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4 做個減法表》教學設計課題 做個減法表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例4是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成一個減法表。教科書先呈現部分有規律排列的減法算式,像是按被減數相同、減數相同,或是得數相同的方式,初步展現排列思路。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規律,嘗試模仿著補充其他算式,逐步完善減法表,全程滲透有序思考的數學方法。減法表完成后,鼓勵學生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挖掘潛藏其中的規律,像是同一行減數不變、被減數依次遞增,差也依次遞增;同一列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遞增,差依次遞減等。教材還會設計簡單問題,啟發學生用規律去解決,強化理解。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描述:經歷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初步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整理的過程。進一步鞏固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2.學習內容分析:“做個減法表” 是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材加減法板塊的重要整理復習內容。在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運算,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減法算式后,安排這一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往上回溯,是對前期分散學習的減法知識的系統梳理,讓碎片化知識結構化;往下延展,為后續學習更復雜減法運算、加減法混合運算筑牢基礎,幫助學生構建穩固的運算知識體系,也助力他們養成整理歸納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在整理的過程中體驗有順序地思考的方法,體會按照不同標準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重點 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難點 發現規律、表達規律并應用規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復習舊知(1)摘蘋果。(2)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起來。2.導入新課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整理一下我們學過的所有減法算式。 學生獨自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通過復習舊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同時為后面學習新的知識做準備。通過說一說,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和欲望。講授新課 任務一:做個減法表師:課前老師把之前學過的一些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算式寫在卡片上。課件出示:師:看到這么多算式,你有什么感受?師:看到這些凌亂的卡片,大家有什么想法?師:這個建議很好!那么你認為可以把什么樣的算式放在一起排列?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為了便于觀察,我們可以把它們整理成一個表格,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師:這個減法表是用豎排的數減橫排的數,那你能按這樣的規律把表格填完整嗎?打開課本第5頁,填一填。 師巡視指導,然后與學生一起檢查表格填寫是否正確。 學生:太亂了。學生獨自思考,然后說:可不可以整理一下?學生1:可以把得數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學生2:可以把被減數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學生3:也可以把減數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學生獨自填一填。 通過說一說,讓學生感受到減法算式的規律性,間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并為后面制作減法表打基礎。通過填表,讓學生初步感受算式的排列規律,為后面的觀察總結做準備。任務二:觀察總結師:觀察所填的減法表,我們能發現什么?例如以第一排為例,從左往右看……師:減數每次少幾?師:差呢?師:請大家任選一排,說說你發現的規律。師: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左往右看的規律?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小結:從左往右看,被減數相同,減數依次少1,差依次多1。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引導學生得出:因為總數一樣,所以減去的越多,剩下得越少。師:從上往下看,又有什么規律?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小結:從上往下看,減數相同,被減數和差依次多1。師:觀察減9的算式,得數與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有什么關系?師:減8的算式呢?師: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發現!請大家任選一列,像剛才一樣說一說它的規律。師:得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舉例說說。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小結:十幾減9的得數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是因為十幾里的10減9得1,1與剩下的幾相加;十幾減8的得數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是因為十幾里的10減8得2,2與剩下的幾相加……師:為了幫助你快速掌握退位減法的技巧,老師為大家分享一個簡單有趣的退位減法口訣兒歌吧!課件出示—— 退位減法口訣兒歌: 十幾減九,幾加一。十幾減八,幾加二。十幾減七,幾加三。十幾減六,幾加四。十幾減五,幾加五。十幾減四,幾加六。十幾減三,幾加七。十幾減二,幾加八。十幾減一,幾加九。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數學游戲。課件出示:我說算式,你說得數。 學生:被減數都是11,減數在減少,差在變大。學生:每次依次少1。學生:差依次多1。學生自由說說。學生嘗試說說。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說說。學生獨自觀察,然后自由說說。學生獨自觀察,然后回答:減9的算式,得數比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多1。學生獨自觀察,然后回答:減8的算式,得數比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多2。學生自由說說。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說說。學生齊讀兒歌。同桌合作完成,然后選一兩組展示。 通過說一說,讓學生感受減法表的規律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總結等思維能力。借助兒歌,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得數與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的關系,進而掌握退位減法的技巧。課堂練習 基礎題:1.找出不同的算式。2.算一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有效應用。提高題:3.按要求寫出符合要求的算式。拓展題 4.13 只雞排成一隊,其中有1只大公雞,從前面數,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幾只雞?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做個減法表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1.填一填。2.把得數是8的涂上紅色,把得數是9的涂上綠色。選做題:1.算一算。2.14個同學站成一隊做操,從前面數小明是第6個,從后數他是第幾個?【綜合實踐類作業】課后制作一個20以內退位減法的減法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20以內的退位減法》單元整體設計》單元是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數與運算”和“數量關系”中的重要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中指出:“探索加法和減法的算理與算法,會整數加減法。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在“學業要求”中指出:“能熟練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的道理,解釋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感悟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重要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 10 以內的加減法和 20 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不僅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多位數減法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數學運算的重要基石,對于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減法的含義,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為后續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本單元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主題圖:通過展示森林里小動物游玩的場景,讓學生提出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引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例1:以“11-2”為例,介紹了連減、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這三種計算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交流,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例2——例4:在例1的基礎上,安排了一系列不同的退位減法算式,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同時,通過制作減法表,引導學生發現退位減法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5和例6解決問題:通過呈現兔子圖和買文具的情境圖,讓學生學會運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學生認知情況二、單元目標擬定1.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口算;能理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3.學會運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理解并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口算。2.學會用20以內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二)教學難點1.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尤其是破十法的算理,即把被減數分成10和幾,先用10減去減數,再把所得的差與剩下的數相加。2.根據數學信息,能提出合適的問題,并運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問題。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com1.教材以生活實例作為問題的載體,引出減法問題。這種貼近生活的情境能夠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他們學習退位減法的興趣。2.教材在介紹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時,呈現了多種計算方法,如“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連減法”等。這種算法多樣化的編排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嘗試不同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讓學生在交流不同算法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各種算法的算理,拓寬思維視野,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數學問題。3.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例如在退位減法的計算中,將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轉化為10以內的加減法。4.教材內容編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通過主題圖引出退位減法的概念,讓學生初步感知減法問題。接著,以具體的例子詳細介紹多種計算方法,讓學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數與運算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1減幾 112、13減幾 1十幾減9 1做個減法表 1解決問題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1.1《11減幾》 目標: 能借助巳有的知識主動探索、理解11減幾的算理,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11減幾。 任務一:探究11減2的計算方法 → 任務二:課堂活動 → 1.能借助小棒用不同的方法計算11減2。 2.能按要求完成課堂活動任務。1.2《12、13減幾》 目標: 在掌握“11減幾”的算法的基礎上,能用遷移的方法探究出“12、13減幾”的各種計算方法。 任務一:探究12減4的計算方法 → 任務二:探究13減幾的計算方法 → 1.會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12減4。 2.會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13減幾,感受到計算方法的普遍適用性。1.3《十幾減9》 目標: 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十幾減9的計算題。經歷探究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過程,感受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普遍適用性。 任務一:探究15減9的計算方法 → 任務二:探究16、17、18減9的計算方法 → 1.會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15減9。 2.能正確計算16、17、18減9,并總結出方法。1.4《做個減法表》 目標: 經歷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初步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整理的過程。進一步鞏固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 任務一:做個減法表 → 任務二:觀察總結 → 1.能用豎排的數減橫排的數把表格填完整。 2.能從左到右、從上到下觀察減法表,并表述發現的規律。1.5《解決問題》 目標: 理解題目所給出的情境信息,準確找出關鍵數據,并學會運用合適的數學運算方法來解決問題。 任務一:看圖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 → 任務二:解決買文具中的數學問題 → 1.能根據圖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2.能求出還剩多少錢,并能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西師大版一下1.4《做個減法表》(教案》.doc 西師大版一下《20以內的退位減法》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