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青春正當時第二框 男生女生“男生女生”是第一課《青春正當時》第二框的內容,在第一課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前面的課時中了解到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發生的變化是不同的,各有自己的變化,為進一步學習男生女生的差異奠定了理論基礎。本節課旨在引領學生正確認識兩性之間的性別差異,學會優勢互補,同時引導學生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原則與尺度。在進入本節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觀念和人際交往能力,了解性別差異的基本概念,并對性別角色具有初步的認識。此外,學生在生活中也可能觀察到性別歧視的現象,對平等、尊重等價值觀有一定的理解。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生理衛生常識,清楚兩性在生理結構上的不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學生個體發育的快慢程度雖然各有不同,但大多數學生都對異性表現出了更多的興趣。外在表現上,部分學生能與異性坦然自若地交往,部分學生只跟同性學生交往,還有部分學生在談論異性交往時會表現得非常羞澀。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和幫助青春期的學生,異性關系的處理不當也會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和不當行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成長。1.通過“生活觀察”的課堂活動,根據“分組討論”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小組合作中男生女生搭配”引領學生思考,使學生認識到男女有別、各有優勢,應該消除刻板印象,相互欣賞、取長補短。(健全人格)2.通過“探究與分享”的課堂活動,根據“男生女生交往的困惑”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如何理解兩位同學的困惑?”讓學生認識到異性交往對個人成長的意義,接納“在意異性、渴望異性認可”的青春期正常心理現象,與異性共同成長。(健全人格)3.通過“探究與分享”的課堂活動,根據“異性交往現象”“對異性同學有別樣的感覺”教學情境設置,圍繞議題“如何看待這些交往情境?”“與異性交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有朦朧情感的雙方各自應該怎么做?”的思考討論,讓學生學會把握異性交往的尺度,理智處理朦朧情感。(責任意識)教學重點 異性交往的尺度和分寸。教學難點 學生在交流“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時,或放不開或信口開河。1.教法:活動式、啟發式、情境式。2.學法:自學、小組合作、討論。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活動導入新課。組織課堂活動——性別猜猜看。活動目的:引起學生對性別刻板印象的關注,為接下來的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教育做鋪墊。活動步驟:(1)準備工作:教師事先準備一些人物描述卡片,每張卡片上寫有性格特質或興趣愛好,但不直接表明性別,如“喜歡運動”“擅長烹飪”“熱愛科學實驗”等。(2)分組競賽:將學生分為兩大組,每組輪流抽取描述卡片,根據卡片內容猜測是更傾向于描述男生還是女生,給出理由,并記錄得分。(3)揭曉答案:每輪結束后,教師揭示每張卡片背后的真實人物性別,不一定符合學生的預設,引發討論。(4)討論與反思:引導學生討論為何會出現猜錯的情況,探討性別差異的表現,引入本課主題“男生女生”,強調探索性別差異的價值,以及與異性交往的必要性。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一 男生女生的差異1.多媒體展示教材P6“生活觀察”。思考:(1)如果你所在的小組出現同樣的情況,你會提出什么建議?(2)在小組合作中,男生和女生可以發揮哪些不同優勢?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回答(如1、3、5小組回答第一問,2、4、6小組回答第二問)。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后小結:認識:男生女生各具特點,各有優勢。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特征是與生俱來的。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的生理差異更加明顯。在社會文化、家庭環境等的影響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會表現出各自的特點。對待:男生女生要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探究二 與異性交往2.多媒體展示教材P7“探究與分享”:◇小茜的困惑:“以前我不太愿意和男生打交道。從這學期開始,我不僅主動和男生說話,而且在有男生參加的活動中還會表現得格外活躍。我這是怎么了?”◇小強的困惑:“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班上的女生都不喜歡跟我打交道。下課時我想和她們開個玩笑,反而引起她們的反感。為什么會這樣呢?”思考:你如何理解小茜和小強的困惑?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點評后講述:在異性面前,我們有表現自己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和贊賞。這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現象。了解并接納這一心理現象,有助于我們學會與異性交往。3.多媒體出示以下材料:新學期,小梅和大海被安排成了同桌,兩個人相處得很愉快,大海數學成績好,經常幫助小梅學習數學,而小梅的英語成績好,總是幫助大海學習英語,兩個人在相互幫助中,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思考:(1)青春期異性交往有必要嗎?為什么?(2)說說咱們班值得學習的異性友誼。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舉手回答。教師講述:與異性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積極作用。與異性交往,可以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擴大交往范圍,提高交往能力。與異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讓我們在團結和睦的集體中共同成長。4.多媒體出示教材P8“探究與分享”。思考:(1)你如何看待上述情境中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2)與異性交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教師總結:與異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我們應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既要熱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談得當、舉止得體。我們要學會恰當地與異性交往,讓這份友誼成為美好青春的見證。探究三 朦朧情感5.教師過渡:我們要學會恰當地與異性交往,讓這份友誼成為美好青春的見證。但是,有些時候,我們被身邊的異性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持續關注對方,我們會將這種感覺誤認為是愛情,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有了朦朧情感我們該怎么辦?多媒體展示教材P8“探究與分享”。思考:(1)你如何看待小磊對小麗產生的這種別樣的感覺?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2)如果小麗感覺到小磊的這種情感變化,她應該怎么做?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教師講述:在與異性交往中,我們可能會萌發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會因為對異性的欣賞、對未來的向往而感到愉悅,也容易把這種欣賞和向往當作愛情。真正的愛情,不僅意味著熱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賞和尊重,而且需要責任、能力和擔當。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1.教師總結提問:請結合今天的學習和自己的理解,說說青春應該是什么樣的。2.學生談收獲,教師依照思維導圖概括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