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檢測初四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第Ⅰ卷 (選擇題)本卷共 20道題。每題 2分,滿分 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A D B C C D B A D D B B C D D B A A第Ⅱ卷(非選擇題)本卷共 5道題,滿分 58分。書寫與卷面 2分(卷面情況可分三等,酌情分別加 0、1、2分。)21.(本題滿分 6分)(1)小吳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滿足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愛崗敬業,具有敬業精神。(每要點 1分)(2)唐某的行為是公民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規則意識、文物遺產保護意識淡薄的表現,有悖全面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和非正義行為。(每要點 1分,答出三條即可)22.(本題滿分 10分)(1)①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②推行“潮汐式管理”有利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增強市民對政府城市管理的認同感和滿意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每要點 2分)(2)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分)在實現“文明味”與“煙火氣”并行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2分)另一方面,要引導社會成員從小事做起,文明出行、保護環境,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2分)23.(本題滿分 10分)(1)①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賦能文化創新。②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我為主,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每要點 2分,答出兩條即可)(2)①有利于推動我國游戲行業及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②有利于促進文物保護工作及旅游業的發展。③向世界影顯了中國文化的實力,有利于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增強我們的文化軟實力。④有利于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中外文明的交流與互鑒。(每要點 2分,答出三條即可)24.(本題滿分 14分)(1)我國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發展成就顯著;我國區域差距持續縮小;我國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共同富裕程度逐步提升。(每要點 1分,答出兩條即可)(2)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當今世界是開放、發展、緊密聯系的。③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④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提高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⑤有利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每要點 2分,答出三條即可)(3)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每要點 2分,答出三條即可)25.(本題滿分 18分)(1)①有利于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②有利于引導更多農戶進行綠色低碳種植,推動綠色低碳農業發展。③有利于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綠色低碳農產品,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助力碳減排。④有利于獲得國際認可的“綠色通行證”,打開國際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每要點 2分,答出兩條即可)(2)①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②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③面對全球性挑戰,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⑤促進發展,要以更加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規則制定。⑥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每要點 2分,答出三條即可)(3)①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②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行科學宏觀調控。③優化經濟結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⑤政府管理經濟事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⑥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⑦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每要點 2分,答出三條即可。其中,②⑥本次考試能答出第一個小句就給 2分。)(4)示例:垃圾分類處理,按照分類要求正確投放垃圾;使用布袋或可降解塑料袋購物;采取綠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節水、節電、節約糧食、節約用紙;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絕過度包裝等(每要點 1分,言之有理答出兩條即可)卷1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檢測5.2024年2月5日至25日,人民網連續第23次開展全國兩會調查,吸引約615萬人次初四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與。投票結果顯示,“依法治國”位列十大熱詞之首。這是因為法治()①能切實保障人們的一切權益②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④能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所有難題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其中包含卷面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分。卷面情況可分三等,的情分別加0、1、2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6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2請將第I巷答案涂在答題紙選擇題答題區,將第Ⅱ卷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區域內。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這其中3.請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答卷,保持卷面整潔,書寫規范。所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是()第I卷(選擇題)A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B.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C.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D.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本卷共20道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7.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叭1,從1979年到2023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24.8%,其中2013年到2023伍建設的意見》發布。敦育家精神()年年均貢獻率超過30%。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連續12年位列全球前三,連續8年占全球份額超①為加快數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動力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質載體過一成。這表明我國())③是對中華民族精種的豐富和發展④具有鮮明的先進性和時代性①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②己經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A.①②③B.①②④0.①③④D.②③④③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④經濟已轉向高速增長階段8.2024年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2.到2030年,我國將在航空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城市空中交通①是由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低的國情決定的實現商業運行,形成萬億級規模的通用航空產業市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②有利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將在我國基本建立。這表明我國()③有利于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①通用航空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④有利于為推進中回式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②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③堅持綠色言國,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王滬寧宣讀《中共中央、國④通用航空裝各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務院關于表衫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352個模范集體、368名模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個人受到表彰。據此回答9-10題。3以下是同學們在學習“新型的民主”相關知識時搜集的信息,其中能夠體現我國人民民9,舉行金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有利于()主真諦的有()①調動各族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①某地通過“政協云”平臺,就教育、醫療等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廣泛共識②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②某社區召開居民專題議事會,破解垃圾處理難題,促進共治共享⑨各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某地全面啟動機關作風建設滿意度調查活動④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治、社會更加和諧穩定④某班班主任與學生共同商議班級管理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貢獻,我們青少年應()4.下列做法屬于中學生正確姿與民主生活的有()①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①參加義務植樹活動②參加市科技局組織的青少年無人機大賽②與各族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③參加網上評議政府活動④就校門口交通擁堵問題向當地交管部門提建議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初四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8頁)初四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四政治答案.pdf 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五四制)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