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皖東南四校期末檢測九年級道法答案一、選擇題1-5 ADADC 6-10 BACBC 11-12 BD二、非選擇題(共 56 分)13.①小安的言行是正確的,具有很強的民主意識。(1 分)②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3 分)③我們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生活;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協商的民主態度。(2分)14.(1)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②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③AI 為文化賦能,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④科技創新為文化傳播和發展提供新的平臺,提高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每點 2分)(2)延續文化血脈,堅定文化自信;踐行傳統美德;高揚民族精神;凝聚價值追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點 2分)15.(1)科學立法、行政機關、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 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分)(2)①在我國,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②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③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④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每點2分)16.(1)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每點 2分)(2)①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②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③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④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等等。(每點 2分)(3)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立志成長報國;(2分)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2分)17.(1)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②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③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⑤在新的偉大征程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等等。(每點 2分)(2)B A;(2分)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踐行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等。(2分)(3)①學習黨的光輝歷史,了解黨的光榮傳統,擁護黨的領導;②學傳唱歌頌黨的歌曲,增強熱愛黨和國家的情感;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④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肩負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每點 2分)皖東南四校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情聯合調研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2024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6周年,10月1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考察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時指出,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這是因為改革開放()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深刻改變了中國,也影響著世界③是強國之路,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④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A.①②③B.(①③4C.②③④D.①②④2.以下信息能反映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是()A.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B.我國經濟年增長速度遠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C.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行D.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額是農村居民的1.6倍3.下列選項能正確反映事件內在邏輯和時間順序的是()A.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一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B.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中華民族站起來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C.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經濟由高質量轉向高速發展階段-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D.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4.2024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共商國是。“部長通道”“代表通道”“委員通道”如約開啟,部長、代表、委員與媒體、大眾零距離交流,億萬人民與盛會同頻共振。這體現了()①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生活的權利不斷擴大②我國民主實現了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國家權力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強大生命力④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德法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治國在中國由來已久,是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也是中國傳統法文化的精髓,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智慧與法律智慧,下列思想體現法律和道德關系的是()A.“必先正風俗,風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為善”-一蘇轍B.“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一管仲C.“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唐律疏議》D.“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6.右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選項中兩者的關系能用右圖表示的是()①②A.①選舉民主②協商民主B.①依法治國②政治文明C.①全面創新②科技創新D.①民族精神②時代精神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道法.pdf 道法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