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檢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科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1.習近平強調,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健全全覆蓋、可持續的社保體系,強化公共衛生和疾控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能A.讓人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管理B.引領人民朝著同步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6C.增強人民的幸福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D.落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2.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隨著新型文化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提出并深人實施,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2023年,學前教育毛人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91.1%、95.7%、91.8%;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在校生分別為1.6億人、4542萬人,是1949年的6.4倍、103倍,基礎教育各學段普及程度已經達到或者超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高收人國家平均水平。這告訴我們A.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7.B.教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C.教育強國的目標已經實現D.要把教育放在國家經濟社會工作的中心任務3.西藏民主改革65年以來,人權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各族人民享有廣泛充分的民主權利,經濟社會發生整體性變遷,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有力保障,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弘揚,人權法治保障得到全面提升。西藏民主改革的鮮活實踐A.有利于消除西藏和內地發展水平的差異B.堅持了人民當家作主,增強基層民主活力C.說明國家把促進民族地區發展作為首要任務D.維護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2024年是改革開放46周年。如果說,當年的改革是“增量改革”,絕大多數人都能從中受益;那么,當改革進人攻堅期后,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向頑瘴痼疾開刀。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人到半山,唯勇者勝。為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勇者8.A.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追求經濟更高更快發展B.需嚴懲當前所有既得利益者(先富者),才有所突破實現共同富裕C.應繼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D.要直面當下社會主要矛盾,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科期末試卷第1頁(共6頁)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終質檢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科目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題號23678910選項ADABBDA題號11121314151612181920選項ABDABDCC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1.(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4分)(評分建議:學生答案如果錯別字應適當做扣分處理或不給分。)》(2)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②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民族精神先進性和時代性的體現。③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6分)》(評分建議:最高不超過6分。注意答題規范)22.(1)①根本原因: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②其他原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堅持科數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視自主創新,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評分建議:能答出以上任一原因可得2分,根本原因只做一個原因處理給予賦分每點2分,最高不超過6分。注意答題規范】(2)①這位同學的觀點錯誤。(1分)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并不過于宏大,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是可以實現的。(3分)③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4分)(評分建議:按判斷一分析一總結逐點賦分,只做判斷不說明理由不給分。注意答題規范)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科目(期終)試卷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期終答案.pdf 九年道德與法治.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