課堂活動,根據“填寫表格、分享感受”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變化帶給我怎樣的感受?”體會青春期發展的差異性,形成接納自我、關愛他人的心理品質;關心自己的成長,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培養追求美的意識,注重外在美,更要提升內在美。(健全人格、道德觀念)3.通過“探究與分享”的課堂活動,根據“交流心理活動”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為什么大家會有這些心理活動?”明確困惑,通過“相關鏈接”“方法與技能”引導認知,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協調發展,對自己的成長負責。(責任意識)教學重點 明確青春期心理困惑點及解決途徑。教學難點 青春期煩惱的解決方法之對應性、實效性。1.教法:情境式、啟發式。2.學法:自學、小組合作。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某同學初中階段和小學階段的照片。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對比該同學初中階段和小學階段的照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導入:是的。祝賀大家!我們進入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青春期!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青春期是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加速期。身心的變化有時會讓我們感到欣喜,有時也會讓我們感到迷茫。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和應對青春期的身體和心理變化?讓我們一起在本節課中找到答案。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一 感受身體變化1.多媒體展示教材P2“生活觀察”。思考:同學們對于青春期有哪些認識?學生思考后,回答。(若有停頓、卡殼,其他同學可以搶答,學生討論時老師板書課題)教師小結:不知不覺間,我們跨入青春期的大門。這一時期,身體逐漸發育成熟,心理發生巨大變化,我們開始為適應成年人的角色、承擔成年人的責任作準備。2.教師過渡:為了對青春期有更加真切的感知,請同學們用2分鐘時間填寫教材P3“探究與分享”中的表格。表格完成后,思考: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它們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完成表格內容后,進行展示,教師點評。教師小結:青春期是人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生理變化主要表現在:身體外形的變化、體內機能的增強、性的發育和成熟。這些生理變化讓我們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讓我們的身體充滿能量。我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對成長充滿渴望。多媒體出示以下材料:煩惱的小明我叫小明,是一名七年級的學生,最近我發現周圍的同學都發生了變化,他們變高了,變帥氣了,但是我仍然沒有發生變化,那些“大個子們”經常嘲笑我,叫我“小不點兒”,我真的一點兒也不開心,我是不是發育的不正常呢?思考:(1)請你為小明同學答疑解惑。(2)請你評價這些嘲笑小明、并給他起綽號的同學。(3)你有類似的煩惱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派代表展示討論成果。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小明的煩惱的情境和問題閱讀教材,師生總結歸納:青春期變化的消極影響,解決青春期生理變化帶來的煩惱的方法。教師總結:我們要正確對待生理變化。在青春期,我們身體發育的節奏各有不同,有人長得快、有人長得慢,有人發育早、有人發育晚。我們既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焦慮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變化。探究二 感悟心理變化3.教師過渡:在青春期,除了因為生理變化帶來的一些困惑和煩惱外,我們在心理上有哪些變化呢?多媒體展示教材P4“探究與分享”。思考:請同學們結合自身經歷,與同學交流:為什么大家會有這些心理活動?同學們思考后,回答。教師總結:伴隨著生理變化,我們的心理也在發生變化:認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情感世界愈加豐富……這些變化既讓我們感到新奇,也讓我們產生困惑。4.教師講述:在青春期,身體發育十分迅速,而心理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因此,個體的身心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在心理上表現出一定的矛盾性。請同學們默讀一下教材P4-5“相關鏈接”,總結概括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現。教師小結:青春期心理矛盾表現為:獨立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與怯懦。多媒體出示以下材料:矛盾的小麗矛盾一 我今年在全區中小學擊劍比賽中獲得獎牌,班長讓我在班會上給大家表演,我卻不敢。矛盾二 升入初中后,我不愿意對別人講心里話了。其實,我挺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矛盾三 我不喜歡爸爸媽媽干涉我的事情。可是,當我遇到麻煩時,還是渴望他們“出現”。 思考:(1)小麗產生的這些心理矛盾分別具有怎樣的表現?(2)有人說:“小麗的心理矛盾是小事,不需要處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3)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困惑?你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自我調節的?學生結合小麗的矛盾的情境和問題閱讀教材、小組討論,總結歸納。教師總結:我們要積極面對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我們可以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求助老師、家長和心理醫生,化解煩惱,解決問題;學會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5“方法與技能”,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學生:學習了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2.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框所學內容。青春的邀約塑造外在美,提升內在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