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宣化區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5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B C D A B B A C D C B C D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B A A B C B D A B二、非選擇題(4 題,共 50 分)26. (14分)(1)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在網絡上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在網上編造虛假信息、實施敲詐勒索犯罪的活動,破壞網絡秩序,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每點 3 分,共 6分,不結合材料分析酌情減分)(2)①在網絡上散布謠言可能會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影響互聯網的健康發展;②這些網絡謠言危害了公共安全,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眾利益,影響社會和諧等。(每點 2分,共 4 分)(3)①我將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提高媒介素養,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不制造和傳播謠言;②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每點 2 分,共 4 分)27.(9分)(1)同學 2:行政違法行為,依據:被交警罰款,擾亂交通秩序;同學 3: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依據:受到刑罰處罰。(4 分)(2)“觸犯刑罰”應改為“觸犯刑法”;“受刑法處罰”應改為“受刑罰處罰”;“罰款”應改為“罰金”。(3 分)(3)示例:①違法代價沉重,守法人生心安;②違法如跳火坑,守法如行坦途等。(2分)28.(11分)(1)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作為教師,楊紅軍積極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不言代價與回報,為鄉村教育事業作出偉大貢獻。(4 分)(2)示例一:從承擔責任角度:你們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扎根農村,宣傳家鄉美景美食,帶動家鄉經濟發展,不僅為農產品銷售和鄉村振興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表率。示例二:從服務社會角度:你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服務社會的理念,展現了人生的真正價值。你深知,只有積極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自身的價值。你以愛心啟航,積極助力鄉村發展,關注鄉村教育,關愛兒童成長,這些都是對社會無私奉獻的典范。(3 分)(3)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我們應該心懷友善,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②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③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幫助他人時,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④面對復雜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動。(每點 2 分,共 4 分)29.(16分)(1)①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②我國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③我們要對祖國成就感到自豪,對國家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在我們國家,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國家獨立自主、繁榮富強,國際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滿希望,人民的內心就感到自豪和驕傲。反之,如果國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會受到損害,人民就會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③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維護個人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每點 2 分,共 4 分)(3)①撥打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 12339;②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③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證據。(每點 2 分,共 4 分)(4)①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②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樹立和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為維護國家利益貢獻力量。(每點 2 分,共 4 分)宣化區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考試時間為90分鐘,滿分為100分)總分題號26272829得分題號5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得分評卷人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碼,按題號順序填在下面的表格里)1.2023年,八年級學生小雷經歷了很多“大事”,下面的片段節選自他的日記:8月20日暑假我在老家幫助爺爺奶奶掰玉米,雖然覺得很累,但也很興奮。9月21日同學們在教室內收看“天宮課堂”第四次太空科普授課直播,從球形火焰、奇妙“乒乓球”等實驗中,我感受到了祖國科技實力的提升。10月2日國慶假期,我隨父母走進河南省博物館,聽解說、看館藏,聆聽歷史足音,感受燦爛文化。小雷的日記讓我們體會到①社會生活絢麗多彩,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了解②只有走出家門才能了解社會,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③走進社會,我們對社會的感受越來越豐富④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A.①③B.②④C.②3③D.③④2.愛國主義教有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教育部表示,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打造場館育人精品項目、紅色文化弘揚基地,指導學校精心設計校園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場館里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等。此舉有利于引導學生①體驗社會生活,促進全面發展②拓展課外實踐,弱化課堂教學③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愛國情懷④體驗不同職業,做好職業準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這個冬天,“南方小土豆”帶火東北冰雪游,“南方小土豆勇聞哈爾濱”等網絡熱梗不斷刷屏,“冰城”哈爾濱爆火“出圖”。據此回答3一4題。3.特色文化煥發光彩。隨著“冰城”哈爾濱的爆火,充滿樂趣的東北研學之旅也在網絡走紅。廣西“小砂糖橘”的游玩日常迅速在網上掀起了一股“東北風”,冰雪景色、特色美食、風俗民情等獨具東北特色的文化迅速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們的眼球…這表明網絡能夠①讓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更方便迅捷②加速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③促進民主政治進步,拓寬民主渠道④打破地域界限,提高文化傳播速度A.①②B.O③C.①④D.③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pdf 八年級道法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