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法學科部編版1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做事要仔細》教學設計課題 做事要仔細教學目標 通過實例教學使學生學會克服“馬虎”的方法, 養成做事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2、掌握克服做事馬虎的技巧,體驗做事認真、不敷衍帶來的快樂。教學重點 掌握克服做事馬虎的技巧,養成做事認真、細心的好習慣。教學難點 掌握克服做事馬虎的技巧,體驗做事認真、不敷衍帶來的快樂。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教材 多媒體設備教學過程 不做“小馬虎” 活動一:生活中的“小馬虎” 師導語:我們經常聽到老師或者爸爸媽媽告訴我們,要細心,不要馬虎,那到底什么是馬虎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大家聽完故事后,分享一下你聽完這個故事的想法是什么。 出示任務1:課件展示“馬虎的來歷”。 宋代時京城有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后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他畫的是什么,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人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喂了虎。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反饋指導:老師引導小朋友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看來,馬虎真的會帶來的很多不好的后果呢,大家看下面這幾幅圖,這些小朋友是小馬虎嗎?你覺得他為什么會馬虎呢? 出示任務2:課件展示課本第十四頁的圖片及問題。 問題1:這些小朋友是小馬虎嗎? 問題2:你覺得他為什么會馬虎呢? 反饋指導:老師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積極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馬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這個小朋友著急去上學,所以系錯扣子了,也可能踢球的小朋友太興奮了,所以忘拿鏟子了,也可能做題的小朋友太緊張了,所以漏題了。馬虎的原因多種多樣,讓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過馬虎的時刻?你當時為什么會馬虎呢? 想一想:丁丁的作業本忘在家里,他都會給誰帶來哪些麻煩? 出示任務: 問題1:分享一件自己生活中馬虎的事情。 問題2:思考自己馬虎的原因是什么? 反饋指導:老師可以先說出自己小時候一件馬虎的事情,引導小朋友積極分享自己的事情。 教師總結:每個人都做過幾件馬虎的事情,可能是因為著急、興奮、緊張,也可能是因為大意。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所以做的馬虎事情也各不相同,那大家有沒有因為自己的馬虎給自己帶來麻煩呢? 小馬虎,危害大 教師總結:馬虎帶來的危害可真不少:本來小朋友考試能夠考一百分,因為馬虎漏了一道題,結果只能考98分;自己和媽媽一起去超市,因為馬虎忘記帶口罩,結果只能回家了;小朋友開水龍頭洗水果,因為馬虎忘關水龍頭了,結果水流了一地。類似這種馬虎的事情數不勝數。看到下面的新聞,你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任務2:課件展示因馬虎而造成嚴重后果的新聞。 上圖為視頻“粗心媽媽”的截圖,本環節可以使用該資源。 反饋指導:老師引導小朋友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教師總結: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可能就會因為自己的馬虎而變成威脅生命安全的大事。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認真做事,拒絕馬虎。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討論馬虎可能會帶來的后果,使同學自己意識到需要改正馬虎這個壞習慣。再由新聞播報,讓孩子更加警惕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馬虎,從而端正態度,徹底改掉馬虎的壞習慣。 克服馬虎的辦法 做事專心 列任務單 仔細記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探究學習 克服馬虎 游戲:大家來找茬 按順序、找規律。 列清單、有條理。 多檢查、防遺漏。 有困難、尋幫助。 【課堂小結】 如果人們做事馬虎,導致的后果有可能是生命和財產危險,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孩子們,細心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它需要長久的堅持。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天按時起床,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用過的東西要物歸原處,學習用品整齊有序,作業認真檢查等等。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你就會成為一個在生活和學習上都細心的孩子。課后作業 發現生活中馬虎的事例。 并改正板書設計 《不做小馬虎》教學反思 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加強培養。 做一個有不拖拉的小朋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