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珍惜青春時光練習題(含答案)選擇題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下列屬于青春期生理變化的是( )①身體外形的變化 ②內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機能的成熟 ④自我意識的增強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男生有男生的優勢,女生有女生的特長,差別是不容否定的。下列說法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 甲說:男生和女生都是平等的B. 乙說:男生和女生在個性上是各具特點的C. 丙說:男生在理科方面比女生反應快,越到高年級成績越好D. 丁說:男生沉默寡言,女生性格開朗3.遭遇校園欺凌時,正確的做法是( )A. 忍氣吞聲,不敢反抗B. 以暴制暴,與欺凌者打架C. 及時告訴老師、家長或報警D. 獨自承受,不告訴任何人4.當我們出現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時,應該( )①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②求助他人,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③通過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④學習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5.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男生女生在( )等方面,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自己的特點。①性格特征 ②興趣愛好 ③思維方式 ④學習成績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能夠讓我們( )①充滿激情 ②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③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 ④實現自己的一切夢想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7.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下列行為中體現自強品質的是( )A. 遇到難題,立刻問同學 B. 考試失利,一蹶不振C. 每天堅持早起讀英語 D. 總是依賴父母幫忙做家務8.對于青春,我們充滿了好奇,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長的體驗。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是( )A. 彼此尊重 B. 主動熱情 C. 要講“哥們義氣” D. 互相幫助9.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下列體現思維批判性的是( )①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 ②敢于向權威挑戰③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議 ④人云亦云,隨波逐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0.青春期是人生中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下列不屬于青春期身體變化的特點的是( )A. 身體迅速長高、長壯 B. 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等不斷成熟C. 性器官發育和成熟 D. 心理逐漸走向成熟11.下列詩句中,反映人的情緒的是( )A.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C.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D.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12.曉紅在父母離異后隨媽媽生活,后來媽媽下崗了,曉紅覺得自己生活很不如意,情緒低落。她可能表現出的行為有( )①對同學不理不睬 ②上課無精打采 ③與新同學爭吵 ④更加努力學習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但也有區別,下列對情感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 情感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B. 情感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C. 情感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D. 我們對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比較穩定的傾向,就可能產生某種情感14.當我們看到別人遭遇不幸、難過得痛哭失聲的時候,心情會顯得特別沉重或難受。如果在別人高興的面前,而我們卻沮喪著臉,悶悶不樂時,別人的心理肯定不好受。這說明( )A. 人的情緒是不相同的B. 人的情緒是完全相同的C.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D. 人的情緒狀態不會影響他人15.中學生小李,因一次考試失利被同學誤解,心里很難過。他向老師訴說了事情的經過,經老師的開導,他的心情好多了。小李調節情緒的方法是( )A. 改變認知評價 B. 合理宣泄 C. 轉移注意 D. 放松訓練16.下面的對話討論的話題是()男生:“我們男生體能好、勇敢、堅強、抽象思維強、責任感強。”女生:“我們女生細心、溫柔、觀察能力強、體貼。”A. 男生女生能優勢互補 B. 女生比男生更加優秀C. 男生女生要正常交往 D. 男生女生性別有差異17.自1996年起,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各項安全保護工作,其中就包含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近年來,防性侵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是因為青少年()①隨著身體的發育,逐漸走向性成熟②在性的問題上,我們會有很多好奇和困惑③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有必要了解④探討和學習性的知識是羞恥的,不應該關注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8.以下情景描述屬于情感的有()①小王因一時沖動將他人打成重傷②平昌奧運會武大靖擊敗對手登上領獎臺,國歌奏響,小文感到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③當看到有人欺凌弱小時,小洋正義感油然而生,挺身而出④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小欣感到很難受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9.“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在喀喇昆侖——邊陲之地,00后戰士陳祥榕以自己的血肉身軀為祖國筑起巍峨界碑。我們從陳祥榕身上感受到()A. 情感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動 B. 情感有利于全面地觀察事物C. 杜絕負面情感才能獲得成長 D. 擁有美好情感就能獲得成功20.科學家牛頓在研究萬有引力時,對宇宙的奧秘充滿了好奇與敬畏之情。這種情感()A. 只會干擾他的研究思路B. 讓他能夠更專注于前人的理論,避免創新C. 促使他發揮想象力,思考蘋果落地與天體運動之間的可能聯系D. 使他忽視實際觀察,僅憑想象進行研究二、非選擇題21.材料:小敏是一名七年級學生,她發現自己進入青春期后,臉上開始長痘痘,身高也比同齡人矮,為此她非常自卑,總是低著頭,不愿意和同學交往,學習成績也有所下降。(1)小敏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什么?(2)請你為小敏擺脫自卑心理出謀劃策。22.材料:在一次科技發明比賽中,七年級學生小輝和他的團隊積極參與。他們不斷嘗試,大膽質疑,對設計方案進行了多次改進。盡管在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但他們憑借著自信和自強,最終獲得了比賽的一等獎。(1)小輝和他的團隊在比賽中體現了哪些青春的品質?(2)這些品質對他們的成長有什么重要作用?23.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情緒、管理情緒,某中學七年級(2)班開展了一次主題班會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為本次班會設計一個主題。(2)請你設計兩種活動形式。(3)在班會上,有同學認為:“情緒是無法控制的,我們只能任其擺布。”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24.某校七年級(5)班的道德與法治課代表組織同學們開展了“情緒大比拼”課堂活動,請你一起來闖關,摘取知識的果實。【第一關:情緒知多少】眉開眼笑怒目而視咬牙切齒淚流滿面拍案而起目瞪口呆手舞足蹈悶悶不樂聲淚俱下破口大罵垂頭喪氣笑逐顏開(1)上述表示情緒的詞語可以概括為哪幾種基本類型?(2)這些情緒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表現出來的?(列舉兩例)(3)生活中,為什么會有豐富多彩的情緒?【第二關:情緒的神奇】①《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華出眾,機智過人。但諸葛亮利用其氣量狹小的弱點,巧設計謀,氣得他斷送了風華正茂的性命。②《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多次赴考不中,直到50多歲才金榜題名,聽到喜訊后大喜過望,精神失常。(4)故事中當事人的情緒給他們帶來了什么結果?(5)你認為故事中當事人的情緒屬于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答案1-5ABCDA 6-10ACAAD 11-15CAADB 16-20DADAC21.(1)小敏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她不能正確對待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過分在意自己的外貌,因臉上長痘痘和身高問題而自卑。(2)①要正視身體的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認識到青春期身體的發育情況各不相同是正常的,不要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②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展現自己,獲得自信;③通過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如閱讀、繪畫等,不要只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④學會自我調節,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如“我有自己的優點,外貌并不代表一切” 。22、(1)體現的青春品質有:批判性思維,不斷嘗試,大膽質疑,對設計方案多次改進;自信,憑借自信積極參與比賽;自強,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放棄,憑借自強最終獲得成功。(2)批判性思維有助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從而改進設計方案;自信讓他們充滿激情,能夠積極展示自己的能力,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自強可以讓他們更自信,克服困難,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使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堅持不懈,最終取得成功。23、(1)主題:“認識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駕馭情緒,擁抱陽光生活”等。(2)活動形式:舉辦情緒知識講座、開展情緒管理主題辯論會 。(3)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雖然情緒受多種因素影響,有時會自然產生,但我們可以通過一定方法對情緒進行調節和控制。如改變認知評價,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可使情緒發生改變;通過轉移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能緩解不良情緒;合理宣泄,將內心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進行放松訓練,讓身體和精神放松,也有助于調節情緒。所以我們不是情緒的奴隸,能夠學會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24、(1)喜、怒、哀、懼。(2)面部表情、話語聲調、身體姿勢等方式。(3)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處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這些復雜多樣的情緒構成 了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4)他們的情緒不僅僅影響了自身的身體健康,使他們自身感到難受,而且降低了他們的自控能力和活動效率,甚至使他們遇事易沖動、不理智,做出了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5)負面的。依據是情緒對當事人行為的影響和后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